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耕读传家”的文化探源

【www.zhangdahai.com--计生公文写作】

  【摘 要】运用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云南省西南边陲的腾冲县和顺镇传统文化进行考察,结合其历史渊源、社会变革、仕商精神、宗教兴替进行研究,得出和顺镇古村落文化的核心精髓之一是“耕读传家”。通过追根溯源,探寻特点,期盼能对社会文化传承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和顺古镇;耕读传家;文化演变
  
  在我国云南西南边陲的边境线上,和顺古镇迄今依旧保留着古朴典雅的建筑、积淀深厚的文化,秉承“耕读传家”的祖训。古镇依山畔水、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数里,这里古刹、祠堂、名胜众多,还有堪称中国古代建筑活化石的经典清代民居100多幢,诸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物珠联璧合。
  和顺兴学、重教遗风代代相传,引导着子孙知书明礼、崇尚文化,使和顺古镇成为地灵人杰、俗美风淳、享誉海外的“耕读传家”之乡。这里有中国乡村文化界藏书最多、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有保存尚好的现代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故居。在这个关山远阻、远离中原的边塞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聚集区,竟然遗存一个中原文化濒临失传的“耕读传家”家园,这正是和顺古镇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
  一、和顺古镇“耕读传家”文化的起源
  和顺古镇地处边塞,远离中原,为典型的信息闭塞、民风淳朴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耕读传家”文化之所以能传入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并得以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
  1、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人居
  和顺古镇距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古名阳温登,旧为佤族居住地,因有三合河绕村而过,起名“河顺”,后由文人雅士借诗“云涌吉祥,风吹和顺”之意,更名和顺[1]。和顺古镇坐落在一个火山环抱的盆地中,林木郁葱,气候宜人。和顺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西南丝路”马帮运输要道。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让和顺拥有广袤的山水和人文生态系统,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和顺人亦农、亦商、亦儒、亦侨的多种生活方式选择。
  
  
  
  
  
  
  
  2.实行屯田军户政策――汉人迁入
  在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和顺生息繁衍,直到明朝为稳定边疆统治,稳固边防政权治安,实行屯田军户政策,才真正成为和顺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屯田军户从“四分屯田、六分守城”到“七分屯种、三分守城”再到“屯田耕种”为主逐步发展为“军屯、民屯、商屯”。政局稳定后,经济发展下的驻扎边防小镇逐渐演变为贸易出口重镇。史实证明,明朝屯田军户政策为汉人迁入以及“耕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军屯、民屯、商屯以及各种原因进入腾冲落户的人口不断增加,居民构成和民族关系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进入腾冲的中原人,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推动了腾冲以农业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发展。
  3.苛刻的民族政策造成――土著汉化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历史上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不断演化融合,既有汉民族的少数民族化,又有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同化。和顺古镇表现出来的多为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
  明朝初年,朝廷为了使云南长治久安,实施了民族压制政策,致使许多少数民族不敢承认自己为土著,大多改说汉语,冒充江南籍。在和顺地区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居住在和顺古镇的少数民族,在汉族军民大量迁徙过程中,就开始与外来民族相互融合,最后渐渐被汉民族化,他们有了汉族的姓氏,改说汉语。沧海桑田几经变故,风俗习惯皆与汉族相同。
  4.十大姓氏源远流长――传承祖业
  和顺古镇有寸、刘、李、尹、贾、张、赵、许、钏、杨10个大姓。各姓氏宗谱皆大都记述了始祖的来历,大多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奉旨钦调而来。这些和顺的军户后人世世代代继承祖业,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谱和宗族活动流传至今。若不是姓氏当年留守,世代军籍相传,固守着中原汉民族文化的脉络,也不会有源远流长的“耕读传家”文化的繁荣昌盛。
  
  
  
  
  
  
  
  二、和顺古镇“耕读传家”文化的发展
  “耕读传家”曾在中原广为流传,其强调的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明朝成为形成顺和“耕读传家”文化的转折点,从内地奉调而来的大批军队、移民与当地土著长期融合,使横断山脉这块世外桃源,逐渐演变为以汉民族为主、多民族碰撞融合的江南小镇。
  1.不同时期的宗教演变――奠定了汉文化基础
  和顺地区盛行火葬墓,这是信仰印度密教阿托力教的重要遗存。和顺土主庙是阿托力教的典型建筑物,是和顺古镇民众聚会的场所,说明阿托力教在和顺曾经极为兴盛。明崇祯年间,内地禅宗汉传佛教传入和顺,乡民建起禅宗寺院。这个时期,禅宗、密宗在和顺兴替,这不仅仅是人们的宗教思想的简单变换,也折射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乾隆年间,乡民又先后建成了元龙阁、文昌宫,专门供奉掌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运神,可见“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氛围,反应出和顺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儒家文化的追求。
  和顺古镇自古至今,经历了印度密教、禅宗、儒家等多种宗教文化的洗礼,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文化的兴替。最终儒家文化占据统领地位,同时汲取其他宗教文化精华,演绎出独具特色的和顺“耕读文化”。
  2.崇尚儒术文风兴盛――耕读传家深入人心
  明太祖朱元璋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思想是“武功一定天下,文教以化远人” [3]。从此,儒学便成为地方官员对文化教育重视的反映。
  儒家文化在腾冲和顺地区的发展进程:
  
  
  
  
  
  
  
  
  
  
  
  
  
  
  
  
  
  
  
  
  3.和顺古镇“耕读传家”的独特性
  耕读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早期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在中原地区尤为突出。古代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生活方式,耕田可以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4]。
  早在汉代,“耕”就不仅仅代表耕作了,人们以耕为喻,于是“耕”成为了人们奋力劳作的代名词。北宋仁宗时,颁布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劝耕劝读政策,为“耕读传家”观念推波助澜[5]。清朝,以“耕”这种体力劳动方式为喻,也可特指某种脑力为主的劳动方式。千百年来,汉语中形成了“舌耕”、“目耕”、“耕耘”、“心织笔耕”等与华夏耕读文化相关的词语,表明了历代文人雅士对耕读文化境界的理解与向往。
  “耕读传家”这种文化传统,同汉民族根深蒂固的聚族而居、家庭经济实力、儒家文化传统等心态相关,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和顺的“耕读传家”精神具独特性、多样性、超前性。
  (1)独特性。在和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耕地有限,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形式的转变,耕田已经不能满足和顺人的物质生活需求。需要另辟溪径,所以“耕”由传统意义上的耕田渐渐转变为一种奋力劳作、不畏艰险的精神,演变为另外一种独特的“耕”的形式――即远走夷方、海外经商。
  (2)多样性。由于和顺人不怕吃苦、远走他乡、创造财富,和顺古镇逐渐从一个相对闭塞的边境小镇,发展成为一个信息发达的商贸重镇。可见“耕读传家”须由精神支撑,是建立在经济收入稳定和宽裕生活条件基础上的。所以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使得和顺“读”的寓意由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授学向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延伸,从读私塾到进京科考,从新学堂到女子师范的设立,从组建进步团体到成立报社,以及顺图书馆的积少成多,这众多“读”的形式充分反映了和顺人对于文化和知识的渴求。
  (3)超前性。和顺古镇的“耕读传家”精神区别于江南农耕文化中的“隐逸精神”。和顺人为了生存,历经艰难走夷方,“耕”使他们勇敢、吃苦、奋进;“读”使他们睿智、聪慧、敏捷;“传家”则是这种拼搏精神的延续。这种“传家”少了世袭中的古板守旧,多了一种与时俱进、去其糟泊的文化传承和进取。这种凸显“勇于奔波、善于开拓”的求生之本,有别于“半为农者半为儒”的江南农耕文化,并赋予“耕读传家”更为现实和超前的理念。
  三、和顺古镇“耕读传家”文化的传承
  现今和顺古镇之所以能够完整地保存着传统的儒家文化,将“耕读传家”发扬光大,除了宜人的居住条件、稳定的社会制度、丰富的宗教文化等因素外,最主要是精神传承。
  1.血缘划分
  和顺十大姓氏靠血缘关系维系的村落组织既有对外一致的宗法观念,也有强化居民对村落整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整体上,血缘关系将整个古镇进行了社会划分,使其有了社会价值。“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应,方位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 [6]。同宗族姓成员居住在同一条巷子中,由于同姓族人不断增多,巷子成树枝状不断分枝。同族人又通过外部小巷或公共空间进行联系,血缘划分加固了宗族之间的凝聚力,稳定了地方团结。
  2.仕商精神
  和顺的仕商精神可由“穷走夷方,急走场”说起。走“夷方”即去缅甸成了和顺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途径,尽管走夷方十分艰险,甚至葬身异域,但是和顺人依旧充满梦想和希望,认为只有走出去更能拓展生存空间,兴业致富。这种价值取向在和顺成为一种生存观长而根深蒂固。经商为业,文风亦盛,这些庞大的海外侨商对和顺古镇的建设发展、文化教育及采纳西方先进的科学理念做出了诸多贡献。
  3.教化传承
  和顺古镇几百年来依旧保持汉文化的成熟与活力,重要的是和顺人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事业,使之成为固守本土文化的有效手段。乡村图书馆、名人故居、照壁、牌坊装饰、楹联、牌匾、题字、寺庙、道观、宗祠等、都成为熏陶和顺人的文化教化场所。
  3.“走”的生存方式
  和顺人走出去的原因很多。一为奉旨戍边;二为迫于生计外出谋生;其三是战争年代移居海外。若不是“走出去”,仅以极少量的耕地,纯粹的小农经济,成就不了马帮驼回的翡翠之乡,多元商贸文化碰撞交融的边境之地,也完成不了相当规模的汉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集中展示。和顺人“走”活了一方经济,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也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断乳[7],和顺乡民早已体会到只有“走”,只有流动,人的观念才能产生适应的调整,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反哺精神
  反哺精神主要体现在责任感、归宿感、成就感三个方面。
  责任感是继承自己祖先血脉的一种责任,侨商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都要在家乡修桥筑路,建造屋宇。所有寺观、宗祠、学校、公私建筑,经费大多来自华侨。归宿感是实现与家人团聚和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的一种向往。和顺古镇各巷修筑的栏杆、月台、石坊、洗衣亭,无一不是华侨捐献经费倾注对家乡亲人的关怀与思念。成就感表现在和顺华侨不仅仅返乡大兴土木,展示自己获得的财富,同时念念不忘对后辈文化教育的重视,他们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就是以报乡恩。
  四、和顺古镇“耕读传家”文化之启示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开始注重物质追求,淡漠传统文化。虽然生活条件好了,衣食住行得以改善,但内心开始空虚,亲情逐渐淡漠,道德标准下滑,后辈淡忘同宗同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通过对和顺古镇“耕读文化”历史的追溯、演变、发展、传承与探析,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折射,证实该“耕读传家”仍不愧为中国传统知识、传统文化的瑰宝,将此发扬光大,定能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传承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这是因为:
  (1)“耕读传家”是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最初模式。和顺古镇“耕读传家”文化,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功地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提倡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识、增强能力。这里的学校家长并非一味推崇填鸭式教育,孩子较少背负应试教育压力。和顺“走夷方,急转场”成为传统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倡导吃苦耐劳、担当责任、自强不息的精神封面,寄希望于后代不断延续凭知识、靠能力去闯天下。
  (2)和顺古镇同目前中国大多数乡镇一样,随着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年轻人外出打工拼搏,留守年老者居多。但在和顺感受不同的是大部分老者精神烁烁,即便生活早已衣食无忧,白天依旧田园耕作,晚上读书看报,闲暇自娱自乐,并不空虚孤独,每逢提到子女更是洋溢着自豪之情。从和顺走出去的人们从不忘本,对家中的父老乡亲倍加关怀,以报乡恩。这种传承光大的“返哺”关爱精神,值得众多推进城镇化发展建设的人们关注和提倡。
  (3)和顺“耕读传家”教育有利于剔除那种认为传统就是陈腐、落后,就是约束自身发展的模糊观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和顺古镇正是这些传统观念维系着家族延续,教育着子女成长,推动着社会发展。如今和顺古镇每家每户都供奉着“天地国亲师位”,每年远在他乡的游子都愿归乡祭祖,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举行隆重庆典。和顺是能够把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到淋漓尽致的为数不多的古镇之一。在此,不得不承认,文化传统是基础、是根本、是精髓,是埋藏在每个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根。
  (4)和顺古镇存续着一种“温情”,体现在乡民知书达理、热情好客、民风淳朴,遵纪守法、少有鸡鸣狗盗之事。一些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成了规范着个人的言行举止或道德准则。这种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秩序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如今许多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却感到缺乏一种安全感,感到道德底线下滑,幸福指数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们又开始向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耕读传家”流传千年,是国人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顺“耕读传家”和谐、包容、多元、向上的传统观念,小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个家族的传统观念,大到可以影响改变一方社会的风气与发展。这种以德治之的传统理念可以充分用作依法治国的辅助。
  小 结
  在和顺古镇600多年的文化进程当中,“耕读传家“这一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变,即:边地军事重地――农业经济为主的聚落――涌入邻邦寻觅生存之道――经商为主的侨乡――和顺殷实富户不断增多――加速和顺文化教育发展――现今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
  “耕读传家”意味深长,这是一种和顺人独有的一种精神财富,这不是单纯的劳作习惯,也不是传统精神的延续,而是和顺人在每一段历史时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寻找出路的创新精神,这种为了改变生活命运的开拓精神世代相传,亦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同时演变至今的“耕读传家”的文化精神也会对当今商品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不管是对当今的教育模式问题、社会道德问题还是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问题都会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董平.和顺风雨六百年[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02.
  [2]《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三九.
  [3](清)《腾越厅志》卷十《学校志 庙学》.
  [4]李根源.和顺乡居吟[M].和顺图书馆藏,1949.
  [5]熊清华,蒋高宸.中国最具魅力名镇和顺研究丛书[M]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09.
  [6]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1
  [7]王洪波,何真.百年绝唱――一部早年云南山里人的出国必读[J].山茶人文地理杂志,1999.6.

推荐访问:腾冲 和顺 耕读 探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shenggongwenxiezuo/2019/0320/2549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