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上消化道息肉80例效果观察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

【www.zhangdahai.com--信息简报】

  随着内镜操作及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上消化道息肉治疗原则一般首选内镜下治疗,但对于直径较大的上消化道息肉,具有操作复杂并发症高、风险大的特点,要求术后回收瘤标本病理检查,确定瘤体性质。我院对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息肉8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胃镜室自2004年10月~2009年4月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发现80例上消化道息肉,其中食道息肉8例,胃息肉72例,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18~60岁,平均42岁,息肉直径6~20nm之间。息肉部位:食道上端2例。中端3例,下端3例;胃小弯20例,胃体部24例,胃窦36例。
  1.2 方法 术前常规行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测血压,严重心血管疾病。重度衰竭患者不宜做。禁饮食8h,术前30min肌肉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检查前10min口服胃镜胶浆10ml,取除手表耳环等金属物,左侧卧位,胃镜选用奥林巴氏GIF-V70电子胃镜,德国爱尔博高频电刀,潘太克氏公司生产的圈套器。插入胃镜观察息肉全貌,对于扁平且范围较大者采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生理盐水,一般选2~4点,先近端后远端注射,直至病变隆起并与固有肌层分开,然后再一次或多次圈套器套扎后,先电凝再逐步电切,如有出血再用电凝棒逐点电凝。对于细蒂或基底部较小者均直接圈套器套扎后高频电切除。切除后争取全瘤取出行病理检查,提示癌变者应手术根治。术中出血即刻予以高频电凝及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凝血酶等止血:术后常规住院观察3d,且予以制酸剂、止血剂、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2 结果
  
  对于8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均针对息肉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广基息肉20例,分别在基底注射生理盐水后切除,切除后取瘤体病检均为良性。有蒂息肉60例,直接圈套器套扎后切除,切下瘤体病检均为良性,对于胃镜及手术治疗后病例均要求定期随访行胃镜检查,除4例复发或新生息肉给予电切,没有癌变病例。并发症有术中出血6例,术后出血2例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加强护理,无因并发症而手术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适应证 胃镜下能够切除多大息肉,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随内镜下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下切除大息肉的范围越来越广。在许多资料中,将直径大于30mm(有的文献报道将直径大于40mm)的息肉称大息肉。由于部分胃癌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变的,特别是大于30mm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危险性是30mm以下者的4.5倍,因而对癌前病变行早期发现和治疗可预防胃癌的发生。本组资料中80例患者均针对息肉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内镜治疗,并且完整切除息肉,病程随访未发现癌变病例,说明了经内镜治疗食道胃息肉也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治疗前尽可能先行活检确诊息肉的良恶性,若为恶性,无须行内镜治疗。在治疗中应尽量在视野范围内操作,通过旋转内镜或调整患者体位将其转到视野下方。对于息肉过大轮廓不清晰,圈套器往往不能一次性切除,而应行多次分割法,每次圈套器套牢组织不宜过大,轻轻抬起,预防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切除时虽以用凝切混合电流。但圈套器收至中心时仍应充分电凝,预防术中出血。
  3,2 并发症 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息肉的大小、部位、切除息肉的多少,是否有蒂、蒂的粗细、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本组并发症有术中、术后出血,原因是电凝不充分,机械性损伤,切除创面较深伤及了血运丰富的肌层。术后出血多因术后进食不严格,脱痂时创面基底尚未愈合完好,造成小血管出血或者过度活动造成结痂过早脱落所致。电凝有穿透性损伤作用,过度电凝可导致穿孔出血。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3~7d,禁食24h后无渣饮食5~7d。静脉给予制酸剂(如奥美拉唑等)、止血剂及抗生素等处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访问:息肉 消化道 观察 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xinxijianbao/2019/0403/5241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