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我国唯一的传染病学科女院士】李兰娟没被拿下

【www.zhangdahai.com--自我评价】

  柔和的微笑,浅淡的妆容,得体的职业套装,这就是李兰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文雅娟秀,恰如其名。只有看她的眼睛,才可以感受到那坚定而执著的光芒。   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国内唯一的
  传染病学科院士
  李兰娟教授从小家境困难,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都是靠助学金来完成学业的,所以她一直特别珍惜学习机会,格外刻苦勤奋,成绩也非常优秀。李兰娟说:“在别人的印象里,我是一个做事特别认真的人,我觉得,只有认真,才能把事做好;更重要的是,人得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正是这种认真和执著,使我能在传染病学术领域不断地创新探索。”
  李兰娟领导的课题组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攻克了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这一国际性难题,中间历经10年的艰辛磨砺,真可称得上是“十年磨一剑”。
  1986年,李兰娟申请了青年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展开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人工肝作为一项新技术,当时国内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不少人对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这一新方法的前途表示怀疑,但李兰娟深信:只要攻克治疗中的几个技术难点,还是有成功可能的。就这样,她带着必胜的信念做了一段时间,却因重型肝炎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有的课题组成员没有了信心,李兰娟只好另外找人:谁愿意,跟着我做!
  在当时的1990年,国内的不少专家也普遍认为这个项目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但李兰娟带领课题组还是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并在临床上成功救治了几例重型肝炎患者;由此,她的信心更坚定了;一直到1996年,她的课题组做到45例时,明显的疗效标志了人工肝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成功,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确切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至78.9%,慢重肝病治愈好转率从15.4%上升到43.4%,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由此,她也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然而,对这样一个独创的人工肝技术,李兰娟却没有申请专利。“我是一名医生,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就地治疗才会有更大的生存希望。”李兰娟说,“所以我们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人工肝技术,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为此,我们成立了省人工肝中心及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举办了13期国家级人工肝成果推广学习班,主办了第一、二、三、四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会议,主持了人工肝技术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并颁布实施,还主编了国内首部《人工肝脏》专著。到目前为止,已有英、美、德、日等国家及香港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600多名专家、教授前来参观或进修,使人工肝技术更好地造福于患者。”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一位接受移植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肝功能衰竭,黄疸迅速上升,生命危在旦夕。在接到要求会诊的电话时,李兰娟正远在舟山海岛出差,她立即决定带领人工肝治疗组火速进京,为患者做了4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在成绩面前,李兰娟仍在不断创新,一步步地超越自我。她说:“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超越自我的钻劲儿。”非生物人工肝技术取得成功后,李兰娟和科研小组并没有停步,为使人工肝更接近肝脏功能,他们对生物人工肝细胞源和混合型人工肝进行一系列深入研究,并获国家“863”和“十五攻关”课题资助。她和她的团队承担和完成了国家“973”、“863”、“十五攻关”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殊荣。
  李兰娟还应用新兴的生命科学――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生态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防治进行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表现为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减少,肠杆菌科细菌等有害菌显著增加;率先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理论;提出了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重型肝炎的新思路;还首次在浙江省获得了正常人群肠道菌群值的数据,为微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她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填补了微生态学在慢性重型肝炎疾病领域基础研究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5年,李兰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传染病学科的院士。当同事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时,她却显得非常平静淡然。她说:当选为院士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加强基层卫生网底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兰娟在今年“两会”期间和记者谈到,“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提高人民医疗保障水平,实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目标。《报告》充分体现了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决心,强化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谐发展的国家意志。”李兰娟院士说,“作为一名卫生科技战线的政协委员,我深受鼓舞。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我为实现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而努力。多年的卫生工作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由社区责任医生队伍组成的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李兰娟院士介绍,在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社区示范项目中她发现,四川省凉山自治州布拖县1万人艾滋病基线调查感染率高达8.61%,同时发现丙肝感染率为8.85%,梅毒阳性率为4.41%,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艾滋病感染率甚至高于非洲的平均感染水平,而非洲某些地区由于艾滋病的感染人均期望寿命大大降低。李兰娟院士说,布拖的艾滋病高感染率除了性乱、吸毒等不良习惯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共卫生的“网底”破损、基层卫生队伍不全。要想控制该地区的艾滋病流行,一个亟需解决的任务就是基层医务人员的编制和待遇问题。
  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纲要指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每千人口全科医生达到0.2人。”面对这个数据,李兰娟院士告诉记者,这样的人员配置达不到网底建设要求,势必会影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国家新医改要求,基层卫生服务网底队伍要承担三大类9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她以浙江省为例,给记者列出了几个数据:“根据浙江省社区工作经验和已出台的文件政策,每千人口至少要设1.5名基层医务人员事业编制,包括0.6名全科医生(社区责任医生)、0.6名全科护士(社区责任护士)、0.3名其他医技和管理人员,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还要适当增加,设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另加每床0.7个事业编制,才能基本满足基层卫生工作的需求。”
  考虑到纲要有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李兰娟院士建议:相关部门应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事业编制人数,每一千常住人口应不小于1.5人,并落实这支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的基本待遇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让大中专毕业生安心社区工作,让他们成为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主力军,才能使基层卫生社区“网底”得以加强,体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以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落实中央、国务院“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使人人得到健康保健服务目标得以实现。
  以卫生信息化助推医改服务健康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最后一年,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同志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要突出强基层,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医改的“四梁八柱”的唯一一个技术支柱,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需求尤为迫切。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中心、远程诊疗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保障。
  李兰娟院士说,卫生信息化发展机遇与问题并存:新医改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空前的机遇,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27个亿用于基层卫生信息化,今年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为全国70%以上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大力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在中央财政大力投入下,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中西部地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势头十分迅猛,发展日新月异。
  李兰娟院士还告诉记者,在卫生信息化工作得到重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中央财政的投入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是缺乏对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持;二是随着地方政府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由各地投入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缺乏标准和规范予以管理和统一;三是国家已经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取得的卫生信息化关键技术成果需要大力推广和应用。李兰娟院士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把握好时机,大力推广顶层设计的卫生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她建议――
  第一、加大投入、合理使用,大力支持卫生信息化发展。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形成惠及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是一项民生工程,将形成巨大的社会效益,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更应该合理利用。除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投入外,东南沿海地区也应参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标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基层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投入。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实现卫生信息化经费的合理利用:一是财政设立专项的方式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投入,如: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数据中心为枢纽,一卡通为纽带,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以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为特色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体现卫生服务公平性。二是将每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5元中安排3~5元用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维护。三是政府引导,医院出资,开展公立医院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建设,来确保东西部地区共同进步,逐步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全覆盖,从而真正实现人人有电子健康档案,人人有家庭医生,到医院就医的患者,人人都有电子病历,人人享有社保(农保)“一卡通”,人人得到健康保健服务。
  第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卫生信息化建设涉及范围广、内容涵盖多、技术含量高、工作难度大,整个过程人、财、物的投入相当巨大,需要基层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各地投入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也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会形成新的信息孤岛,造成资源的浪费。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务必要顶层设计,规范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持卫生信息化标准的发布来规范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文件统筹规划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则可以根据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的差距来分步实施,逐步实现。
   第三、依托现有科技成果,鼓励推广实施应用。对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如:“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项目已经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成果,这些成果既是项目的成果,更是国家的成果,应大力支持推广应用,避免因为科研项目重复投入,而造成浪费和形成新的信息孤岛。依托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学动力和技术支持,促进医疗卫生现代服务业发展。
   最后,李兰娟院士衷心希望有关部门合理利用政府投入,大力推广现有成果,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使卫生信息化技术真正起到助推医改、服务健康的技术支撑作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早日实现。
  
  专家简介
  李兰娟,女,1947年出生,浙江杭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建立了我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引领我国人工肝研究发展的方向;首次揭示重型肝炎患者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主编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承担国家“863”、“973”、“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授权专利15项。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211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浙江省科协主席、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

推荐访问:传染病 院士 学科 我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ziwopingjia/2019/0420/8404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