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心衰的观察护理]肺心病心衰

【www.zhangdahai.com--学生个人工作总结】

  江滨医院呼吸内科从2005-2007年收治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5例,通过应用生脉注射液为主配合西药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65例,结合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并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5例病例均为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肺心病心衰的诊断标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5例,年龄65~86岁,男38例,女27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5~89岁。观察组心功能Ⅱ级33例,Ⅲ级18例,Ⅳ级14例。对照组心功能Ⅱ级27例,Ⅲ级17例,Ⅳ级16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低流量吸氧,应用血管扩张药物,抗感染、平喘、祛痰。重症给予少量强心、利尿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14 d为 1个疗程。�
  1.3 疗效及结果判定 显效:1个疗程后症状大部分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症状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1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甚至加重或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简明统计软件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平均心功能级数变化见表2。�
  
  3 讨论�
  生脉注射液是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等药物组成的中药复合制剂。药理研究证实,红参能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肌贮备能力,促进DNA和RNA合成,改善心肌组织的血流量,并对损伤心肌的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麦冬既能提高心脏的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又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力衰竭纠正,两者起协同作用。中西药物联合使用,能缩短疗程,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4 护理�
  4.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大量的文献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心力衰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增加[1-2],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的比例逐渐减低,而非典型性症状的比例却显著增加[3]。因此观察心衰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心衰的发生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是护理肺心患者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时观察病情显得尤为重要,除劳力性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超过100次/min,周身乏力,尿量明显减少等心衰典型症状外,高龄老人如出现无明确诱因的咳嗽、咳痰、头昏失眠或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时都应高度怀疑心力衰竭的可能[4],应及时报告医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每日测体质量1次,以了解病情和判断治疗效果。�
  4.2 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时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易发生中毒反应,剂量一定要小,并严密观察毒性反应的发生,如心率、心律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3 控制输液速度 根据病情,一般控制在20~30滴/min,严重心力衰竭应在20滴/min以下,严密观察有无输液反应。输入液体的温度要与室温接近,由于严寒而室温过低时,需加温后输注,但不能超过34℃。�
  4.4 休息 轻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不限制日常活动,但避免活动过量。中度患者以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为主。重度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或坐位,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避免因不必要的长期卧床而致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消化功能减退及精神异常等不良后果。�
  4.5 合理给氧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给氧[5],凡有口唇、指甲发绀、中度缺氧,氧分压为40~60 mm Hg时,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氧流量1~2 L/min,氧浓度25%~31%)。�
  对重度缺氧,氧分压为30~40 mm Hg 的患者迅速给氧,同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吸氧管更换1次/d。吸氧后严密观察患者神态、精神、呼吸节律(深浅度、频率)若吸氧后呼吸幅度及频率减少、意识淡漠、嗜睡等,可能系通气量减低,PaCO2进一步增加,出现CO2麻醉,此时应调节给氧浓度,使患者既能缓解缺氧,又不抑制氧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4.6 预防并发症 肺部和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心衰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护理活动中应注意让患者保暖,尤其是秋冬季节,操作时不要过多暴露患者,防止受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排痰,局部予雾化吸入,以解除呼吸道痉挛、湿化呼吸道、消除炎症。此外,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发现患者头昏、头痛、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双眼球结膜充血、水肿、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突发记忆力减退、短暂恍惚、谵语、躁动、性格异常、失眠、多汗、四肢不自主震颤、恶心、呕吐等症状,均为肺性脑病早期改变[6],应及时报告医师,备好急救药品和用品,以便及时抢救。�
  4.7 基础护理�
  4.7.1 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呼吸困难的患者常因张口呼吸而致口干或口臭,大剂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发生口腔霉菌感染而加重病情。要保持口腔湿润与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多贝氏漱口清洁口腔,餐前后要漱口,如发现霉菌感染,可用2%碳酸氢钠清洁口腔,并涂制菌霉素甘油。重度水肿及消瘦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不良,皮肤抵抗力差,易受损伤,应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按时更换体位,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4.7.2 保持大便通畅 患者常因精神因素使规律性排泄活动受抑制,以及胃肠道淤血,进食减少,卧床过久及某些药物作用等影响了肠蠕动,易致便秘,需解除患者顾虑,训练床上排便,配合应用小剂量润肠剂,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缓泻剂,绝对禁止大便用力或高压灌肠,以免加重心力衰竭或发生猝死。�
  4.7.3 饮食护理 以低盐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选择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食品,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但对少尿患者应限制钾的摄入量。�
  4.8 心理护理 老年肺心病患者,病程长生活质量差,更易产生情感抑郁多虑,感受到自己体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他人帮助。不住院看病又怕死亡,住院又怕增加下一代负担,有时又想一死了之,情绪更加复杂。针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解除恐惧心理,充分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当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因严重缺氧而有濒死感,应加强床旁监护,给予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以免精神紧张而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 Young JB.The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eart failure.Med Clin North Am,2004,88(5):1135-1143.�
  [2] Murphy NF,Simpson CR,Mcalister FA,et al.National survey of the prevalence,incidence,primary care burden,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scotland.Heart,2004,90(10):1129-1136.�
  [3] 司全金,李小鹰.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随龄特点.中国急救医学,2002,22(9):516-518.�
  [4] 司全金,李小鹰,范利,等.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4):158-160.�
  [5] 周玉琴.慢性肺心病的氧疗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9(5):343.�
  [6] 武传娣.肺性脑病32例早期诊断及临床观察.职业与健康,2004,20(2):117.�

推荐访问:肺心病 心衰 注射液 老年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xueshenggerengongzuozongjie/2019/0405/5671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