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体温变化的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体温38度用什么药物

【www.zhangdahai.com--素材及写作指导】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体温变化现象,探讨出血与体温变化的关系及治疗。方法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体温变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体温变化发生率73.2%,主要为发热,均为不规则热,出血后第3~5天体温最高,一般不超过38.5℃,发生率、热程、平均体温与出血程度呈正相关,发热与出血原因无明显关系,对于此类发热若体温不超过38.5℃可严密观察不作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8.5℃可予物理降温;少部分体温可不升高,反而降至正常值以下,预后不佳,应积极采取复温措施。结论 排除原发病、感染等所致发热后,体温变化对于判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继续或停止以及转归与预后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与体温变化;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病程中往往伴有不同程度体温变化,部分与原发病、感染、肿瘤等有关,但大都与出血相干。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消化道大出血病人183例,其中合并体温变化124例,现就此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出血与体温变化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近3年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83倒,其中男124侧,女性59例,年龄在34~71岁之间,中位年龄54岁。出血原因均经电子胃镜确诊: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93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5例;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5例;胃癌出血23侧;食道癌出血3侧;食道喷门黏膜撕裂分裂综合征(Mallory-Weissz综合征)6例;不明原因8例。所有病人均以呕血或(和)黑便入院。有肝硬化史30例,原发性肝癌14例,合并呼吸道感染10例,胆道感染8例,尿道路感染4例。轻度出血83例,中度出现血62例,重度出现血38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病历,统计体温变化情况(体温异常标准:超过37.5℃为发热,低于35.5℃为不升)发生率、发热的热型、平均热程;观察体温变化与出血程度、预后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各组间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体温变化情况 183例中发热为134例,发生率为73.2%。与出血无关的发热为26例,占发热的19.4%,其中感染性发热15例,肝硬化活动期5例,癌性发热4例,输血输液反应2例;出血相关性发热108例,占发热的80.6%。体温不升8例,于见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5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大出血2例,感染性休克1例。�
  2.2 体温变化与病因关系 出血相关性发热中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发热发生率55.9%(52/9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为56.0%(14/25);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为52.0%(13/25);胃癌食道癌出血为58.3%(21/36);其他发生率57.1%(8/14),统计学结果显示出血原因与发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发热发生率44.6%(37/83),中度发生率64.5%(40/62),重度发生率81.6%(31/38),结果显示出血程度与发热呈正相关(P< 0.05)。非出血性发热原因与原发病、感染、肿瘤等有关。体温不升与大出血严重感染所致休克有关。�
  2.3 热型与热程 非出血性发热中,感染性发热热型主要为弛张热,发热时间平均(11.7±3.4)d;肝硬化活动期例,癌性发热为不规则热,热程较长,平均(28.7±8.4)d;输血输液反应发热为一过性;出血相关的发热为不规则热,平均(5.7±3.2)d,各种发热原因热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中度、重度出血热程分别为(3.2±1.2)d、(5.7±2.4)d、(7.2±3.2)d;发热时平均体温分别为37.8℃、38.2℃、38.5℃,结果显示热程体温与出血程度呈正相关(P<0.05)。�
  2.4 治疗与转归 消化道出血均按常规予质子泵抑制剂(PPI),去甲肾上腺素,部分病人予奥曲肽,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必要时输血及内镜下止血。感染病例应用抗生素,癌性发热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奈普生、消炎痛等;出血所致的发热,若体温轻中度升高,密切观察,不做特殊处理,体温较高时物理降温。经上述治疗,随着感染的控制出血停止,体温大都恢复正常。死亡8例,其中体温不升者4例。�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伴有体温变化,主要表现为发热,文献报道为65.5%[1],本文为73.2%,与文献报道相当。�
  非出血性发热中,肝硬化活动期发热原因与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有关[2],癌性发热与肿瘤代谢及坏死产物有关[3],临床表现不规则热,日程长,中毒症状轻,临床治疗原发病并予相应的降温处理,非甾体类消炎药有选择性退热作用。感染性发热为弛张热,中毒症状较重,有感染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临床上较易鉴别,选择敏感抗生素,体温多能控制。�
  与出血有关的发热,明显高于其他原因的发热,达发热的80.6%,其原因考虑[4]:①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当消化道大出血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而引起发热 ;②消化道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休克时大脑皮层缺血缺氧.脑细胞水肿,使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生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升高;③消化道大出血休克致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以维持血压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这就使体表散热减少;④失血性休克时外周循环减少,组织缺血缺氧.组织细胞水肿,隔热作用增加,加重了散热障碍;⑤消化道大出血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从而兴奋了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其临床上有下列特点:①发热与出血程度有关,出血越多发生率越高;②发热与出血原因无明显关系;③出血程度越重热程越长、体温越高,热型多为不规则热;持续时间多为2~13 d,平均为5.4 d,体温一般不超过38.5℃;④通过观察发现,随着出血的控制,体温多随之下降至正常,再出血时体温又升高,若出血不止时,体温可持续不退;⑤发热时中毒症状不明显,全身情况一般尚可,⑥此种发热白细胞可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与感染性发热不同;⑦严重大出血时致休克体温可不升高,反而降至正常值以下,是病情预后不佳的标志之一。对于此类发热若体温不超过38℃可严密观察不作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8.5℃可予物理降温,但应注意监测血压以防止热退大量出汗进一步导致血压下降。�
   综上所述,在排除原发病、感染、肿瘤等所致发热,通过观察出血与发热的关系,对于判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程度、出血继续或停止,以及对人的转归与预后都有一定的帮助。此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应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消化道 体温 出血 合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sucaijixiezuozhidao/2019/0404/5420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