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汤剂选材\加工\调剂\煎煮和服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www.zhangdahai.com--个人述职报告】

  作者单位:133000延吉市中医医院(朱兴善);延边耳鼻喉科医院(朴玉善)      中药汤剂具有方药组成及用法、用量可随具体情况灵活变化的特点,经过几千年的应用,目前中药汤剂仍为中医最常用的剂型。随着社会与医学的不断发展,干扰因素也层出不穷,使中医师对施治药物的疗效失去控制,成为中医中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影响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
  
  1 药材产地、质量�
  中药源泉于大自然,取于大自然,由于地域与气候的不同,中药材具有产地之别和质量等级之别。医生处方上所列药名,如注明道地药材:怀山药、云茯苓、南五味等,但现在大部分药房未按此严格执行,而是有什么就取什么,更不用说质量、等级的差别,这样就使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有所降低。�
  
  2 加工炮制�
  中药的炮制虽然有书面材料,但主要还是靠师传经验,缺乏统一的计量指标与鉴定规定等,如药物的粉碎程度,炒、煅、煨、蜜、酒、醋、盐等比例,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3 计量关系�
  过去医生诊病后都是在自己家里配制药物,医生自已组方,自己配药,对药物的产地、质量和计量都了如指掌,而现在医药分工,加上处方的剂量增大,使医生验证以准确估计处方量与实际用量的差异。随着社会发展,耐药性的提高与药品质量下降,使药量越来越大,还有调剂未认真计量,使调剂的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出入,这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4 煎药�
  4.1 煎药用具
  在煎药时用砂锅、陶瓷锅最好,其次是搪瓷锅、不锈钢锅,不宜用铜、铁、铝锅,因为铜、铁、铝的容器煎药易与一些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铜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氧化铜;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物颜色加深,并使药液带有铁锈味;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脑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所以忌用金属器皿来煎药。�
  4.2 煎药用凉水
  煎熬中草药须用凉水,水温逐渐升高时,其细胞则慢慢膨胀起来,直至破坏,其中蛋白质、淀粉的有效成分就可以充分渗出。如用开水煎熬,药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有效成分突遇高温就会产生凝固现象,细胞反而不易破裂,有效成分就会保持在凝固体内,所以煎熬中草药应宜用凉水不用开水为好。根据药物重量及质地而定,一般煎熬中草药时的用水量,应以超过药物表面3~5 mm为好。�
  4.3 时间与火候
  先煎的药品应先煎10~20 min,然后再下其他药物,后下的药应在即将出锅前5 min时下,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药物的药性和药力,如乌头、附子有毒性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先煎30 min~1 h,以消除其毒性,火候均为先武火后文火,即武火煮沸后用文火慢慢煮。易挥发类药宜武火急煎,后加盖,不久煎,以防止挥发太多,煮完离开火立即倒出药液,然后再加水进行第二遍煎煮,两遍煎煮之液合二为一,分两次或三次服。煎煮时其加水量、用火、煎煮时间均影响煎煮后药量,各环节都要恰到好处,否则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5 服药方法�
  一般情况下,宜于饭前1 h左右服用,此时,胃已排空,药物服下易于吸收而迅速到达病所;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此时药物与食糜混合,降低药物对胃肠神经的刺激,从而减少胃肠道反应;滋腻补益药应空腹服,此时药物能在胃肠内充分吸收;安神药宜在临卧时服,有助于协调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利于睡眠,达到疗效;急性病则不拘时间,可频服。此外,还应根据病情需要,有的可以一天数服,有的可以代茶不拘时间服,如此效果较好。�
  汤剂一般是一剂分为两次或三次服,病情较急重者可以一次服,以提高药物浓度,如遇特殊情况,一日可连服两剂,以增强药力。�
  汤剂一般应为温服。服解表药应温服,同时应该交待患者服药后应和衣避风,使全身持续地微微汗出,以达到解表驱邪之目的。有时寒热错杂,相互格拒,而出现服药后呕吐情况,如真寒假热,则宜热药冷服,如果真热假寒,则宜寒药热服,此法为病重邪甚,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或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若一般服药呕吐者,可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而后服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服的方法。如遇重病昏迷者,可鼻饲给药,以避免窒息的发生。对于需应用峻烈或有毒药者,宜先进小量,逐渐增加,应中病即止,以免发生中毒。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功效来决定不同的服法。�
  在熟悉和掌握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法的同时,应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使患者尽量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又提高了临床疗效。

推荐访问:服法 汤剂 选材 浅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gerenshuzhibaogao/2019/0413/7247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