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CT的临床意义

【www.zhangdahai.com--信访维稳公文】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头颅CT特征表现与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2例脑出血患者,均经CT平扫,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表现,并进行随访。结果:122例患者CT均确诊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出血80例,丘脑出血16例,脑叶出血10例,小脑半球出血10例,脑干出血6例。全组患者基本治愈83例,好转者22例,死亡17例。结论:CT诊断脑出血迅速而准确,并能结合临床观察疗效和血肿动态演变过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保证。
  [关键词] 脑出血;CT;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086-02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发病突然,进展快,及时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收集了本院2006年7月~2010年10月12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特征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患者中,男72例,占59.1%,女50例,占40.9%,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9.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10例,占90.2%,有糖尿病史26例,占21.3%,吸烟60例,占49.2%,饮酒36例,占29.5%。
  1.2 检查方法
  本组122例患者均采用Philips Picker Ultra Z双排螺旋CT机作常规头颅CT轴位平扫检查,眶耳线作为扫描基线,球管电压130 kV,电流200 mA,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发病至行首次CT扫描的时间为1~3 d,其中,112例在未行头颅CT前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已确定诊断,10例未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在行首次头颅CT后定期或者在必要时复查头颅CT,对每个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血肿部位、血肿量、占位效应、周围水肿情况等。
  2 结果
  本组12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计算出血量、观察出血部位。其中,112例在未行头颅CT前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已确定诊断,10例未明确诊断。血肿的体积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血肿长径(cm)×血肿宽径(cm)×层面(cm)×π/6]):18~30 ml 20例,31~60 ml 54例,61~80 ml 32例,大于80 ml 16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80例,占65.6%;丘脑出血16例,占13.1%,脑叶出血10例,占8.1%,小脑半球出血10例,占8.2%,脑干出血6例,占4.9%。
  3 治疗及预后
  依据患者发病情况、头颅CT结果及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对本组85例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9例患者为首次头颅CT,出血量小,无手术指征,之后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复查头颅CT出血量增大或部位增多,达到手术指征。37例采取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全组患者基本治愈83例,好转22例,死亡17例。
  4 讨论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1],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患者临床表现相比,头颅CT结果更能直观地反映疾病的演变过程及严重程度,因此如何应用头颅CT诊断及预测脑出血的预后,成为目前临床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脑出血由脑血管病所致,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等,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部位主要是基底节,其次是丘脑、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2]。
  对临床上怀疑脑出血的患者,及时行头颅CT平扫,不仅能显示出血的准确部位、出血量的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水肿及脑中线是否移位等,而且能根据CT定位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本组患者10例依据临床表现未明确脑出血诊断,行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其余患者均行头颅CT验证脑出血诊断明确。其中39例患者首次头颅CT出血量未达到手术指征,经复查后出血量增大,及时行手术治疗。因此,脑出血患者行头颅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时复查头颅CT有助于观察出血量的变化或发现新的血肿,为临床手术争取时间。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是临床常见现象[3],其发生原因有多种,发生率为20.5%[4]。
  出血部位与临床表现及预后:脑出血部位是判断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大量文献报道,基底节区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本组患者中基底节区脑出血80例,占65.6%。其中,壳核及尾状核出血预后一般良好,而血肿在内囊后肢及丘脑出血则可出现严重肢体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预后不良。
  CT分级与预后:根据脑出血后临床颅内高压的发展趋势以及CT扫描环池、脑干的形态和密度变化进行Ⅰ~Ⅳ级分级和预后估计,以反映脑出血血肿占位、脑组织肿胀挤压中线结构或脑干出血等对脑损害的轻重程度,具体分法[5]为,Ⅰ级:在幕上脑出血量较少的情况下,早期中脑周围的环池形态正常;Ⅱ级:当幕上血肿的占位或肿胀的脑组织向内挤压中线结构时,颞叶的钩回及海马旁回向内推挤,环池变窄或消失;Ⅲ级:当钩回或海马旁回占据同侧环池,受压的中脑被推向对侧小脑幕游离缘,使脑干发生移位、扭曲和变形;Ⅳ级:颞叶钩回及海马旁回进一步向下疝入,脑干被挤压于对侧小脑幕缘,引起缺血改变,幕下小脑出血直接压迫延髓出现枕骨大孔疝,脑干出血则可能直接导致中枢衰竭。
  综上,脑出血患者早期进行CT检查,不仅可明确诊断,减少误诊,提高治疗的及时性外,还可以从CT检查结果,进行早期分析,制定有效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尽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戚建国,张合林.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J].医学综述,2009, 15(21):3264-3266.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4-108.
  [3]夏一鲁,谢鹏,董为伟.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血肿扩大[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3):183-185.
  [4]井开胜,张国华.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1):109.
  [5]周棋,朱明霞,金鹏,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分级与预后[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7(12):1276-1283.
  (收稿日期:2010-11-01)

推荐访问:脑出血 诊断 临床意义 CT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xinfangweiwengongwen/2019/0420/8450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