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_鉴赏判断中“知性”能力的探究

【www.zhangdahai.com--读后感】

  【摘 要】康德哲学的中心目的是讨论人的认识如何可能,即对人的认识能力予以分析和划界,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三种:认识、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机能,而这三种心理机能又分别对应表现为人的三种能力: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似乎人的认识能力不是在一切领域之内都有效,而是在特定的领域内才有效。如果说知性只能对应自然的感性领域,那么知性在鉴赏判断中何以可能呢?本文试着从认识能力之间的相互联接来探究知性在审美判断中的体现,揭示康德哲学中隐含的辩证法关系。
  【关键词】知性;判断力;感性;想象力
  
  康德认为知性是一种认识能力,知性提供、产生概念。而他同时也讲:“美是无概念,无功利的,它引起我们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的游戏。”在这里,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既然知性提供、产生概念,而美是无概念的,那审美判断中何以可能有知性的参与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更深入探讨审美判断和知性(以及和理性和感性)的关系是什么?
  
  一、审美判断并非认识判断而只关情感判断,在此意义上和知性相联接;而当其作为审美理念的象征,又和理性相联接。
  首先,康德讲他写《判断力批判》是为了调和前面两大批判的矛盾。《纯粹理性批判》讲认识论,认为知性在起主要作用,主要任务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实践理性批判》探讨超感性的物自体领域,他认为物自体不可知,只能是主观意志和自由道德律令在起作用。而《判断力批判》是沟通二者的桥梁,判断力起主要作用。在审美过程中,一方面,它所面临的是个别的感性的自然事物,受知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外物的刺激和感受,自然的形式符合了人的主观认识的目的,并产生一种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满足和快乐的情感,与理性相联系。这就是说审美判断的合目的性既与知性的原因系列相联系,又与理性的最后目的相联系。换句话说,审美判断的基础是知性,而最后又以理性的目的为归宿。这就和“美是无概念,无目的的”相矛盾了,那么除非有一种不带概念的知性和和不涉目的的理性存在。
  这样,康德又把判断力区分为两种:决定判断力和反思判断力(即审美判断),前者是定性判断,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思维形式,是根据一般规律(由理智提供)去说明某一特殊事物的性质。而后者是一种反省判断,是从特殊中窥视一般、普遍的能力,它与情感联系在一起,是对个别、有限、具体事物的主观态度。所以这种思维与决定判断中的抽象概念无关。康德不把美看成认识的对象,而只把它看作情感的对象。也即是说,审美状态内心中的一般知识是没有概念的,审美仅仅是凭借想象力做出的情感上的判断。在审美状态中知性处于一种自由活动的状态,而不是处于一种逻辑活动中。
  而作为鉴赏能力的另一要素理性,也不同于一般理性。审美判断的合目的性不是与具体实际的目的相联系,而是与理性的最后目的相联系。是在类比象征的意义上作为主观合目的性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康德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
  
  二、审美判断(作为直观的知性)对于知性和感性的联接,同时也是对知性和理性的联接。
  上文讲到“象征”,也即是“直观的知性”。胡友峰阐释的很精辟:“和规定的判断力相适应的是‘推理的知性’,而与反思的判断力相适应的是‘直观的知性’。当‘判断力’不能对情感问题做出准确判断时,反思判断力便从判断中分化出来。于是‘知性直观’也从推理知性中分化出来。在现象界,人类遵循自然的机械因果律,以规定判断力为无机界先天立法,这是人的推理的知性功能与范围,但这种推理的知性无法直观到现象界后超直观的本体界。而人既属于现象界,又属于本体界,人本身就属于现象与本体的统一,所以以人为目的因果性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合目的的有机整体来看待。因此人具有一种与反思判断力相适应的知性直观的能力。”这种说明便解释了康德哲学中关于知性和感性的矛盾问题,也隐含着知性和理性之间的联系。
  康德曾明确的说过“感性不能直观,知性不能思维”,这就意味着他们之间隐藏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现在在《判断力批判》中又明确的肯定人类具有“知性直观”的能力。可见康德的思想是矛盾的,而其思想真正的精髓却是隐蔽着的。康德这样解释知性直观,他说:“凡是在这个自然里面是必然的东西作为感官的对象的,我们都应该按照机械的规律进行判定。”这里的机械的规律指的就是康德的无规律的合规律的规律吗?(即康德所谓的知性的自由游戏所指向的规律,是主观的)。康德还讲:“一个整体的表象可以包含着那整体的形式以及那个形式所包含的各部分的联系的形式之可能的根源。”所以这样一来,整体便是一种结果,其表象就被看着是它的可能性的原因了。因之,自然产物是按照目的和最后的原因才是可能的。而这时知性可以对某对象进行直观。即把某对象看着是审美理念的表现和象征,但这理念不是知性概念,而只是理性概念。于是,“知性直观”的能力就既是一种直观的能力,又是一种思维的能力。在直观现象的同时思维(反思判断)到现象背后的物自体。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知性和理性都是作为鉴赏能力的要素。但审美判断中的知性是一种直观的知性,是一种反思判断,不涉及概念,而完全是主观的一种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情感在起作用,以此判断一对象是美或者是不美的。
  
  三、审美判断中先验想像力对于认识内容(感性)与认识形式(知性)的联结
  不直观的知性和不能思维的感性之间如何能够顺利的实现相互的交流呢?其实在它们之间还隐含着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就是想象力(康德没有言明的)。正如康德所言,“对象正好为它(想像力)提供了一种如此这般的包含着多种统一的形式,如同想象力在自由活动时,在与知性的合规律性协调一致的情况下,设计出了那样的形式”。这说明想象力是完全自由的,并具有创造性。田忠锋也有阐释说:“面对表象提供的杂多形式,我们最纯粹的先天直观并不能带来任何美感,而想像力的这种综合恰恰是能把对象在场甚至在不在场时也在直观中再现出来的能力,它能够把流失的表象再生出来。凭借想像力的再生功能,才可能有直观中把握的杂多。这种想像力属于感性,又是自发性的,因而能成为知性和感性的中介”。
  总结:康德美学的出发点就是要建立一座桥梁, 一座知性与理性之间的桥梁。他认为判断力就是知性与理性之间的中介。但是他在美的分析中,仍然把这三者孤立起来研究,这是形而上学的方法。但是现实生活的体验提出了辩证思考的要求,康德的哲学中事实上也隐含着辩证法,只是他不承认罢了。譬如知性不是仅仅对应于自然的认识领域,而也是鉴赏能力的要素之一,并常常通过象征(也即是知性直观)等方法,以想象力为中介,使诸鉴赏能力的要素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康德著.曹俊峰译《康德美学学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2]康德著.韦卓明译,《判断力批判》下卷[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3]李衍柱著.《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4]胡友峰著.《康德美学的自然和自由概念》[M].
  [5]田忠锋.论康德知性逻辑中的想象力“辩证法”[J].学术交流,2011.9.
  [6]张海鹰.康德想象观再探讨.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2002.8.
  [7]易小波.康德知性概念的含义.武汉大学学报[J],2004.11.
  [8]陈世放.康德“知性纯粹概念图形法”思想的价值.学术研究[J],2009年第四期.

推荐访问:知性 探究 鉴赏 判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duhougan/2019/0320/2549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