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意义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

【www.zhangdahai.com--会议主持词】

  【摘要】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预警作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设计: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Ⅰ组;②急性脑梗死(ACI)者Ⅱ组;③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期表现者Ⅲ组;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等相关危险因素而无前期表现者Ⅳ组。分别检测LPA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Ⅰ组20例,LPA异常9例;Ⅱ组167例,LPA正常组临床好转率(87.8%)高于LPA异常组(77.2%),LPA正常组临床加重率(4.55%)低于LPA异常组(11.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也已证明,LPA的生物学作用从多方面促进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①明显地促进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激活是形成血栓的基础,LPA促进血小板聚集的正反馈机制扩大了它的促血栓形成作用;②LPA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致血管内皮病变的活性成分,现在的研究表明,LDL的病理学作用主要可能是由于其中的LPA所致,LPA是LDL的活性部分,被它结合的LDL可启动血小板活化,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应力纤维生成和间隙生成;③LPA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栓产生的关键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LPA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沉积,并位于其脂质的中心,且含量最多,是最强的导致血栓产生的易脱落的部分。因此,Siess(1999)提出它可能是动脉血栓产生因子,对预防和治疗有重要应用意义[2];④LPA还可以促进内皮素(ET1)的释放,启动红细胞的血栓前性质,调节活化血小板与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结合的受体,从而启动可溶性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启动溶血磷脂酰胆碱乙酰化,形成比血栓素A2(TXA2)对于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的血小板因子极为相似的类似物溶血磷脂酸等[3-5]。�
  我国学者伍期专教授首次提出并证实:LPA成为一种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标记物,其血浆浓度与血栓前状态密切相关,当该浓度高于正常时提示血小板栓子和脑血栓形成危险,及时捕捉该危险信号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阻断避免潜在的卒中发生。本研究通过对602例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LPA的临床应用价值。
  3.1 LPA与TIA 本研究观察TIA患者20例,LPA正常者11例,说明TIA的发病机制中并非完全存在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LPA异常9例中,无效2例,加重1例,均为LPA重度异常,LPA正常组均为好转病例,说明TIA病情的加重与LPA升高有关,由此提示,对LPA升高的患者,应以抗栓、抗凝治疗为主,而对于LPA正常的TIA则应同时寻找导致TIA的其他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
  3.2 LPA与脑梗死 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167例,LPA异常101例,占60.47%,说明大部分脑梗死的发病是由于血小板活化后血栓形成所致。LPA正常组临床好转率(87.8%)明显高于LPA异常组(77.2%),LPA正常组临床加重率(4.55%)明显低于LPA异常组(11.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LPA异常组101例中LPA重度异常率:加重组(83.33%)、无效组(2.7%)、好转组(1.54%)本观察还发现:LPA异常的病例中随着临床表现的好转,LPA逐渐下降至正常。因此认为:脑梗死病情的进展(进展性脑梗死)与LPA呈明显正相关,LPA与临床表现的变化呈良好的平行关系,及时监测LPA有助于我们判断患者体内目前是否存在血小板活化,为临床使用抗小板、抗凝治疗及疗效判断、预后分析提供客观依据。
  3.3 LPA的预警价值和药物干预方案 本研究通过对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期表现的294例和有相关危险因素而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前期表现者121例观察发现:LPA异常268例、经药物干预后,仅有1例发生卒中,未经干预的对照组164例,发生卒中29例,所有268例LPA异常者均经上述方案药物干预后2~4周,LPA值于2~4周内均能降至正常,进而说明:①LPA的预警作用是切实可行的;②本研究所用药物干预方案是有效的。�
  本研究结果证明,LPA不仅可以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的预警信号,还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有力帮助,应将LPA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这对降低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伍期专.缺血性脑卒中血浆溶血磷脂酸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4):361.
  [2] Sieess W,Tigyi G. Theombogenic and atherogenic activities of lysophosph atidic acid. Cll Biochem,2004,92(6):1086-1094.
  [3] 黄世昌,伍期专.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心)脑卒中.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1):7-11.
  [4] 伍期专.溶血磷脂酸一个值得脑血管病医生高度重视的分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5(2):1.
  [5] 孙玉衡,伍期专,姚存姗,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初步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29-231.

推荐访问:缺血性 溶血 磷脂 脑血管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huiyizhuchici/2019/0405/5752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