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汤剂临床疗效的因素 中药调剂对汤剂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对策

【www.zhangdahai.com--实习报告】

  【摘要】 中药汤剂以其组方灵活,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调剂是中药用于临床的重要环节,调配正确与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由于调配不当,导致服药无效或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调剂人员必须加强中药调剂配方的质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中药调剂;汤剂;疗效;对策
  
  中药调剂是指按照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的为患者调配药剂的操作技术。调剂工作不仅专业性、技术性强,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还必须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本人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有以下体会
  1 中药调剂对汤剂疗效的影响因素
  中药处方是医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配伍而成。方中药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而发挥群效。因此如果药物饮片质量不佳,审方不清、药物别名不能熟记、处方应付不准确、 配方不全或遗漏药味或剂量不准、分剂不匀,发药交待不清、服药时间不合理等,那么一张处方无论多么切病,用药多么精确,都不会发挥应有的疗效甚至会事与愿违。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药味相同,而用量不同,则治疗的疾病各不相同。方中药物皆是大黄、枳实、厚朴三药组成,大黄功能泻热通便,枳实、厚朴能下气除满。但由于方中三味药的用量不同,整个配方的格局就发生了变化,继而处方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主治病症也相应的出现了差异。以小承气汤治阴阳府实大便秘结,就重用大黄攻积泻热为主,枳实、厚朴用量小,而厚朴三物汤治气机阻滞腹胀便秘,故重用枳实、厚朴行气消胀,辅以大黄通积。
  2 应对措施
  2.1 严把饮片质量关
  古代中医既为医家又懂药学,目前医与药分家,医师并不知道药品的质量好坏,若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贻误病情。因此,调剂人员要严把质量,凡质量不合格饮片一律不能上斗。中药大部分是天然植物和动物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油脂、水分等,极易发生霉变、生虫、泛油等现象。如菊花极易吸潮变色,柏子仁、薏苡仁、九香虫等极易生虫,当归极易走油等。因此,药斗内的药物要做到推陈出新,勤看、勤整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清斗,塞出残积的泥沙、碎药,新药在底,陈药在面,不能以新压陈,否则陈药压在斗底时间过长,就会发霉、虫蛀、变质。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停止发药。发现混用药品如用槲寄生代替桑寄生,用北五味代替南五味混用等应立即纠正。
  2.2 认真审核处方
  审方系指药房调剂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①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的日期、医师签字是否清楚等。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如麻黄、细辛、大黄等,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存在。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生熟地即指生地和熟地,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共同协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若有缺药应及时告知医师。
  2.3 熟记药物别名和处方应付
  调剂人员除掌握中药的正名外,还应掌握处方常用名。医师和药师之间都应遵守中国药典或当地省炮制规范中正确的处方应付和一药多名,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最大限度的发挥疗效。处方常用名包括别名、处方全名及并开药名等。如太子参别名为童参、孩儿参,元胡别名为玄胡索、延胡索、玄胡等。写白术、炒白术、麸炒白术均应付麸炒白术;写苏子、苍耳子、麦芽、山楂等应付炒制品;远志、百部应付蜜炙品;元胡、香附等应付醋制品;写生白术,应付白术;开“二冬”应付天冬和麦冬;开“知柏”应付知母和黄柏等。中药讲究道地药材,如有患者处方中注明取怀牛膝、广地龙、杭菊、台乌就应给付相应的道地药材饮片,而不能够以其他产地药物代替。
  2.4 认真调配,准确称量
  中药调配是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调配人员应严格按处方要求调配,味数、剂量应准确无误。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调配室的工作台和称量器具及用具等应整齐清洁。中药组方是医师根据病情辩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组合而成的,若称量不准,将会改变原方的君臣地位,功效也就相去甚远[1]。如红花小剂量可生血,中剂量可活血,大剂量可破血。肉桂小剂量有引火归原的作用,大剂量则有补肾阳,散寒止痛之功能。 某些毒性中药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2],如马钱子、生半夏等,用量不足影响疗效,用量过大,极易中毒。因此,中药调剂人员配药要称准分匀,可用减重法,即一次称取单味药的总重量,然后分次减重。按规定,一般称量误差不超过±5%,剧毒、细料误差不超过±1%。
  2.5 复核校对
  复核是调剂工作中最重要的把关环节。处方调配完毕应由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年资药师按处方要求逐项复核,发现错味、漏味、重味有误,药物分量不正确、或该岛未捣,须临时炮制而未炮制,需先煎、包煎、后下、另服、冲服、烊化、兑服的饮片没单包和注明,毒药量超剂量,调配者没签字等应及时纠正。经核对无误,复核人员签字后方可发药。
  2.6 发药交待
  发药交待是调剂工作的最后一环,对患者能否正确用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药时应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剂数,耐心细致的交待煎煮时使用器具、浸泡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以及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煎煮方法、服用方法、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如煎药用具以砂锅或不锈钢制品为宜。以花、茎、全草类为主的药剂以浸泡20~30 min为宜,以根、根茎、果实、种子为主的药剂可浸泡60 min。加水量一般为药材重量的5~10倍。煎煮次应为2~3次为佳。包煎是将药物包裹于原色稀棉布布袋中进行煎煮。烊化是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溶化,再倒入已煎好的药液中和匀内服。如阿胶、龟板胶等。煎煮时应以大火先烧开,再以小火煎煮20~30 min,第二次煎煮可为开锅后再煎15~20 min。汤剂内服一般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为宜。服药时间一般在饭后30~60 min,但补益药以早晚空腹服为宜,易于吸收。消食药宜饭后服以助消化;镇静安神要宜睡前服药;咽部疾患,宜多次频饮,缓缓咽下;呕吐患者,宜少量多次服用;肠道疾患及寄生虫病须在饭前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须同时服用中西药的患者,最好能间隔1 h分别服用。服用人参忌食白萝卜,服用荆芥忌食蟹等。使患者完全明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中药调剂是一项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医疗工作中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准确的诊断和辩证施治,最终必须有高质量的调剂来实现预期的临床疗效。作为一名调剂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仔细认真的态度,充分认识调剂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把握好各环节,不断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调剂工作,履行科学的技术操作规程,才能确保调剂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高松,李欣海,高明.当前中药饮片市场现状与分析.中医药学刊,2005,23(1):165.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中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1.

推荐访问:汤剂 疗效 对策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shixibaogao/2019/0413/7388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