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怎么除根 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诱发哮喘1例

【www.zhangdahai.com--专题心得体会】

  [关键词] 雾化吸入;慢性咽炎;哮喘   [中图分类号] R76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2-146-01   
  1病例资料
  
  患者,冯庆华,女,56岁,退休,因“咽部异物感、干咳4年”入我科门诊求治,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音,心率80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咽后壁慢性充血,少许滤泡增生,会厌无新生物。抬举可,声带无充血,运动及闭合好。既往患哮喘4年多,已半年未复发,否认有药物过敏史。诊断为慢性咽炎(肥厚型),于我科治疗室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灭菌注射用水2mL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约1min患者立即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全身发麻,双肺布满湿�音,血压下降至80/60mmHg。立即予以停止雾化吸入,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上,予以吸氧、地塞米松20mg 静脉缓推;建立静脉通道用氨茶碱0.25g加入NS 250mL中ivgtt;沙丁胺醇喷雾剂喷口咽部每5min 1次,共3~4次。经过以上治疗患者面色恢复红润,呼吸困难缓解,血压恢复正常,双肺湿�音明显减少,观察2h无不适后返家。
  
  2讨论
  
  慢性咽炎是咽黏膜的慢性炎症,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喉炎从病理的角度可分为以下几种:(1)慢性单纯性咽炎(chronic simple pharyngitis):为咽部黏膜层慢性充血、黏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粘液腺肥大,分泌亢进;(2)慢性肥厚性咽炎(chronic hypertrophic pharyngitis):黏膜充血肥厚,黏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围绕咽后壁粘液腺的淋巴组织多形成颗粒状隆起,如粘液腺发生感染,则形成白点附于颗粒的顶部,咽侧索淋巴组织呈条索状增生;(3)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atrophic pharyngitis or pharyngitis sicca):多由萎缩性鼻炎蔓延所致,主要为腺体退变和黏膜萎缩[1]。在临床工作中,雾化吸入作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慢性咽炎方法,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有较为可靠的疗效,并且也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的药物种类繁多,有抗生素、中药、湿化祛痰剂等[2],我科常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加无菌注射用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较为满意。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以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伴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调节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对于易感者,这种炎症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通气受限。临床上表现为突然而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多于夜间和凌晨发作,或于运动后发作。这些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气管炎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哮喘发作时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或喉痒干咳、呼吸困难、心悸多汗、严重时烦躁、喘鸣有声、口唇青紫、面脚浮肿、不能平卧、心跳紊乱、血压下降、甚至窒息死亡。现代医学认为哮喘病是由于吸入某种过敏原、刺激性气体、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物和运动等引起的一种气道过敏性炎症疾病。我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据测算全国约有1000万以上哮喘患者[3]。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可全身给药或经气道吸入,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长期稳定的最基本的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在临床上较少见,本例中地塞米松作为激素本身就可以治疗哮喘发作,探讨哮喘发作的原因可能有:(1)患者对庆大霉素过敏,雾化时吸入的庆大霉素作为过敏原诱发了哮喘的发作;(2)患者气道的高反应性,气道对吸入的雾状药液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导致哮喘发作。
  
  3教训
  
  作为一名耳鼻喉科医师,在决定对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同时还要询问家族中有无药物过敏史,并且重点询问有无哮喘病的发作史,如果有哮喘病要慎重做雾化吸入。鉴于哮喘病人在接触过敏原后于几秒到30min内可能出现哮喘,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故雾化吸入治疗全程均应有医护人员在场观察,且治疗结束后应观察30min后再离院,以免发生意外。耳鼻喉科医护人员对过敏性哮喘及诱发的过敏性休克要保持高度警惕,在做雾化吸入的治疗室要准备常规的抢救药品,必备肾上腺素、氧气、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等抢救药品及设施。并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在第一时间用药,尽快缓解患者症状,避免不良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6-137.
  [2] 王艳,黄谦. 雾化吸入药物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4):95-98.
  [3]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9-78.
  (收稿日期:2009-09-20)

推荐访问:雾化 咽炎 吸入 诱发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zhuantixindetihui/2019/0421/8772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