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切口脂肪液化

【www.zhangdahai.com--个人工作计划】

  [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原因,处理,预防。方法:据切口渗液及愈合不同将来58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二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A组切口术后7~10 d愈合。B组切口术后无一例发生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手术;并发症;腹部;脂肪液化
  
  目前随着各种社会因素,剖腹产率逐年升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在妊娠期间体重增加的总数往往超过12.5 kg,皮下脂肪细胞体积快速增加,因而产科肥胖病人的腹部切口愈合是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0月在本院剖宫产病人中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找到更好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以便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分娩总产率11 200例,剖宫产4 592例,剖宫产率41%,发生脂肪液化58例,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7岁。
  1.2脂肪液化的诊断
  脂肪液化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本病多有以下临床表现。①多发生在术后第3~7天,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敷料有黄色渗液,挤压有淡黄色渗液并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②切口无红肿、硬结、压痛、皮下组织游离,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③渗出物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d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④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培养无细菌生长。⑤过度肥胖诉切口疼痛,缝线孔流出淡黄色渗液,体温及局部皮温正常,穿刺抽出黄色液体或彩超检查探及皮下有积液。⑥切口感染是指术后切口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1.3治疗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病人分为二组。A组患者38例,挤压切口后有少量渗液,部分愈合不良。无体温,每天芒硝外敷。初起渗液较多者,换药2次/d,然后1次/d,直到切口愈合。B组患者20例 挤压切口后有大量渗液,脂肪部分全层不愈合,及时将切口敞开,用双氧水,清洁伤口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然后用0.5%甲硝坐溶液冲洗1~2遍,次日填塞食用白糖于伤口内,不留死腔,再用蝶形胶布固定切口,3~5 d伤口换药,以免更换频繁,影响切口愈合。
  
  2结果
  
  A组病人切口术后7~10 d愈合,B组病人切口术后10~20 d愈合,无一例II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
  
  3讨论
  
  3.1剖宫产术后病人切口液化的原因
  剖宫术后病人切口液化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单方面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妇腹部脂肪层厚,弹性差,下腹部浅筋膜层脂肪较厚,血供较差。②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术中对脂肪层反复切割等刺激使脂肪组织受损,缺血,变性坏死产生较多渗液,影响愈合。③不注意保护切口,暴露时间长,过度牵拉损伤使脂肪组织氧化分解,发生液化。④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可能使脂肪组织浅表性烧伤,变性,还可使脂肪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热凝固作用而栓塞进一步影响血供。⑤缝合技术也是影响伤口愈合不可忽视的因素,如缝合太深,过密可使血运不佳而致脂肪液化,漏缝而留死腔等。⑥妊娠期贫血、水肿、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妊娠期由于血容量的增加,血液相对稀释,产妇往往有生理性贫血,贫血可致组织氧张力降低,而影响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合成,使切口愈合延迟。⑦手术后咳嗽等影响伤口愈合。
  3.2切口脂肪液化处理原则
  应根据切口渗液的多少及愈合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在无菌操作下将多余的渗液挤出,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顺利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若渗液多,切口不愈合,应及时敞开切口。局部换药,及时填塞食用白糖,再用蝶形胶布固定或二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3、3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作者认为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是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关键。①对肥胖病人慎用电刀,或先用手术刀快速切开皮下组织后,再以电刀局部电凝止血,缩短电刀与脂肪层接触时间,将电刀强度调至恰好能切割组织的范围,避免反复切割组织所造成大量脂肪组织坏死,液化。②对腹壁脂肪厚应早期处理,如术后第1天即敷芒硝,点滴脂肪乳或氨基酸等。③缝合腹膜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坏死的脂肪组织冲洗掉。④术前术后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⑤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是关键要素,缝合间隔适当,缝线松紧适应。⑥皮肤及皮下脂肪用4号丝线全层缝,减少皮下丝线排异反应。⑦术中操作精细,止血彻底,保护切口。
  
  [参考文献]
  [1]王桂芳.剖宫产术后腹壁切ISl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60.
  [2]苏明室,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3]王玉花,郭玉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8):118.
  (收稿日期:2008-11-04)

推荐访问:切口 术后 液化 脂肪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gerengongzuojihua/2019/0414/7441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