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他们变得阴暗]感觉自己变得阴暗了

【www.zhangdahai.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公安部近期成功破获了“8・31”全国特大网络吸贩毒案。在此案中,公安部门共查获直接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2125名,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缴获各类毒品308.3千克。涉安人员中,35多以下的青少年超过65%,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其中,令人关注的是,究竟是什么心理因素使得他们去接纳这些非法行为。
  五花八门的网络聚众案例
  而这次聚众事件也不过是网络聚众案例的冰山一角,揭开这座冰山你能发现五花八门的聚众者。
  去年9月,有记者调查发现各种各样的自杀网站、百度帖吧、QQ群,成为网上相约自杀行为的温床和土壤。
  基于互联网的相约自杀现象。出现了与传统自杀行为大相径庭的特点――传统相约自杀者通常为50至60岁的老年人,而互联网相约的主角几乎全是年轻人,他们完全不认识对方,彼此之间最多只是柏拉图式的朋友关系,自杀的动因往往是患有抑郁症。
  一份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网络色情犯罪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
  记者发现其中一个名叫“红磨坊”的淫秽网站,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传播色情淫秽信息数以万计,发展会员10万余人;前不久,在南京警方破获一起聚众淫乱案中,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通过“夫妻交换”、“夫妻情侣自助旅游”等宣扬淫乱的QQ群相互搭识,涉案达300余人,分别来自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等省市,他们多次在南京各宾馆、饭店客房进行聚众淫乱活动。
  这不禁让人想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这本书里,把聚合在一起丧失自觉的个性、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群称为“乌合之众”。他认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群体的思想就占据了统治地位,“博学者和不学无术者都一样没有了观察能力”。
  网络聚众背后的种种心理挑战
  国家心理分析师娄朕豪表示,聚众心理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种人是当事人处在事物的中心,而不得不选择从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事人处在边缘化的状态,真正具有绝对力量的人群只占很少―部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附属者,当发生群体性事件时这些人就会产生随从性,但是他们并不理解事情,例如聚众游行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娄朕豪分析,人们在自我的环境下极少会主动自愿地进行群体性犯罪,例如上述案件大规模地利用网络进行吸毒、贩毒。如果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他一定知道吸毒的危害,但当大环境能够为他提供一种贩毒、吸毒的场所,他可能就会产生两种心态:第一,高估自己的能力,他认为他完全能够有充足的自控能力,从而产生对自我的挑战感;第二,就是好奇心态,在意志力相似的环境下,人们就会产生盲目的跟随性。
  “网络无疑加快了这些人聚众的速度。无论是聚众吸毒、淫乱、自杀、虐杀动物,都可以了解到他们往往都是在现实世界对自我进行否定的一类人,这些人在现实中失意或是不如意,而进入这个环境后能够与彼此产生共同感,精神得到愉悦。”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尹文刚说道。
  此外,在这些聚众事件背后我们可以找到―个共同点,那就是参与者都比较年轻。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人到25岁后脑中额叶才能发育成熟,换言之,年轻人本身会存在自控力弱的特点。而这些群体性事件中必定会有―位精神领袖,在其鼓动下,就会产生聚众行为,自控力弱的人便很容易沉溺进去。
  (编辑:唐棣)

推荐访问:阴暗 变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peixunxindetihui/2019/0417/8148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