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支具_支具出马,让“O”变“II”

【www.zhangdahai.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阿明当上爸爸快两年了,这甜蜜的负担确实让他欢喜让他忧。儿子一天天地长大,阿明无意中发现儿子走路时老是脚向内翻,两个膝关节间的空隙明显增大,像个扁扁的“O”形,这是怎么回事?儿子将来会不会残疾啊?
  
  儿子的事大于天,阿明连骗带哄把儿子带到了医院让医生作检查。医生仔细地查看了孩子的下肢,发现的确如阿明所担心的,他儿子的两个膝关节不同于同龄的儿童,两个膝关节的间隙足足可以容下一个成人拳头。医生告诉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罗圈腿”,或称为“O”形腿。
  
  “‘O’形腿?”阿明的嘴瞬间也变成了“O”形……
  
  “O”形是正常,也是异常
  
  
  “O”形腿对于阿明也并不是完全陌生,身边有些朋友就是“O”形腿,但是自己和爱人都没有“O”形腿,怎么自己的儿子就有了呢?要是长大以后就这个样子,那多难看啊,这样岂不算是残疾了?
  
  医生看出了阿明的紧张,为了帮助阿明消除担忧,就给阿明解释:
  
  “新生儿及婴儿的下肢,包括大腿和小腿,轻度或中度向内弯曲是正常的,这可能是下肢在宫腔内体位的延续现象。儿童正常发育生长过程,如果不出现任何的干扰因素,随着站立和运动的发育,下肢向内弯曲能够自动获得矫正。
  
  “婴幼儿的‘O’形腿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多是因为小儿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皮肤经阳光照射,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人体自身合成骨骼发育所必需的活性维生素D)、摄入不足(进食蛋、奶、肝、鱼过少)及吸收障碍(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等,致使体内维生素D和钙质供给不足,使骨骼生长部位――骨骺端缺乏足够的营养而发育不良;又因幼儿刚开始学习站立和走路,大脑调节平衡功能较差,重心不稳,走路时下肢轻度内旋,久而久之,在多重原因的作用下膝关节渐渐向里弯曲,形成了‘O’形腿。”
  
  怎样才是“O”形腿
  
  
  “原来正常的婴幼儿刚开始都会有点向内弯曲的。哎,不对啊,医生,你刚才好像是跟我说我儿子这样已经是算‘O’形腿的了,到底小孩怎么样算是正常,怎样才算是变成‘O’形腿呢?”医生的解释没有完全给阿明带来轻松感,阿明又有一个疑问冒了上来。
  
  医生继续解释:“实际上,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婴幼儿营养支持的加强,真正需要外界干预治疗的‘O’形腿患者是很少的,发现宝宝有‘O’形腿,父母也不要太过于担心。例如儿童佝偻病后遗症所致轻度‘O’形腿无须治疗,长大后会自行消失或减轻。但是……”医生顿了顿,眼神稍稍变了一下,继续说:“有小部分则是因患有其他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胫内翻等和重度‘O’形腿的患儿,一般在4岁左右即可考虑骨科手术矫形治疗,因为4岁以后骨质逐渐硬化,矫治难度加大,手术效果也不比4岁以前好。”
  
  医生起身,走到阿明的孩子旁边,小朋友觉得这个医生今天不说要让他吃药也没说要给他打针,所以格外地对这个医生有好感,见到医生过来也特别配合,站得直直地给医生作示范。医生拍拍孩子的背,指着孩子腿跟阿明说:
  
  “发现宝宝有‘O’形腿的迹象时,自己可以在家通过测量双膝关节之间的距离大体判断一下宝宝‘O’形腿的轻重。让宝宝坐下或平躺,让他的下肢自然并拢,踝关节的内侧(内踝)靠拢,当双膝关节可同时靠拢时则为正常。如果1岁到1岁半的幼儿双膝间距离>2.0厘米、1岁半到2岁的幼儿双膝间距>1.5厘米、2岁以上的幼儿双膝间距>1.0厘米,那么就要考虑是‘O’形腿了。你看,你的儿子现在2岁了,两个膝盖之间却能放进我的拳头。我的拳头不止1厘米吧?”
  
  
  手术?暂时没必要
  
  
  看着儿子被确认是“O”形腿,阿明愁云满布,眉头就没有解开过:“医生,那现在我儿子要怎么办?要动手术吗?”
  
  医生摇摇手,说:“这个你可以放心,不一定就要动手术。手术的风险大、痛苦也大,费用很高,不是特别严重的‘O’形腿一般不采用手术。目前有很多保守治疗方法,如下肢按摩、石膏外固定、矫形夹板外固定等,其治疗效果也各有千秋。
  
  “对于轻度的、3岁以下的患儿,父母可以选择平日在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的同时多次按摩患儿的双下肢:在膝关节周围擦一下润滑油,用一手握患肢的踝部,另一手放在畸形部位的凸侧,轻柔反复地反方向用力按压、矫正畸形。每天做2~3次,每次50遍,治疗期为1年半到2年。
  
  “石膏由于太过于沉重和不透气,不利于下肢的运动,所以不建议选择。
  
  “矫形夹板则有分量轻、透气、操作简单、利于清洗、患儿能够长期佩戴等优点,是比较推荐的。‘O’形腿的支具治疗应选择在适当的年龄,一般认为2~4岁的幼儿最合适,严重者可提前至1~2岁,因为此时期的婴幼儿骨骼发育迅速,且骨骼的柔韧性和可塑性最好。”
  
  简单动手,支具在手
  
  
  
  “不用动手术?”阿明这回终于放了一半的心了,“那这个支具矫形要怎么做?”
  
  “矫形夹板有很多种类,家长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下肢畸形的程度自行制作夹板,用料简单,价格低廉;也可以请专门的矫形或假肢厂家定做高分子材料的矫形夹板,优点是美观大方、轻便,拆卸方便,缺点是价格较为昂贵。自制的夹板和请厂家定做的高分子材料夹板,治疗效果没有很大差别,关键是要根据患儿下肢畸形的程度量体裁衣,制作一个最适合孩子下肢解剖结构的夹板,这才是最终目标。”
  
  
  
  一般来讲,适合幼儿“O”形腿矫形的家庭自制支具有两种,一种是夹板矫正法,另一种是布带捆绑矫正法。
  
  夹板矫正法:多用于单侧肢体畸形者。准备两条木质夹板或柳树皮或轻金属夹板,长度为患儿髋关节至足底长度再加1.5~2厘米,宽3.5~4.0厘米,厚1.5~2.0厘米(视木质软硬而定),两端的横断截面加工成内凹的半圆形,所有棱角打磨光滑。夹板放置于肢体的外侧,夹板与膝部间放一厚度约1.5~2.0厘米的棉垫或海绵,以保护皮肤不被夹板磨损;夹板的两端用10厘米宽的布带将夹板与肢体缠在一起,用力适当,由轻到重,定期调整布带的力量,以患儿能够耐受为度。(如图1)
  
  布带捆绑矫正法:适用于双侧畸形者。在两个内踝(骨性突起)间加一厚度约1.5~2.0厘米棉垫或海绵,在两膝部用10厘米宽的布带捆扎紧。(如图2)
  
  夹板固定或布带捆绑矫正矫治期一般为3个月,下肢畸形逐渐好转,而畸形严重或年龄较大(超过3岁)的儿童应适当延长矫治期,当矫治至膝间距

推荐访问:出马 II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peixunxindetihui/2019/0422/8923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