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229例康复体位和中医护理体会 对中风患者最不利的体位

【www.zhangdahai.com--调研报告】

  关键词:中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81-02      本院2007~2009年以来对22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29例中风患者均在本院住院治疗,其中男124例,女105例;年龄40~85岁。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治愈58例(未留明显后遗症),未愈15例,死亡4例,152例虽留有半身不遂,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能力较住院前大为改善,好转出院。
  2 体位护理
  2.1 仰卧位 脑中风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搬动,可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患肢由于长期局部受压,或因久病气血两虚,血行不畅,或因大小便浸渍,很容易发生褥疮,故应做好褥疮的预防,要经常变换体位,每2~3 h翻身1次,翻身时应注意勿使头部屈曲或过伸。当患者出现抽搐时立即使其平卧,头转向一侧,解开衣领,予以氧气吸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风恢复期重点是防止肢体痉挛及软瘫,患者仰卧时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可加重异常痉挛模式,所以要尽量缩短仰卧时间,头偏向患侧为宜,将肩胛置于外展上旋位,下垫一小枕;肩关节置于外旋外展位;腕、肘伸直,腕下可置一大枕头防止上肢内收,在痉挛期要避免抓握硬质物体以防刺激掌心引起抓握反射。髋侧后外侧部放一适当枕头,以避免骨盆向后倾斜,并防止大腿处于外展外旋位,使髋头节微屈内旋;窝后上方放一上枕,使膝头节略屈,并避免小腿受压,防止足屈加重;轻瘫期仰卧时膝关节屈曲15°,平卧时可用护架支持被褥,防止压迫足背,预防足下垂[1]。
  2.2 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可将一枕头平放于胸前,使患侧肩部前伸,上臂伸展放于枕上,注意勿内旋肘关节伸展、手指伸直,患者腿下亦放一小枕,使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自然屈曲,踝尽量背屈,头下可不放枕头或低枕为宜,目的是使躯干健侧伸展,抑制紧张性颈反射。
  2.3 患侧卧位 患侧卧位是最重要的卧位,可使瘫侧关节早期受到一定压力,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式。指导患者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时肩部向前,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下肢屈髋屈膝,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自然屈膝。
  2.4 半俯卧位 采用俯卧位可以预防髋、膝屈曲,避免挛缩。患者身体伏卧于一长枕上,头偏患侧,患侧上肢呈上举位,肩关节呈前屈外展位,肘关节轻屈,腕关节微背屈,各指微屈,患侧髋、膝关节轻屈,踝关节保持中立。此外视病情可以将上述体位稍加变更,变为健侧半仰卧位,患侧半仰卧位、俯卧位,上下肢各关节放置原位不变。
  2.5 坐位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坐位训练。开始时可用折叠床,取半坐位45°每次5 min,训练应循序渐进,交叉增加坐位角度和坐起时间。角度一般以每次增加10°为宜,坐起时间以每次增加5~10 min为宜。坐位分床上坐和轮椅坐位,床上坐位要求脊柱垂直床面,髋关节保持近于直角。双足分离,膝部垂直,双足平放于地板上。轮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过度可在其背后置一硬板,以保持躯干直立,髋关节屈曲[2]。
  2.6 站位 协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下肢,护士一手放在其患侧肩甲骨处,引导肩尽量前移,另一手放在其患膝上,当膝前移时沿着胫骨下压膝部,使足充分着地。患者将双手置于陪护者腰部,以利于轻松站立,但患者不要用力拉址衣服,以防跌倒。站立时要注意站势,教患者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2.7 步行 指导患者先用健腿迈步,陪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稳定其双上臂。开始用患腿迈步可能有困难,可给予一定的口令,让患者有节奏地行走,同时不断改善行走的姿势,要注意安全。
  3 中医护理
  3.1 情志护理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在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导致人体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中医认为中风病系平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或肝阳上亢,阴虚火旺,气血逆乱所致。所以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情绪不稳,性格脆弱、悲观孤僻的患者应给予耐心解释,安慰,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和减轻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3.2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对脑中风恢复也很重要,《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重视饮食疗法是中医康复的传统。在恢复期要加强滋养肝肾,固本的调养,达到机体阴阳平衡,在临证的同时,适当补充滋阴养肝的食物,如鱼、瘦肉、海参、牛奶等食疗,配合药疗,忌肥甘、辛辣、过咸或刺激及助长生痰之品,戒烟禁酒。
  3.3 按摩、电针刺激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在人体内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贯穿上下的作用。中风恢复期可通过按摩及针刺通电方法以达到舒通经脉,活血行气的目的。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患侧下肢前外侧三阳经进行推拿按摩及电针刺激,每天1次,每次20 min,20 d为1个疗程。
  3.4 药敷 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渐入恢复期,但后遗症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不利或失音,此时仍须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针灸与药敷并进,可以提高疗效。利用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滋养肝胃为组方:丹参30 g,桃仁10 g,红花10 g,黄芪50 g,地龙10 g,川芎10 g,赤芍10 g,当归10 g,鸡血藤30 g装入布袋冷水浸泡1~2 h,煎煮2 h,用药渣热敷患侧肢体并按摩四肢关节,保持水温在35 ℃~40 ℃,每天1次,每次20~30 min,10 d为1个疗程,此法效果很好,简单易行,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
  4 讨论
  脑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时,要采取近期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先缓后快,循序渐进。运动功能康复包括被动按摩、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坐、站、走和生活活动训练。其中主动运动可提高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各系统生理功能而受重视[3]。在康复护理中,正确的体位护理及按摩、电针中药敷等中医护理起到很大作用。如①利用姿势反射降低肌张力;②利用慢牵张反射降低痉挛、肌群的张力;③运用腱器官受强压时引起肌肉保护性松驰的生理特征;④有节奏的摆动躯干缓解肌张力增高;⑤早期负重利用正常肌力产生。中风恢复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做好情志护理是基础、饮食护理是关键,电针、药敷也很重要,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制订出具体的护理计划,并按护理程序进行效果评价。通过近几年来对中风患者实施体位及中医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宝珍.实用症状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2):1060.
  [2]霍焱,张莉琴,张永文.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3,(12):944.
  [3]刁利华.脑病变患者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77.
  (收稿日期:2010-12-27)

推荐访问:体位 中风 康复 护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diaoyanbaogao/2019/0424/9285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