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1317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_各题主要错例及原因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党员心得体会】

  【摘要】目的:了解我市5年来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汇总、分析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上报的相关统计报表和个案卡。结果:近5年来,我市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产儿死亡中,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分别占68.49%、6.30%、25.21%;围产儿死亡死因前3位分别为畸形、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结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 ; 死亡原因 ;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63-01
  
  我市产科围产儿死亡率在全国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外来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如何加强流动孕产妇管理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无锡市围产儿死亡情况,提出干预措施,特对无锡市2006年-2010年1317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无锡市2006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分娩总数283262,围产儿死亡1317例,死亡率4.65‰,其中死胎902例(68.49%),死产83例(6.30%),早期新生儿死亡332例(25.21%)。
  1.2 方法
  1.2.1 汇总、分析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上报的相关统计报表和个案卡等,并对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核实,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1.2.2围产儿死亡诊断标准:按我国国内采用的统一标准: 从妊娠28周--产后1周的胎、婴儿死亡 (即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000g,或身高达到35cm)。根据死亡发生的时间分为: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
  1.2.3 围产儿死亡原因诊断标准:以死亡评审的诊断为主,死因分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2 结果
  2.1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见表1):
  2006-2010年无锡市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为5.53‰,2010年下降至3.90‰;城区死胎、死产率(分别为4.10‰、0.41‰)明显高于农村(分别为2.77‰、0.24‰),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则农村(1.42‰)明显高于城区(0.63‰)。
  表1 无锡市2006-2010年围产儿死亡率变化
  
  2.2 围产儿死因分析(见表2):围产儿死亡中,前5位死因分别为畸形331例、脐带因素223例、胎盘因素122例、早产低体重儿106例、胎儿宫内窘迫74例,分别占围产儿死亡的25.13%、16.93%、9.26%、8.05%、5.62%。城市和农村从围产儿死因上比较,死因第一、二位都是畸形和脐带因素,第三、四、五位死因城市为胎盘因素、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而农村为早产低体重、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可见在农村早产低体重引起的围产儿死亡所占比例较大。
  表2 无锡市2006-2010年围产儿前5位死因表
  
  2.3 致死胎因素分析(见表3):902例死胎中,前5位死因分别是畸形222例(24.61%)、脐带因素205例(22.73%)、胎盘因素91例(10.09%)、胎儿宫内窘迫42例(4.66%)、妊娠合并其他疾病19例(2.11%)。
  表3 无锡市2006-2010年死胎前5位死因表
  
  2.4 致早期新生儿死亡因素分析(见表4):围产儿死亡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共332例,主要为畸形、早产低体重以及新生儿窒息等致死。
  表4 无锡市2006-2010年早期新生儿死亡前5位死因表
  
  2.5 致死产因素分析。死产83例,主要为畸形、宫内感染、脐带因素等致死。
  2.6 围产儿死亡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2.6.1 1317例死亡围产儿中,男性683例,女性621例,性别不明13例,男:女为110:100。
  2.6.2 1317例死亡围产儿中,孕周小于37周者695例,占52.77%; 出生体重<2500g的681例,占51.71%。
  2.6.3 1317例死亡围产儿中,外地流动人口687例,占52.16%。
  3 讨论
  针对上述情况,为更好地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今后的妇幼保健工作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3.1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尤其是基层单位,应加大围产期保健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定期产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工作,按照要求逐级转诊,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
  3.2 完善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畸形致死仍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率和筛查质量,不具备筛查条件的医院,应及时转诊,避免畸形儿进入围产期。同时,也应积极开展预防工作:进一步提高免费婚检率和工作质量;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常规增补叶酸;重视围产期保健宣传教育;关注胎儿外科治疗的发展;注重环境的保护。
  3.3 提高孕产期宣教质量。针对产前不能有效预防的脐带因素致死情况占围产儿死亡比例较高的情况,产前检查门诊和孕产妇学校应常规教导孕妇数胎动,胎动异常及早就诊,争取抢救时机。同时,针对胎盘因素致死占围产儿死亡比例有上升趋势的现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孕期宣教工作,孕妇孕晚期要尽量左侧卧位,不要长时间平卧,避免性生活和长途跋涉,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3.4 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产程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正确把握剖宫产时机;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基本技能,加强新生儿巡视和监护,降低死胎、死产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3.5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市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围产期管理,对降低我市围产儿死亡率仍至关重要。政府、社区、医院及流动人口本身的知识、态度、行为是影响流动孕产妇对围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流动人口围产保健管理、加大考核力度、降低检查和分娩费用、取缔家庭接生,降低流动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3.6 加强围产保健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和督察,定期质控孕管和产科工作质量,基层单位要切实做好早孕建册、定期产检、孕期访视工作,要重视对未规范产检孕妇的追踪随访。
  
  参考文献
  [1] 马春秀.4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679-3680.
  [2] 栾绍唐.10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17-3118.
  [3] 陈雅红.4572例围产儿出生情况及死亡原因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026-1027.
  [4] 李劲.围产儿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27-1328.
  [5] 陈玮,杨梅,吴康. 2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与围产保健.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11.
  [6] 何丽萍,朱丽萍,秦敏. 上海市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检测与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8,25(6):601-604.
  [7] 高燕秋,安琳,郭春晖.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及服务提供模式的定性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006,21(8):1022-1025.
  [8] 李桂青,董蔚.围产儿与流动人口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07-1809.
  [9] 陈玮,杨梅,吴庚.2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与围产保健.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10-211.
  [10] 丘小霞,陈雪.51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 Oct,27(5):762-763.

推荐访问:产儿 无锡市 死亡 原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dangyuanxindetihui/2019/0417/8189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