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充血性心衰名词解释

【www.zhangdahai.com--其他公文】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 要]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36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效果欠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治疗4~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心胸比、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心胸比、血压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5),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少,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厄贝沙坦�
  [中图分类号] R541.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8)21-0023-0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的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预后差,因而受到临床重视。近年来,随着对CHF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循证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CHF的治疗措施得以很大改进,若能早期、有效控制CHF发展,则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1]。目前已明确,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是由于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神经内分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能够改善心肌重塑和心肌的生物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已成为临床治疗CHF的重要药物。其中厄贝沙坦疗效可靠,副作用少,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本文探讨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6例,均为心内科2005年11月至2008年2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64例,女性72例,年龄44~80岁,平均66岁。其中冠心病112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38例,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22例,陈旧性高侧壁心肌梗死10例),高血压病78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肺源性心脏病14例。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Ⅲ级88例,Ⅳ级148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以及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例。�
  1.2 方法 患者入选后,在初始常规治疗(经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治疗)2周而疗效欠佳时,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剂量为150 mg/d,治疗4~6周,服药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拍X线胸片并测量心胸比,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临床评价心功能分级。治疗4~6周后重复上述检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发《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改善2级,无明显心衰体征和症状为显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有效加显效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均数间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2 结果�
  
  2.1 心功能的变化 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16例(Ⅲ级有效84例,Ⅳ级有效132例),总有效率91.5%,无效20例。其中显效116例(Ⅲ级显效48例,Ⅳ级显效68例),显效率49.2 %。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见表1。�
  表1 厄贝沙坦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10例发生干咳,均能忍受,减少用药量后症状消失。6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2例发生高钾血症,经处理后不影响治疗。未见其他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力衰竭或心衰也称心功能不全,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其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而传统的抗CHF治疗药物,对病死率无明显影响。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证实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3]。心肌重构是心室微观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间质质量和组成的变化。初始的心肌损伤产生继发介导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机械刺激、内皮素、醛固酮、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素。因此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的、药理学的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有利于改变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慢性心力衰竭时有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过度激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并缓慢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标准模式(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虽可暂时控制临床症状,但对心室重构的干预作用不全面,降低心衰病死率还远远不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是心力衰竭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4],其生物效应主要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来实现,介导大多数已知的AngⅡ生物效应,如促进血管收缩、细胞增生、交感神经作用下的生物反馈、肾的钠水潴留及醛固酮、血管加压素的释放等作用�[5],这些作用均诱发心衰或使心衰加重。厄贝沙坦作为一种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作用于AngⅡ受体AT1,AT1受体激动可增加心肌基质细胞内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引起心肌细胞肥厚、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促进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产生和释放过氧化物,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目前认为,CHF时RAAS激动的不利作用是通过AngⅡ过度激动AT1受体来实现的�[6]。许多研究报道,厄贝沙坦对AT1R的抑制作用特异性强,对AT1R的抑制:(1)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减轻心脏的后负荷。(2)使水钠排出量增加,血容量减少,减轻后负荷。(3)通过对交感神经作用的生物反馈的抑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改善心功能。通过上述的一系列作用,缓解心衰,改善心功能。�
  本研究显示,厄贝沙坦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压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心率减慢,射血分数增加,心排出量增加,心胸比缩小,心衰症状得以改善。同时,通过逆转心脏和血管在结构及功能上的改变,阻止了心脏继续增厚或使已肥厚的心脏缩小,从而降低病死率。该药不但使病人的预后改善,并且对即使临床无心衰症状,但有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的病人,也起到了预防或延迟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作用�[7],而且具有方便、安全、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是临床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6-8.�[2]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1.�[3]戴闺柱,顾复生,戚文航,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1):7.�[4] 曹广智,孟立军,孙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螺内酯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J].临床荟萃,1998,13(4):661-662.�[5] 陈样新,傅国胜.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3,19(11):698-700.�[6] 蔡绳,周京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1):702.�[7]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医师进修杂志,2000,23(12):46.�
  (收稿日期:2008-09-02)

推荐访问: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治疗 充血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qitagongwen/2019/0402/5004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