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图像分析的临床价值:子宫腺肌症B超

【www.zhangdahai.com--统战民宗公文】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59-01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   
  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以下简称腺肌症、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二者在临床及B超图像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为肌瘤、腺肌症的230例B超图像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率。
  
  1 资料和方法
  
  肌瘤146例,年龄21~55岁,平均41岁;腺肌症49例,年龄26~51岁,平均42岁;肌瘤合并腺肌症35例,年龄36~54岁,平均43岁。
  使用仪器为EUB-305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经腹部超声检查在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后仰卧位,在下腹部作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观察子宫、卵巢及周围组织。
  
  2 结果
  
  肌瘤146例,B超诊断符合140例(96.0%),误诊3例(1.9%),漏诊4例(2.1%);腺肌症49例,B超诊断符合29例(59.2%),误诊14例(28.4%,均误诊为肌瘤),漏诊6例(12%);肌瘤合并腺肌症35例,B超诊断符合8例22.8%),诊断为肌瘤17例,腺肌症7例(68.6%),漏诊3例(8.6%).其声像图表现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球形肿块,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边界光滑,其外表有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假包膜。子宫腺肌症由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内在性异位所致,弥漫于整个宫壁或局限性分布,引起平滑肌反应性增生,使子宫前后壁弥漫而不对称增厚,多以后壁为著。局限性增厚似结节状外观,很象肌瘤但无肌瘤所具有的假包膜。结合临床分析,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一般不难。但由于肌瘤与腺肌症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等方面易混淆,有时肌瘤被误诊为腺肌症。腺肌症的表现有时酷似肌瘤,尤其合并肌瘤及/或卵巢病变,内膜异位症等,更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在实际操作小,重视肌瘤与腺肌症的鉴别是提高肌瘤与腺肌症诊断率的关键。
  肌瘤与腺肌症最有价值的鉴别是假包膜、界限是否清楚。本组肌瘤有140例假包膜界限清楚.因此,B超检查须认真仔细观察边界,假包膜是肌瘤周边有暗淡光环。仔细、多切面调整增益,多数可显示假包膜或清楚界限。但有时腺肌症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局限,B超显示低回声或稍强回声的圆形,类圆形团块与肌壁界限较清楚,容易误诊为肌瘤,但无暗淡光环。因此,遇界限清楚而无暗淡光环者必须仔细观察,其边缘多不规则。这时,应结合临床及子宫形态、大小、病变图像进行全面分析。
  回声衰减或增强的鉴别诊断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组146例肌瘤病人中,后方回声衰减105例,41例后方无衰减,无回声增强者。腺肌症者后方回声衰减4例,12例后方回声增强。
  子宫壁增厚,内部结构较疏松,散在强光点,强光斑及积血。小囊是腺肌症特征性图像。本组35例腺肌症可探及结构较疏松、散在强光点、强光斑,而肌瘤内部结构较紧密。至于积血小囊,虽是腺肌症特征性图像,但显示率较低,文献[1]报道为13.3%。
  子宫大小,形态及宫壁对鉴别诊断亦有参考价值。肌瘤、腺肌症均可见子宫增大,肌瘤往往呈局限性隆起,但多发肌瘤时也可弥漫增大,子宫形态正常或失常。本组肌瘤小形态正常75例,失常者71例,腺肌症多为轻度均匀增大,以前后径为明显,即使局灶性病变,其边界亦常不清晰,子宫形态多正常,宫壁增厚以后壁明显。本组腺肌症形态正常45例,形态失常4例。腺肌症常合并肌瘤及/或内膜异位症。文献[2]记载约有50%腺肌症病人同时合并肌瘤。约15%病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综合上述,B超检查不能满足某一诊断,须全面、多方位探查,并将所发现同临床密切结合,综合分析,这样就可减少漏诊、误诊,从而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谢汉波.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征象与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7(1):61.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28.

推荐访问:子宫 子宫肌瘤 临床 图像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tongzhanminzonggongwen/2019/0310/779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