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CICU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_起重工岗位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www.zhangdahai.com--国旗下演讲稿】

  [摘要] 本文从儿科CICU护士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承受的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儿科CICU护士工作的危险因素及其特殊性,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防护措施,减少危险因素对儿科CICU护士所造成的身心伤害。
  [关键词] 儿科;CICU;临床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11-02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心脏重症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主要收治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患儿,一般CICU患儿术后往往情况紧急, 病情危重, 而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早期和最密切,而作为一名儿科CICU护士,因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CICU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把健康带给患儿的同时,每天承受着很多压力,同时也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中,如生活在各种噪音中;生活在患儿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之中。各种有害因素增加了儿科CICU护理人员的潜在危险因素[2]。故本文通过对儿科CICU护士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危险因素对儿科CICU护士所造成的身心伤害。
  1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1.1 物理因素
  护士工作中有受到辐射、触电、噪声(如监护仪及各种输液输血泵报警声)振动等危害的可能。①噪声损害:CICU的噪声主要来源为医疗仪器产生的噪音,如心电监护仪及各种泵的报警声、呼吸机的运转声、振动排痰仪的振动声等,其次为工作人员的说话声、患儿的呻吟声、电话铃声、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能引起头痛、头昏、耳鸣、失眠等[3]症状。
  1.2生物因素
  儿科CICU护士在工作中要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 因此受感染的机率很高, 若不注意个人防护, 不仅造成自身伤害, 还会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4]。感染途径常见于: ①针刺伤。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目前针刺伤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有不少有关护士针刺伤的报道[5]。2003年毛秀英等对1 075 名护士的问卷调查报道护士针刺伤率为80.6%,年平均针刺伤3. 5次。在美国不同地区的五家医院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经常接触或经常被针刺伤的医护人员的HBV感染发生率比没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其他医护人员约高2倍[6] 。据报道,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传染[7]。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 丢弃用过的针头时、给患儿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患儿注射时)、针头用完盖帽时、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②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感染:为患儿吸痰、采集尿及粪便标本、更换伤口敷料及引流袋等操作时,都有感染的潜在危险。
  1.3生理、心理因素
  ①社会方面:人们对护士工作的不理解,病人自身保护意识增强,孩子生病后家长心情焦急,加上患儿恐惧而使护理难度增加,家长常迁怒于护士,还有一些家属对医院的规定及程序不理解,对疾病认识不足,产生各种抱怨心理,而护士常成为其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8];使得CICU护士对自己的工作无成就感,造成心理压力。儿科CICU护士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心理上失去平衡,产生失落感[9] 。②工作性质:CICU病房患儿病情重、家长的哭泣、悲伤,时刻牵动护士的心,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精神压力,而且危重患者的病情发展快,使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3]。CICU护士随时要把各类抢救设备、药物备于应急状态,连同身心也处于应急状态,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精力不但要集中,思维要敏捷,而且手脑同时并用地配合医生完成抢救的每一个步骤,如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观察病情,还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记录,此时CICU护士心理就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频繁的轮班,人体生物钟紊乱,护士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院内举行的各种学术会议,导致休息睡眠时间短、质量差,体力消耗大,极易导致心理疲劳,造成心理危害,发生身心疾病[10]。有研究表明, 值夜班护士比不值夜班的护士表现出更多的疲劳、焦虑、抑郁、睡眠失调以及睡眠质量差[11]。③工作强度:高水准的技术要求是儿科C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儿童生理的特殊性,如患儿血管细小,穿刺难度大,不易固定,加之患儿恐惧、哭闹和反抗,给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CICU病房实行无陪住制度,患儿的一切护理都由护士亲自完成。患儿常出现自行拔除针头或触碰针头使液体外渗等事件,无形中又增加了儿科CICU护士的劳动强度[6]。④医护患关系:临床护士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复杂。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CICU护士必须经常面对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重角色的转换,如果处理不好,易陷入人际关系紧张的困境中[12]。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儿科CICU护士不仅要与患儿随时沟通,还要付出更多的宽容和爱心[13] 。因为CICU病房实行无陪住制度,有些幼儿常常哭闹,需要安抚;年龄稍大的患儿离开了父母的陪伴,会“吵着”找父母,不配合护理工作,这时就需要CICU护士用自己的爱来安抚这些患儿。有些家长见不到自己的孩子,打电话询问病情时常常迁怒于护士,忽略了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和配合治疗、护理的义务,造成认知反差,盲目投诉,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14] 。
  1.4长期站立,低头操作,腰背部造成损伤
  儿科CICU护士因为服务对象是卧床患儿,工作中经常需要低头弯腰,迁延日久,可造成腰部慢性损伤。众多研究表明,护士是患腰背痛的高危人群,护士和辅助护士患腰背痛的危险性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5倍[15] 。
  2职业防护措施
  2.1开展培训
  让儿科CICU护士认识并了解职业危险因素对自身的危害性,加强自身保护意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2.2加强预防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①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减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最好放在锐器盒内,以免刺伤他人。不要将针头丢 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做比较危险的操作时戴手套。医用垃圾统一销毁。②当不慎发生针刺伤后,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职业暴露后立即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2.3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注意事项
  应实施屏障保护措施,即佩戴手套和口罩,遇特殊感染病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遇特殊感染病人(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有人工气道时,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以减少医院感染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6]。严格执行清洁、无菌技术和隔离制度。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熟练准确地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时间及戴手套和口罩的方法,切记摘口罩前彻底洗手。
  2.4 噪声预防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白天监护室较理想的强度是40 dB以下。噪声强度在50~60 dB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儿科CICU的护理人员应主动控制监护室的噪音,自觉保持室内安静,工作人员应加强认识,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做好仪器的保养与维修,降低持续及单调的监护声音,加强巡视,减少报警发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尽量安置在半敞开房间或加拉窗帘隔音[17]。
  2.5心理防护措施
  ①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临床护士应该熟悉工作环境,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②医院管理者应该关心护士的生活,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为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③安排医务人员每年按时体检,免费接种各种疫苗。④完善排班制度,尽量让临床护士身心放松,劳逸结合。
  2.6 建立职业病的预防机制
  合理安排工作,让工作人员按时吃饭,按时休息,预防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护士因自觉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减少腰部损伤,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3小结
  减少职业危险因素对儿科CICU护士的伤害,通过预防,让护理人员增强自身保护意识。在护理好患者的同时,也注重保护自身的健康,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患儿提供更高、更满意的健康服务,也更利于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玉兰,宋玉兰. 应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 .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8.
  [2]董波,孙晓萍,沙影丽,等.医疗服务中儿科护理人员常见不安全因素剖析与防范[J] . 吉林医学,2009,30(8):55.
  [3]郑坤.ICU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杂志,2002,37(7):522.
  [4]杨淑玲, 李亚洁, 张秀华, 等. 经血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15.
  [5]王芳.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5) : 290.
  [6]王凤海.浅谈护士的职业防护[J].农垦医学,2002;24(4):310.
  [7]路连芳,孙慧娟. 针刺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源传播疾病的预防[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 (11):506.
  [8]席朝霞,刘艳,辛芳琴,等.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9):72
  [9]张立红,吴渭虹.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本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J] . 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33-434.
  [10]俞立农,宋永浩.护士睡眠不足对急诊夜班影响及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0(4):166.
  [11]Gold DR, Rogacz S, Bock N, et al. Rotating shiftwork, sleep, and accidents related to sleep iness in hosp ital nurses[J].Am J Public Health, 1992,82:1011-10141.
  [12]王艳清,崔菊芬.实习护士执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策略[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6):32.
  [13]吴兰英,李英. 儿科病房护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J] . 实用护理杂志,2000,16 (2):64265.
  [14]刘桂华,王岩,于春. 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与对策[J].山西护理杂志,2000,14(2):62263.
  [15]杨铁花.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及预防[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2):14.
  [16]李可萍,庄英杰,问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17]张丽娜,张密英. ICU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5):56.
  (收稿日期:2009-12-24)

推荐访问:儿科 护士 防护 危险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guoqixiayanjianggao/2019/0416/7838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