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误漏诊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原因分析] 2018心肌梗死最新指南

【www.zhangdahai.com--信息简报】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因非特异性心电图被误诊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心电图误漏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被误漏诊为急性左心衰竭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6例,急腹症6例,左心室肥厚4例,其他4例,均在住院后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 不能单凭初诊心电图诊断或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尚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以确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误漏诊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且病死率很高的危重症,及时、准确的诊断AMI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心电图(ECG)应用于临床已100余年,至今仍是诊断AMI最方便、最经济的首选方法,并且可能是大多数基层医院医师诊断AMI唯一的检查方法。但是由于梗死时间(特别是超早期)、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和范围以及其他异常心电图掩盖等因素导致AMI的ECG改变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1]。AMI收集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期间因ECG表现无特异性而误诊的32例AMI患者资料,分析ECG误漏诊AMI原因,提高基层医师的心电图诊断水平,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4例(75%),女8例(25%),年龄30~76岁,平均(52.2±10.3)岁,其中≥60岁25例,40~60岁之间6例,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1例。后证实梗死部位为:前壁+前间壁 15例,下壁 12例,正后壁+右心 4例,高侧壁 1例。�
  1.2 诊断标准 AMI的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WHO标准, 32例患者后经心电图、心肌酶学的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1.3 首发症状 32例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有胸闷、痛17例,恶心、呕吐6例,心力衰竭6例,晕厥1例,心律失常1例,休克1例。�
  1.4 误漏诊情况 AMI被误诊为:①循环系统疾病,分别为:急性左心衰竭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高血压病3例、心肌病1例;②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胆囊炎1例,胆石症1例;③呼吸系统疾病,误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④其他疾病2例。�
  1.5 初诊ECG特点 32例患者的初诊心电图均不典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2例, ST段明显下移者6例,左心室肥厚伴劳损6例,T波改变4例,异常Q波2例,正常心电图 2例。�
  2 讨论 �
  2.1 心电图误诊原因分析�
  2.1.1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当患者临床症状有胸痛时,ECG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并且不知道CLBBB是否是新近发生的,这时候判断是否为AMI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导致AMI的误漏诊[2]。我院12例AMI患者因这种情况而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并CLBBB。复习初诊心电图资料均显示为右侧胸壁导联出现QS波,并有ST段抬高,T波直立或倒置,CLBBB的心电图表现完全干扰了AMI的ECG典型性改变,导致误诊。�
  2.1.2 不稳定型心绞痛 AMI在心肌受损急性期由于正常心肌和和受损心肌之间产生的电位差,在梗死区导联上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但临床偶可见心电图缺乏特异性表现的患者,临床研究证明,冠心病患者伴有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发生AMI机率显著增高[3],AMI患者心电图ST段可表现为正常或压低,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ECG类似。这组6例AMI患者均伴有高血压病,其中3例还伴有糖尿病。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区ST段的明显压低,T波倒置,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心电图不易区别。�
  2.1.3 左心室肥厚 本组6例患者有均以心力衰竭症状就诊,其中3例诊断为�血压性心脏病,1例为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原因主要是这些患者既往均有相关病史,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左室高电压, 伴有右胸导联ST-T段继发性改变,病理性Q波深而不宽,较为符合�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易于和AMI混淆。�
  2.1.4 急腹症 本组有4例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1例为急性胆囊炎,1例为胆石症。前2例患者ECG均无明显ST段压低或“冠状T”,但胸前区闷压痛较重,口服硝酸甘油无显效,收治入院后经心电图、心肌酶学等动态监测得以确诊。后1例患者临床症状以胸部剧痛为主,既往有“胆结石”病史,拟诊“胆石症”入院后未作心电图,拟行胆囊切除术时安排术前ECG检查得以确诊。�
  2.1.5 肺心病 本组有2例患者被误诊,患者均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临床症状主要是胸闷、气紧,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区部分导联(V1、V2)出现非梗死性Q波,缺血性ST-T改变。�
  2.1.6 正常心电图 超早期AMI的ECG可以表现正常,容易导致误漏诊。有文献报道约6.4%的AMI患者最初心电图表现“正常”[4],我院有2例患者(约6.25%)初诊心电图为正常心电图,与文献基本一致。这2例患者后经心电图、心肌酶学动态观察诊断为AMI。该类型单从初始ECG来诊断AMI容易引起漏诊,而后果危害巨大,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2.2 心电图误诊情况分析 综上所述,引起AMI误漏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为因素是造成AMI误漏诊的主要原因,如:医生阅读心电图的基本功差、临床思维方式较为混乱、综合判断能力低下等,这种情况在基层医师尤为突出。当遇到以其他系统症状首发或突出的疾病时,先入为主的观点干扰了对心脏病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由于最初心电图的不典型改变,丧失了诊断AMI的警惕性,未能对患者动态的ECG或心肌酶学监测,成误漏治。AMI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而越早治疗效果越好。ECG是诊断AMI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其灵敏性和特异性有一定限度,需要反复监测。上述原因掩盖不典型心肌梗死图形,常常导致误诊漏诊[5]。这就要求内科医生学会独立阅读心电图掌握典型和不典型AMI的各种心电图特点。在诊断易与AMI混淆的疾病时,不能单凭初始ECG就盲目诊断或排除AMI[6]。一定要加强ECG的动态监测,并且结合临床症状,熟练掌握各种AMI的ECG的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等,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最大程度减少非常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谢扬,绕邦复.心电图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11-1512.�
  [2] 刘桂芝,樊红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心电学杂志,1999,18(2):105.�
  [3] 鲁端.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心电学杂志,2001,20(2):115-119.�
  [4] 李玉明.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快速判读:再灌注治疗循证手册.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11.�
  [5] 邹冠蓉.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新概念.医师进修杂志,2003,26(7):49-50.�
  [6] 林加锋,陈达开,陈晓曙,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心电学杂志,2000,19(3):152-155.

推荐访问:心肌梗死 心电图 患者 原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xinxijianbao/2019/0407/6017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