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选课策略问题 [刍议大学生管理问题分析及策略]

【www.zhangdahai.com--学生作文作业】

  【摘要】大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管理规律,调整现行的管理体制。寻求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管理效能,从而确保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学生管理;理解;策略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管理队伍薄弱问题
  由于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者数量不足。作为基本队伍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备在不少高职院校中数量不足,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200个学生配一名辅导员的要求,而且专职人员甚少。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经验有待积累。管理者应当精力充沛,面对学生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状况能细致而果断的处理。辅导员相对年轻化,大多是刚跨出校门的新教师,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则、经验、能力等方面还有一个积累提高的过程。
  2.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不良现象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1)大学生尚未完全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感到茫然无措,无所适从,社会一些腐败现象以及拜金主义不可避免会对经济上尚未独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上尚未成熟的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
  (2)网络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在给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比如色情、暴力等。现在很多当代大学生不看报纸、电视,甚至不学习,主要时间用在上网聊天、玩游戏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离开的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一方面,网络具有传播信息量大、快的特点,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带有很强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如果管理不好,虚假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信息就可能乘虚而入,对广大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3.独生子女比例偏高问题
  现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有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等优点,但弱点也很突出。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自我控制力较差,心理素质较脆弱,任性,一旦不如意就会发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或是疏远集体,陷于孤独,或是打击报复他人,严重的可能走上犯罪或自杀的道路。这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4.贫困学生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10%左右。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转化为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障碍,都影响到学业的顺利完成。尽管国家构筑了多元化帮扶体系,让他们放下“经济包袱”。但由家庭贫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生活、学习、学生中消费水平的贫富差异、就业的压力,这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与心理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的思想问题有时会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而心理障碍和疾病又会加剧思想问题。大学阶段的青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和思想发展变化时期,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很多学生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良反应,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笔者认为大学生中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多为四类人:独生子女、家庭贫困、性格内向、家庭不和睦的学生。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提高生活质量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
  二、解决大学生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尊重和关心学生
  (1)关注他人的心态变化、情感起伏和言行倾向
  要找准关心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帮人所需、解人所惑、救人所危、排人所难。否则,便很难帮到正地方、关心到点子上,自然也不会关心出好的效果来。
  (2)关心应当是全方位的,即体现方方面面
  教育对象学习中的困难、工作中的失误、生活中的苦恼、家庭的变故、人际关系上的摩擦、健康上的不幸、思想上的苦闷、经济上的纠纷等等,都在实施关心的范围之内。
  (3)关心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可以从物质上去关心,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排解,还可以从精神上去鼓励。其中,思想排解和精神鼓励要特别注重语言工具的运用。古人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规劝、疏导,都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感染力,要亲切、直率,防止言不及义、言不由衷和言过其实。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都是为理解、帮助学生服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成效地实施管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至于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实施,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不能简单化、模式化,不能搞一刀切。
  2.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心理沟通是指人与人间通过相互接触交流,使相互之间互通信息互换内心的观念、观点、想法,达到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心理相融的目的。那么,对于我们大学生管理者来说,应该如何利用心理沟通对学生加深理解,进而对其加以帮助呢?
  (1)摆正位置,明确心理沟通中的主客体关系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管理的成效,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效。学生管理工作虽说是职能部门的工作,但大量的、具体的工作必须通过辅导员来实施和体现。而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双重性,既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进行“传道”和“解惑”,予以引导、教育。因此,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处于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客体,需要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接受管理。师生之间明确了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那么,在进行心理沟通时辅导员就必须起主导作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专业。
  (2)宽容待人,在沟通中求得相互信任
  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建立在相互平等基础上的。笔者认为师生进行心理沟通时,要理解对方,要有宽容之心,把学生当朋友,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凌驾于学生之上,咄咄逼人。辅导员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和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畅谈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我们主动去关心爱护学生,用老师的智慧,爱的温暖,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使他们与老师心与心相撞,情与情交融,在老师身上感到一种“亲和力”,他们的心里话才愿意向老师倾吐,并从中得到“解惑”,这样的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3)现身说法,注意捕捉心理沟通的最佳时机
  师生双方都希望有一个共同的语言环境或在最佳情绪时进行心理沟通。但在实际沟通时,由于时机和每个学生认识问题和理解水平的高低不同,有的学生只能机械地回答老师的问话,达不到心理沟通的效果。这时老师首先要留心捕捉学生的兴趣爱好,以“热点”较高的、与自己事业追求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话题作为“引发点”、“切入点”。其次,在进入主题后,要主动采用“现身说法”,以己之身,及人之身,坦诚地托出自己与对方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以及认识提高的过程,以形成双方心理沟通的“共振波”。
  (4)情深话实,在沟通中明辨是非
  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首先要符合人情,俗话说“通情达理”,在一定意义上讲“通情”是“达理”的前提,“达理”则是“通情”所要产生的效果。在沟通中双方的看法、观点并非都是一致的,有时会出现不同甚至相悖的意见,这要求老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沟通的对象要有真挚的情感和耐心,但这要与迁就学生严格区别开来。在谈话的语气和内容上,要注意利用对方富有的情感的心理特点,选择那些能牵动人心,富有感召力的说理内容和说服手段,用一些形象具体、生动感人的事实和语言激起对方的感受,切忌用大话、空话、套话去进行简单的说教,待对方思想情绪稳定之后,让其认识自己行为上的过失,明辨是非。这样的沟通不仅可提高学生自辨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控力,启发了他们的自省力。
  (5)正确实施批评,在沟通中化解矛盾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学生是管理者的工作对象,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矛盾,认识矛盾和处理矛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管理者就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即一分为二的方法来观察学生,分析学生,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实施批评时,可能会因某件事或某种批评方法造成师生间、学生间的思想隔阂,导致对方产生拒纳情绪,甚至出现公开“对抗”或“回避”等消极态度。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管理者批评方法不当,或是事情的原委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刺伤了对方的“自尊心”;二是因对方一时认识不到,认为老师跟自己过不去,而导致行为上的违规。此时,管理者应该弄清楚事情的前后经过,分析原因,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如属前者,管理者应在沟通中主动作自我批评,表明诚意,这样既可求得对方的理解,还能体现出知错改错的品德;如属后者,管理者应以自己鲜明的观点去热忱帮助学生,层层分析,因势利导,逐渐消除逆反心理。心理沟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时会出现反复,对一二次沟通没有化解的矛盾,不能操之过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从关心爱护对方的动机出发,不厌其烦地寻找沟通突破口,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化解不了的矛盾。双方一旦达成共识,学生就能把管理内容深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和健康成长。
  三、寓理解与帮助于学生自我管理之中
  在实施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大学生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在管理中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甚至有时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对于这些,我们广大学生管理人员要站在科学的角度上看问题,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不仅仅是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才去理解、帮助和指导,而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对学生持有一种理解的态度,这样才能对他们做出适宜的帮助和指导,才能达到既锻炼了学生,又避免了失误,真正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能。具体来说,管理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指导学生明确方向,帮助他们制定计划和制度
  指导学生自我管理,要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研究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和口号,制定相应的制度,要从培养人才的高度看问题。
  2.要培养一支热心工作、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骨干,在各项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表率与核心作用。学生干部约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是管理者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他们与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要使他们一方面能认真贯彻学校的要求,另一方面能正确反映同学的呼声,积极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
  3.要善于总结,加强对自我管理活动开展后的认识
  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后,往往容易沉浸于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恼中,冷静下来进行反思的时候很少。基于此,管理者就应当及时引导他们总结,注重加强“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样指导过程才能全面,也才能使自我管理的深化有一个好的起点。如果忽视这一环节,要么使学生冒进或不思进取,要么使学生沉溺于失败的迷惘中不能自拔,从而影响自我管理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九龙.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江苏高教,2005
  [2]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杨振斌.《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曾仕强.《人性管理》.东方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刍议 策略 大学生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xueshengzuowenzuoye/2019/0316/1621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