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切口脂肪液化_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及预防

【www.zhangdahai.com--住建城建房产】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2例。结果 本组患者均于术后8~15 d愈合,本组55例一期愈合,7例二期愈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结论 医生在检创时要认真观察有无上述体征,要触诊。一旦发现,及时分开切口1~2 cm,充分引流是快速治愈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术中避免用电凝代替电刀切开腹壁;减少对皮下脂肪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皮下不留线结;不留死腔;皮结松紧适度;渗出液较多时必须敞开伤口,通畅引流,抗生素预防感染,待见新鲜肉芽组织后行二期愈合。
  【关键词】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
  
  切口脂肪液化是普外科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根据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探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现将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间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2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2例,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24~76岁;肥胖42例(肥胖标准体重指数BMI>23~26),体重正常20例,糖尿病10例,低蛋白血症3例,贫血2例。
  1.2 手术种类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胆总管、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7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0例,脾切除术10例,阑尾切除术19例,结肠癌根治术7例,直肠癌根治术5例。
  1.3 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无脓性分泌物,临床无发热等炎症反应;属于无菌性炎症,渗出液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渗出液涂片有少量炎细胞,没有脓细胞。
  1.4 方法 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局部应用电磁热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切口干燥,减少渗液形成,促进渗液的吸收;渗液较少范围小于3 cm者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液化局部两针缝线之间撑开,不需拆除缝线,排尽渗液后放置皮片引流切口或盐水纱条引流,加压包扎,隔天换药1次,直至切口愈合;渗出液较多范围在3~5 cm者,于液化最明显处拆除1~2针缝线或低位拆除1~2根缝线,仔细冲洗,盐水纱条引流,每天换药1次;液化范围大于5 cm皮下分离者,拆除缝线,排除渗出液,细致冲洗创面,放置盐水纱条引流1次/d,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行Ⅱ期缝合;拆线后发现切口裂开脂肪液化者,未完全冲洗后放置盐水纱条引流,无渗液后用创可贴或蝶形胶布对合切口。裂开者于液化最明显处撑开,排尽液体,清除坏死脂肪组织;如裂口较长则需行二期缝合。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于术后8~15 d愈合,本组55例一期愈合,7例二期愈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
  
  3 讨论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老年、肥胖患者的增多,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1]。切口脂肪液化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肥胖、年老体弱、高频电刀的应用等因素有关。年龄>60岁、女性、电凝开腹、手术时间>3 h、腹壁脂肪超过5.0 cm有较高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术中见老年人的腹部皮下脂肪颗粒较大且不均匀,质软、密度小,质量多不如年轻人,这可能是老年人皮下脂肪更易因手术的操作而受到损伤从而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女性患者腹部皮下脂肪较男性厚,尤其是下腹部常有脂肪堆积,这可能是女性以及下腹部发生率高的原因[2];术中缝合技术欠佳,结扎过紧,皮下残留死腔均可影响切口血运,引起脂肪发生无菌性坏死;高频电刀切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而发生变性,脂肪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液循环已经很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进一步加重。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术前控制血糖,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术后给予抗感染和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电刀,减少与脂肪组织接触盲目电凝脂肪组织的出血点;保护切口,手术操作轻柔,切除可疑失活的脂肪组织缝合皮下层缝线松紧适度,皮下组织止血,宜全层缝合,不留死腔;减少切口暴露时间,避免反复钳夹脂肪组织及缩短压迫组织时间;打结时力度适宜以免切割破坏脂肪组织形成死腔[3]。发生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可能:切口敷料湿透;有红黄色浑浊液体渗出,伴有脂滴;触诊切口边缘对合不良,有空虚感;用镊子分开切口,有多量液体溢出;渗出液菌培养阴性;局部无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感染体征。医生在检创时要认真观察有无上述体征,要触诊。一旦发现,及时分开切口1~2 cm,充分引流是快速治愈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术中避免用电凝代替电刀切开腹壁;减少对皮下脂肪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皮下不留线结;不留死腔;皮结松紧适度;渗出液较多时必须敞开伤口,通畅引流,抗生素预防感染,待见新鲜肉芽组织后行二期愈合。
  
  参 考 文 献
  [1] 吴河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9):680.
  [2] 李全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13(22):102.
  [3] 章�.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7):719721.

推荐访问:切口 液化 腹部 脂肪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zhujianchengjianfangchan/2019/0411/6921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