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朱 畅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七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达到3.76亿人,比2010年增加了1.54亿,数量不断增加。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来自专科院校。专科学历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工人队伍的重要来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分析该群体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区域经济差距、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使得全国范围内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人口流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推拉理论”。根据该理论,人口流动是迁出地推力和迁入地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通过比较迁入地的优势和迁出地的劣势作出流动决策[1]。

学术界对不同群体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有研究认为,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是降低其城市定居意愿的重要因素[2];
近年来,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是否购房的影响越来越大[3],同时社会资本和社会融合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逐渐凸显[4-5]。在农民工群体中,子女居住地和养老保险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具有重要影响[6],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自评收入水平、流动距离、城市融入度等因素对女性农民工的影响较大[7]。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其城市居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8]。对于青年群体而言,性别、民族、户口、婚姻、收入、职业地位、教育程度、流动范围、流入区域是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9]。对于高学历群体而言,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流动特征及经济特征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10-11]。对于少数民族群体而言,就业状况改善能够提高其城市居留意愿,而当前存在的制度壁垒会降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12]。

综上,目前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于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研究很少。鉴于此,本文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对影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7年4月中下旬采用 PPS 抽样方法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在调查地区居住一个月以上(非本区户口),且年龄超过15周岁的流动人口。该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69989,根据研究需要,本文筛选出学历为大学专科的样本12983个。

(二)个体特征

表1显示了样本个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女性流动人口数量明显多于男性,而且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愿意长期居留在城市的比重均超过90%。年龄结构方面,专科学历流动人口趋于年轻化,15—24岁的流动人口占比超过一半,但不同年龄群体的城市居留意愿差距较大,15—24岁和35—44岁的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最高,而25—34岁最低,可能是因为这部分群体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从户口类型来看,专科学历流动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农业户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城乡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因素有关。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占比较少,仅为10.5%,但无论是否是中共党员,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都较高。从婚姻状况看,未婚、离婚、丧偶的流动人口占比较低,仅占4.2%,已婚流动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长期居留意愿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已婚群体再流动成本较高,因而他们更倾向于长期定居城市。

表1 个体特征分析

(三)经济特征

经济状况是流动人口立足城市的基础,反映其融入城市和向上流动的能力。月工资收入、职业类型、就业身份、家庭收入支出比和月住房支出等不仅影响流动人口的流动动机,也决定着他们在流入地的经济收入水平,从而影响他们在城市的长期居留意愿。如表2所示,在专科学历流动人口中,城市定居意愿随月工资收入水平提高而增强。在职业类型方面,专科学历流动人口中,服务业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最高,分别为52.8%和21.3%。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相比,专业技术人员的长期居留意愿更高,这可能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就业稳定,收入较高。就业身份方面,雇主群体愿意长期居留在城市的比重最高,为93.6%。在月住房支出方面,居留意愿随月住房支出的增加而提高。

表2 经济特征分析

(四)流动特征

如表3所示,跨省流动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占比最高,为42.7%,但流动范围对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不大。在流动时长方面,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大多为5年及以下,但居留意愿随着流动时长增加而提高,这可能是因为长期的流动有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身份,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流入地[9]。在流动次数方面,大部分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流动次数在5次以上。此外,外出工作是专科学历人口选择流动的主要原因。

表3 流动特征分析

(五)社会融合特征

社会融合特征也是影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将社会融合分为主观社会融合和客观社会融合,前者是指个人对流入地的主观看法,后者是指个人为融入流入地而采取的行动。根据表4,从均值来看,主观社会融合得分远高于客观社会融合得分,这表明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在主观上十分愿意融入流入地,在城市居留的意愿比较强烈,但为融入流入地而付出的实际行动较少。

表4 社会融合特征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假设

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来源于“今后一段时间,您是否打算继续留在本地”这一问题的答案,以此判断他们的城市居留意愿。原始选项包含“是”“否”“没想好”三个,为了便于分析,将选择“否”和“没想好”的样本进行合并,并将居留意愿转化为二分类变量,1代表“是”,0代表“否”或“没想好”。使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作为实证研究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p为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留居意愿的概率,X是自变量,α是常数项,β是自变量的待估系数。

(二)变量的选取及设置

从问卷中选取本研究所需变量,并对所选变量进行设置。通过前面的样本特征分析,发现个体特征、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融合均会影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因而将自变量分为个体特征、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融合四类。具体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选取及设置见表5。

表5 变量赋值

(三)实证分析

1.个体特征因素

在表6的模型一中,女性专科学历流动人口比男性更倾向于在城市长期居留;
年龄与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流动人口越年轻,享受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期更长,其城市居留意愿也就越强[13];
在户口类型方面,农业户口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非农业户口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相对于居民户口及其他户口的专科流动人口,农业户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比较低,这说明户籍制度仍然是阻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婚姻状况方面,相对于未婚、离婚、丧偶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已婚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发生比是1.891,表明城市居留意愿更强。

表6 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实证结果

续表变量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B值Exp(B)B值Exp(B)B值Exp(B)B值Exp(B)流动次数2次-0.1640.849-0.0340.9673次-0.0990.9060.0381.0394次0.1671.1820.2571.2935次-0.0870.9170.0321.0335次以上-0.0440.9570.0401.040流动原因家属随迁0.0541.0550.0401.040照顾自家小孩0.0031.003-0.0140.986婚姻嫁娶0.2171.2420.1231.131异地养老-0.0510.950-0.3960.673其他0.0531.0550.0661.068社会融合主观社会融合得分0.063***1.065客观社会融合得分0.014**1.014

2.经济特征因素

为研究经济特征因素对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经济特征因素。在职业类型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城市居留意愿明显高于服务业从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以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其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最低。需要指出的是,52.8%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为服务业从业人员,其居留意愿为专业技术人员的83%。这可能是因为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对未来工资收入和职业发展前景有着更好的预期。在就业身份方面,以无固定雇主的雇员为参照组,就业身份为雇主的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发生比是2.038,城市居留意愿最高。因此,应重点关注无固定雇主以及雇员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在月工资收入方面,随着工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显著增强。这是因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14]。在月住房支出方面,随着月住房支出的增加,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增强,但是当月住房支出高于3000元后,居留意愿又出现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月住房支出受到流入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住房支出水平越高,定居成本也会越高,居留意愿从而可能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特征因素的加入,性别的显著性有所提高,男性的城市居留意愿发生比从0.898下降为0.842。可见随着经济特征因素的加入,男性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不如女性强烈,但波动不大。另外,年龄每增长1岁,居留意愿由原来的减少0.009个单位变为减少0.010个单位,可见经济特征的加入,使得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随着年龄的增大进一步下降。随着经济特征因素的加入,户口类型的显著性明显下降,这说明经济因素降低了户口对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即经济因素相对于户口类型对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更大。

3.流动特征因素

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流动特征因素。在流动范围方面,市内跨县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明显强于跨省流动。这说明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偏好短距离流动,即流动距离越短,其居留意愿越强。根据文化适应理论,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越小,与流入地的行为习惯越接近,认同感就越高,文化价值观等差异也越小,这有助于提高其居留意愿[15]。在流动时长方面,以流动5年以下的群体为参照组,流动时长为5—10年者城市居留意愿发生比是1.245,流动时长为10年以上者城市居留意愿发生比为1.407。因此,随着流动时长的增加,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这是因为随着流动时长的增加,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积累了更丰富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增强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提高其在城市的居留意愿[16]。

但是,随着流动特征因素的加入,性别不再是影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因素。可见,随着流动特征的变化,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没有显著差别。在户口类型方面,流动特征因素的加入使得农业户口的显著性减弱,相对于居民户口及其他户口,农业户口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进一步降低,发生比从0.750变成0.711。同时,非农业户口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证明户籍制度对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留具有消极影响。

4.社会融合因素

模型四在模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社会融合因素。结果显示,社会融合与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显著相关,无论是主观社会融合得分,还是客观社会融合得分,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分别在0.01和0.05的水平上显著。

随着社会融合因素的加入,年龄又成为影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城市的社会融合越来越难,因而其城市居留意愿进一步降低。同时社会融合因素的引入使得户口类型不再是影响城市居留意愿的因素,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镇的差距逐渐缩小,因而城乡的社会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社会融合因素的加入,市内跨县不再显著,这说明无论是短距离的市内跨县流动,还是长距离的省内跨市甚至跨省流动,对于专科学历流动人口来说都比较难。

客观社会融合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发生比提高1.014。主观社会融合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发生比提高1.065。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过程组成。无论是类化、认同还是比较,首先需要人们从主观上改变自己的认知,努力追求或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感,这是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实现社会融合的基础[17]。

城市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载体,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专科学历流动人口作为城市技术工人的重要来源,其居留意愿对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专科学历人口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城市居留意愿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就业保障制度

数据显示,大部分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年龄在34岁以下,积蓄不足的同时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开支和住房开支压力[18]。因此,政府要加快解决第一学历就业歧视问题,保障专科学历流动人口能够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同时,要密切关注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婚姻状态,助其婚姻幸福和家庭美满,从而增强其在城市长期居留的意愿。

(二)进一步健全惠及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户籍制度一直是阻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弥合户籍制度带来的城乡社会福利鸿沟是提高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重要举措。首先,应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体系,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其次,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让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地享受基础教育资源。最后,密切关注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状况,并为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19],最终提升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

(三)进一步提升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活动参与意愿

社区是促进流动人口融入流入地的重要场所。首先,通过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提升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引导其熟悉当地的社会生活行为模式。其次,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搭建平台,提供针对性的知识和技巧培训,帮助流动人口了解并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和活动,拉近流动人口与流入地人口的社会距离,进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合度以及居留意愿[20]。

猜你喜欢流动人口学历专科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年5期)2020-12-06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疯狂英语·新悦读(2020年1期)2020-02-20漫画关爱明天(2016年12期)2016-12-20数说流动人口民生周刊(2016年27期)2016-11-24数说流动人口民生周刊(2016年21期)2016-11-19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5期)2016-06-16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知识无力感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推荐访问:居留 流动人口 意愿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8/65586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