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www.zhangdahai.com--代表发言】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习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勤奋的思索。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为以后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扎实的基础。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丰富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使其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任务的承担者,他们的素养制约着语文的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要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博览群书,精通古今中外。小学生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很大程度寄托在老师身上,老师的素养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教师光有纯语文知识和纯语文技巧是不够的,而应该更多融入社会。熟练掌握利用各种媒介获得信息的技能,养成不断接收新信息的良好习惯,并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事物,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吃透教材,善于创设唤起学生情感、美感享受的情境,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才能使课堂达到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境界。教师要善于动情,要带着激情进入角色,才能带着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可以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内进行不同活动,由易到难。学生经过这样的热身,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老师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种鼓励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在某些活动中,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形式,由其他组员带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例如在表演课本上的童话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都参加,不能让某些学生留在“被遗忘的角落”。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能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之上,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也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五、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1、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
  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做过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占8.4%。学生有许多兴趣、爱好,他们喜欢踢足球,喜欢下棋,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看课外书报,喜欢看电视……可就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之一。
  2、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
  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例如:班级举行古诗背诵比赛、作文大赛、朗诵课文比赛等。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
  六、协调师生感情,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有浓厚的感情,高度重视师生感情的交流,防止消除感情上的隔阂,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既应是师长又要是朋友。这种积极的态度应表现为对学生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性格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诚挚的关注。学生期望教师注意并留下美好的印象的心理若能得到满足,期望表现自己的愿望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若能得到实现,那么学生将产生积极的思维、良好的心境。同时,这又是发生兴趣的重要条件。
  学生对某教师的好感,往往会由此发展成为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学。如果教师能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共同解决和承担任务,那么这种相互之间的交往会增进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让语文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之一,使得语文充满活力,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改革,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我读书的能力,使得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访问:浅谈 学习兴趣 语文 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daibiaofayan/2019/0316/1727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