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二、三线市场上的成败逻辑]心态决定成败的名言

【www.zhangdahai.com--村官个人工作总结】

  在二、三线市场运作中,有三个让企业老总头疼的问题:   1.销售区域越来越多,越来越散,总部很难影响销区,这是个“谁是火车头”的问题。   2.人越来越多,部门越来越复杂,销区还感到不满意,这是个“营销运作方式”的问题。
  3.要做一线城市,又要二、三线市场,大多情况下,两头都顾不上,这是“业务平滑过渡、寻找跳板”的问题。
  本文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希望找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二、三线市场的运作中,基本的“逻辑”是什么。
  
  【第一难题】总部影响力如何放大
  
  现象:总部好像冬天的太阳,温暖不到二、三线市场!
  距离总部遥远、客户分散、单位产出低。除了少数企业外,大多无力在常规媒体上做广告宣传,无力在广阔二、三线地区树立形象。
  在这些市场,竞争首先表现在优秀经销商资源的争夺上。随着竞争加剧,经销商对企业的期待越来越高。总部的影响力越大,企业就容易能找到合适的伙伴,启动市场也快。因此,如何在二、三线次城市建立与提高总部影响力,对中小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驻点部队与流动部队
  大多企业沿用的是传统的“驻点部队”的套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优秀公司十几年前就逐步放弃“驻点部队”的做法。在他们看来,驻点人员(如城市经理、客户经理)天天与客户在一起,并不是什么好事。
  常驻销区究竟能给市场创造什么价值,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让一个驻点员(如城市经理)常驻在一陌生的城市,负责该区域所有事情(从市场开拓到售后服务)是不现实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什么都负责,什么都负责不了”。
  驻点人员长期在外,增加开支,无法管理,也增加腐败机会。
  于是,企业就有了这样的思路,将驻点人数减少,把富余的人(开始多半是销区淘汰的人)建立一种流动化队伍,经过短期训练,带一个明确的目标,倾公司之力服务于一个销区。
  慢慢地,企业与销区从这支队伍中尝到甜头,不断投入与打造这支队伍。个别企业甚至借用军事术语,要求它“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挥之即退”。
  这支队伍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称呼,有的称为“市场突击队”、“市场服务队”,再或“路演团”。
  
  案例1:悍马万里行:路演也能成为战略工具?
  国内某沙发巨头销售额30多个亿(其中40%内销),专卖店约1300多家。除100多家自营店在一类城市外,加盟店多分布在二、三线城市。
  一般家具企业的套路可总结为:明星代言、央视广告、参加展会、经销商高返点……该巨头除“相当地”重视展会外,他们在启动市场、协助经销商方面,走了一条很另类的路。
  他们有一支车队,严格讲是一支业内著名的路演队。该队伍由6辆加长悍马车组成,路演人员若干(配有现场主持人),常年在全国各地巡回做“市场冲击”,主题活动称“悍马万里行”。而且推广项目菜单化,诸如开业、店庆、节假日、消费者促销、经销商自主活动等等。
  现在“悍马万里行”已成为总部协助各地经销商(二、三线市场为主)做市场推广的“战略武器”。
  通常,悍马车队所到之处,总能看到争相与之合影的年轻人,看到路演队所参加每次活动……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这还不是重点!仔细观察,你会注意到这支流动的队伍其实是按极其严格的标准作业的。他们预先设定好路演线路、邀请什么人上车,绕城市什么路走多少圈,一周之前谁与交警联系,路演的下一站会在什么地方,配套宣传的标准文字稿,活动如何评估,经销商与厂家间的费用承担比例……
  通常,经销商需要提前准备并申请,才能得到总部批准。
  不少沙发品牌看到了“悍马万里行”的威力,也进行模仿。不就是几辆汽车吗!你买加长悍马,我就买加长林肯;你冲击一次,我就冲击两次。
  然而,在我看来,将“路演”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武器只有这家沙发企业。销售运作系统的模仿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悍马路演、流动队伍、远程冲击、战略工具……总部对二、三线市场的影响力就这样通过“战略武器”实现了。
  
  案例2:开店小组:流动的教练团
  Z橱柜近几年发展迅速,年增长率在60%70%以上,成为行业一匹黑马。
  行业对Z品牌有不少议论,探究它为何能发展这么快。大家议论的结果是:他们套餐多,敢低价做活动;他们销售员多,年轻收入高,有干劲;他们的经销商找的好;他们老板金三角,很团结,不分家……
  其实,这些并不是核心。核心是Z找到了一支快速启动市场、让能外行的经销商迅速跨入橱柜销售的战略武器――几支流动的开店小组。
  通常,在专卖店开业的前两周,该小组就悄悄进驻该市场。小组成员并都不是技术全面、阅历丰富、富有创意的营销高人,而是一些普通的年轻人。但他们管理严格,分工严明:有负责跑小区的,有负责导购员招聘与培训的,有负责跑设计师的,有负责在店面监督施工队的,有负责广告制作、开业策划的……这些人按开业倒计时,带领经销商做好筹备;而且,每天开会总结,每天都向总部汇报。
  这么多人在一个县城折腾两个星期,会对这个市场有怎样的影响――Z橱柜的新店开业时,总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在一些区域市场,他们开业一周的订单量,甚至是某个优秀同行的半年订单;Z橱柜家喻户晓,经销商很快就能进入良好的销售状态,还快速成为当地装饰业的“人物”。
  而大多品牌店,开业前一日,总部派出一位领导致辞、送一花篮祝贺。可见,不同品牌橱柜专卖店的差别,一目了然。
  总部一个电话,这家的开店小组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通过他们的快速辅导,让新经销商快速进入状态,安全度过“开业半年危险期”。事实上,这曾经是个行业性难题――在橱柜行业,产品销售过程长而且复杂(需要提前量尺寸、上门安装等过程),导致尽管毛利高,但新手不敢入行。谁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谁才可能在下一轮洗牌中胜出。
  大多企业有“十项全能”的销售人员,很少企业有一支步调一致的销售队伍。要销售大侠,还是要销售机器,你来选择。
  
  小结:它究竟是不是战略问题
  以上两案例是围绕“流”的角度思考,在二、三线市场的环境下,总部如何发挥火车头价值有所作为。
  构成“总部影响力”要素有三个:源头、管道、受众。源头有活力与持续更新,管道流通不堵,受众要集聚,这才会生成影响力。它是主动经营的结果。甚至,总部的影响力与企业实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华日家具的老董事长讲过一句话,至今我记忆犹新。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一种套路持续打下去。毛泽东为什么了不起?当时别人把游击战争当成战术问题,而他把游击战争当着战略问题!这就是高度与差异。
  
  【第二难题】营销中心,作坊再多也是作坊!
  
  现象:人再多,还不够用;钱再多,仍不够花。
  随着二、三线市场工作的深入,客户的开拓量增加,客户服务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只有增加队伍编制,才能满足以上需求。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思维。
  于是,本着工作就近化的逻辑,不少企业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一切似乎完美无缺。
  然而,你又能看到:尽管销售增加了、份额提升了,但因为人太多,销售费用蚕食了大量利润。与一线市场相比,二、三线市场的提价空间很小,因此,必须提高运作效率的方法,否则仅“工资”与“车旅费”两项就让利润告急。
  控制成本,增量不增人,这是大企业进入二、三线市场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以“二、三线市场”为战略的企业,经过长期探索,都能找出了一套提高销售效率的方法。
  
  案例:招商就是谈判,一个人就够了。
  这几年,L品牌的营销老总变动频繁。前三任老总均是业内赫赫有名的营销专家,能歌善舞、能写能讲。现任老总M,貌不惊人、不善言辞,他还没有销售经验。两年前,L的营销中心再次爆发业务骨干集体出走,因为M系老板姻亲,所以被临危受命而管理该部门。
  外界普遍都没看好他。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一没有增加关键人员,二没有启动惊人项目,只是对部门稍做调整,当年就取得销售、加盟大幅增值的好成绩。
  这类产品应该这样卖,不应该那样卖。M总没有这样的概念,他更多地用车间主任的眼光看待销售,却常有惊人之举。
  我将他的系列做法总结为三招。这三招,招招见血,招招直指当今销售管理的弊病。
  第一招:打破区域封锁,准客户一律上交;第二招:招商围绕谈判,全厂只有一张嘴去谈判;第三招:销售就是车间,通透流畅。
  与所有企业一样,L品牌以前也用“区域管理”的方法,区域经理负责区域里的所有事,从开发客户到售后服务,甚至经销商家的婚丧嫁娶都要介入张罗。
  从个人综合素质上来看,越忙的区域经理,客情越好,个人能力越强。但从企业角度看,越忙的经理,区域越没有产出,因而就越容易流失。L品牌的提成与其产出(新加盟数,经销商打款额)挂钩。
  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公式:区域管理=吃不饱+忙杂事=没钱拿。
  分管区域越大,个人能力越强,就越没钱拿。
  以下是笔者与M总沟通的部分摘录,即可清楚地看出其真实做法。
  其实,我(M总)就把加盟部看成是招商车间。既然大家都是车间,招商车间与生产车间就应该一样,步调一致,都是车间主任的一局棋,所有人都是操作工。
  招商车间的原料就是准客户,原材料经过各道工序处理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当地开店。
  由于骨干都跳槽了,剩下的队伍中能谈判只有小张一个人。我先稳住他,让他只负责谈判,他就是招商车间的“谈判工”,全车间只有他这一张嘴谈客户 。
  生产车间有两不:不串岗,不代岗。这里也一样!
  我不许谈判工做别的事,避免他分心,也避免推脱责任。但是,我在“谈判工”前端设了一岗,类似秘书,我称为调度。陈调度的工作很重要,帮小张做预约、做时间规划、出差订酒店机票、报销、合同、精简各商家情况、谈判要点、还写工作日志……她看上去是个保姆,其实也是小张的领导。因为没有陈调度,小张什么都做不了。
  既然是车间,其余的人,只有工序不同,大家都是操作工。你可以认为所有人都为谈判工小张服务,但也可理解成小张为所有人服务。
  这个部门的总费用并没有增多,当然,小张天天在外漂,他的费用最高,这是正常的。小张是不是很忙?也还好呀!我看他也不是太忙,按部就班,井井有条,所有事都是人家陈调给他安排好了。今年,我们要开80家店,谈判成功率在30%。准客户从哪里来?这些是陈调的上游工序带来的……
  
  小结:销售队伍需要流程化
  在很多营销专家看来,销售的实现从本质归咎于两方面原因:产品(或服务)好;销售员好。在这种逻辑下,企业要么加强新功能开发,要么增加合格的销售人员的数量和比例。但这些做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也有很多人喜欢讨论“销售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我不知道这些讨论对销售实践有什么实质意义。在二、三线市场的拓展上,营销总监们最缺少的是流程概念。
  很少人能意识到,营销部与生产部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一系列工序组成的。因此,从理论上讲,生产管理的各种理论(如精益管理)与工具,同样也适用于销售管理。
  一个销售员就好比一个作坊。作坊之间的效率固然有差异,作坊群体的改进固然有空间,但是,这些改进与销售费用的激增相比微不足道。因为,作坊再多还是作坊,营销中心要的是一条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
  这就需要打破每个作坊的围墙,导入工序流程,在“流水线”这样的高度来理解销售与效率――生产方面的改造早在工业革命时就完成了!
  
  【第三难题】让优势飞:搭建下乡跳板
  
  现象:壮士断腕方显企业家气魄?
  很多人都曾经感慨:擅长做出口的,大多做不好内销;擅长做北、上、广的,大多做不好中小城市;擅长做城市的,大多做不了乡镇。当然例外的也有,只不过是凤毛麟角而已。
  不重视?没有钱?没有人?当然不是!
  真正的问题,出在了从这一类市场向那一类市场的过渡环节,企业没能搭建好跳板。
  市场上每天都在演绎这样的故事。
  某企业在某一类市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在没有合适的过渡方式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另起炉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充分显示了“企业家特有的气魄”。不过,稍做尝试后,发现难度比想象的要大得多,雪上加霜的是,原来的市场里份额急剧萎缩。最后,企业面临空前危机,企业家壮士断臂,再次显示了“企业家应有的气魄”。
  当年,毛主席把这些人形容成“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撤退中的逃跑主义”。
  事实上,无论市场如何划分,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律并没有变化。
  现在,人们强调个性,但更容易忽视共性的存在。
  共性在什么地方呢?
  翻下科特勒的书,很容易找到下面的问题:这一市场上有哪些需求未被满足?你想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你们的传统优势在什么地方?这种优势能延续到新市场吗?你们将如何保持这类优势?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市场下沉的问题,本质不过是企业的自有优势的延展问题。
  
  案例1:可口可乐下乡前靠什么“过渡”
  《销售与市场》的大多读者都了解可口可乐的101项目。该项目大概在15年前启动,可口可乐总部协助各地装瓶厂(bottler)把边远、乡镇的经销商改造成合作伙伴,希望能实施可口可乐在中心城市一样的市场标准。
  通过该项目,可口可乐进入县城,深入乡镇;通过该项目,可口可乐又换了一种方式(中心101,部分送货环节业务外包)重新进城,更有效率地保证中心城市业务。
  101项目的研究者很多,得出的结论很多,这里不再重复。本人有幸参与此项目,除了解运作细节之外,对高层推行101项目的思维方式也作了一些概括,简单总结如下:
  1.项目小组:
  可口可乐其实是一台高速运转的销售机器,为了不影响这台机器的正常运作,大凡涉及创新的活动,均以项目名义,组建一个项目小组,选择地区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成员多来自可口可乐或太古饮料本营(Swire Beverages)的全职人员,尽量不要或少用大陆本地人。我身为大陆本地人,记得当时对此很不理解,甚至不满。
  现在自己也在经营项目,才体会到高层的用心良苦。对于决定公司前途的大项目,差旅费是微不足道的。通用性是项目能否推广的前提,本地人过多介入,项目灵活性好了,往往难以控制,大范围推广的通用性就差了。
  2.试点市场:
  瓶装厂的核心人员,并不是很信任这些上面来的项目人员,会故意将一些“差的市场”让其做试点,项目经理对此也心知肚明。当项目小组进驻之后,项目基本在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项目经理作为“总顾问”参与销售运作,各方人员全力“配合”。项目经理会定期以项目简报上报总部与装瓶厂。
  3.关键指标:
  太古饮料作为可口可乐的全球合作伙伴,长期以来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立的市场运作方式与标准。所有的项目均会置于财务指标与市场关键指标的评价体系上,评估项目是否成功与是否有推广价值。
  4.稳步推进:
  一旦其宣布项目成功之后,会以试点市场为培训基地,安排潜在的合作伙伴起来参观,分批培训当地安装工(项目人员),四处“安装”这个项目。
  如此这般,可口可乐在推行101项目时,坚持了其一贯的思维模式:选择样本市场,建立项目小组,严格试点,取得成功后,培训当地人推广。
  市场运作标准是可口可乐的核心优势。将标准由中心城市“过渡”到其他地区,他们的工具是“项目运作”。
  
  案例2:博洛尼下乡的背后
  有家装经验或对家装业熟悉的人,很少有不知道北京的博洛尼及其老板蔡明的。博洛尼以简约风格、意大利的流行趋势、德国的施工现场管理、当然以价高而出名。
  博洛尼的客户都很高端!
  不过,博洛尼已逐步进入县城。
  细心的读者在江苏与浙江的不少小县城,也能看到博洛尼的小黑楼(标志性建筑风格)。做高端的博洛尼为什么要走下来?是不是其策略变化了?
  不是!
  仔细分析就会明白,买别墅的人们到县城了!所以博洛尼也跟着到县城了!
  据说,在江苏镇江博洛尼曾天价签下一家厨房,价值近百万元,而普通橱柜也就一万元多点。
  橱柜与装修过程非常复杂,业主与设计单位需要多次沟通。别墅的消费者在大城市接触过博洛尼,印象深刻了,感觉自身的品位也提高了。他们买完别墅,对上门来找业务的当地设计公司不屑一顾,直奔博洛尼。
  可见,博洛尼的定位没有变,设计品位没有变,项目施工没有变。它不过是随着高端消费者,从一线进入了二、三线市场。
  
  案例3:葡萄酒在皖北实现红色割据
  我国葡萄酒市场格局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字:高度集中。前四强占了行业60%以上的份额。
  作为吉林的一家中等规模的葡萄酒公司C,面临重重难题:招商难,推广难,进店难。可是,C品牌在安徽皖北地区却一枝独秀,经过多年经营,竟然形成了一个以淮南为中心的红色根据地,与其大本营的销量相似。有一年,C公司甚至把全国经销商工作会议放在此处召开。
  C品牌是怎样在皖北找到自己优势的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C品牌找到了淮南一家有实力的经销商,站稳了脚,然后做了奇怪的决定:在该经销商处设立了自己的中心仓库。
  当初的初衷是,东北冬天长,货运不出来。慢慢地,中心仓库的作用就体现了:有了中心仓库,有了淮南的样本市场,C在周边发展经销商就容易多了。酒水行业,厂商间的合作至少有三道门槛:保证金、首笔进货量、最少送货批量。而设立了中心仓库,这三道门槛变得微不足道。
  随着客户增加,厂家就有精力、有资源做区域内的销售联动,市场逐步有所起色了,红色割据开始形成。
  在不少总监的法眼中,仓库的作用微不足道。C品牌在淮南并没有什么优势,可他们就是从中心仓库入手,对企业现有的资源重新定位,稍加改造,从而运作成一种气候。
  小结:思维决定成败
  爱因斯坦讲过,在问题出现的层面解决问题是没有效果的。这句话对指导二、三线市场业务有一定的启发。不少企业为做大而做大,为做二、三线而做二、三线市场,忽视自己的核心优势,结果“另起炉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领域。
  上面三个小案例,还暗示了一条有价值的建议。营销总监或企业老总,与其花钱去听外行空谈(如成功学之类的培训),还不如带上几个骨干,选一个安静的场地,对自己的业务深入思考,看着自己究竟擅长什么,这种方式也许能发掘自己的优势,然后将其适度延伸,寻找市场来充分表现。
  思维的质量决定着经营的质量!
  大多营销总监并不缺少理念、套路、经验与教训,缺少的是思考,深入的思考,有质量的思考。
  本文建议他们围绕三个方向进行思考:
  1.总部怎样才能影响到二、三线市场的销区。
  2.销售员究竟在干什么?市场部的工作对销售真的有帮助吗?
  3.我们是不是聚集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常青:营销设计专家,知名外企营销高管10年,多家企业营销顾问。)

推荐访问:适者生存 成败 逻辑 市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cunguan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20/2463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