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疗效观察】左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www.zhangdahai.com--教学考试试卷】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我院1988~2009年鼻腔恶性黑色素瘤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采用手术治疗者中,9例死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其余均存活时间为10个月至3年不等。3例未手术者均于半年内死亡。失访4例。结论 免疫组化等病理诊断有重要作用。综合治疗将明显提高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黑色素瘤;鼻腔肿瘤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23 cases of nasal m alignant melanom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for m alignant melanoma in the nasal cavity.Methods 23 primary nasal m alignant melanoma cases from 1988 to 2009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9 patients died in the receive operation patients.3 patients were died in the patients not receiving operation.Conclusion It is very helpful for its diagnosis through immuno histochemistry staining.Combined treatment,operation and radiation,and it should be adopted.
  【Key words】 M alignant melanoma; Nasal neoplasm
  
  �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放疗科
  
  恶性黑色素瘤是表皮基底的黑色素细胞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发生于鼻腔的恶性黑色素瘤少见。其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易转移,预后差。我院1988年至2009年共收治23例,本文根据随访资料对23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等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鼻腔恶黑23例,男性12例(52.2%),女性11例(47.8%),男女之比为1.1:1。年龄26~70岁,平均51岁,以50~59岁最为多见。
  1.2 临床表现 ①病程:半月至3年,平均为8个月;②症状:鼻塞、涕中带血伴头痛者7例,鼻塞、血涕者8例,仅鼻塞者6例,头痛、耳鸣者2例;③临床检查: 鼻腔见结节状或息肉样新生物,有溃烂及坏死,表面覆血痂。肿块显黑色者8例,棕褐色4例,暗紫色5例,灰白色6例;质脆软,触之易出血。肿瘤发病部位;中鼻道7例,中鼻甲6例,下鼻甲4例,鼻中隔6例。6例鼻中隔黑色素瘤中2例有黑色卫星病灶,1例卫星病灶延及鼻咽部。
  1.3 诊断 本组23例均经病理学确诊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前活检定性15例,术后确诊8例,其中4例临床和病理曾误诊为肉瘤、血管瘤、出血性息肉等,误诊率为17%。
  1.4 治疗 本组16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同侧鼻侧切开术,所累及的鼻腔侧壁、鼻中隔,包括肿瘤边缘部分正常的黏膜一并切除。其中1例加行同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1例患者术后2周行放射治疗。单纯放射治疗4例。其余3例,2例做了中医中药治疗,1例未行任何治疗。
  1.5 随访结果 随访20例,失访3例,随访率87%。2例单纯放疗者,6个月内全身多处转移死亡,1例已存活1年,1例失访;3例未作任何治疗者中,1例5个月内死亡,2例失访;16例采用手术治疗者,存活时间为10个月至3年不等,平均存活时间为1年6个月,其中有4例死于局部复发,5例死于远处转移。目前仍存活5例,2例已存活3年,2例已存活2年,1例手术及放疗后10个月,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转移,再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目前仍存活。
  2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皮肤任何部位,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比较少见,其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的0.5%~2%[1,2]。本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本组平均年龄为51岁,男女比例为1.1∶1,与文献报道相符。鼻腔恶性黑色素瘤起病较为隐蔽,患者多于症状出现数月后方才就诊。常见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和头痛等,所有患者均有鼻塞主诉,头痛症状多提示肿瘤已侵入鼻窦,并提示有颅内转移可能。肿瘤可生长在鼻腔任何部位,但以鼻腔外侧壁(如中鼻道、中鼻甲、下鼻甲等)和鼻中隔为主,本组分别为17例(74%)和6例(26%)。本病易误诊为鼻息肉、血管瘤等鼻腔其他肿瘤,特别是无色素者更易误诊。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是对恶性黑色素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其中免疫组化中HMB45及S-100为黑色素瘤的特异性标记物[3]。
  目前恶性黑色素瘤尚无统一治疗模式,因该肿瘤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血行转移,多数作者支持综合治疗。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在有手术指证的情况下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4]。由于手术不易彻底需配合放射治疗和生物化学治疗。过去认为本病是放射抗拒性肿瘤,对放疗不敏感。近来亦有文献报道放疗有效[5]。放射治疗单次剂量应大于2 Gy。术后放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区域淋巴结转移。近年来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治疗取得较大进展。美国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 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瘤采用高剂量的干扰素-α(IFN-α)治疗,对推迟复发和提高生存有重要意义[6]。另有报道联合使用化学和生物疗法治疗黑色素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7]。可见化疗加生物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鼻腔黑色素瘤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鼻腔黑色素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诊断。早期病变局限,应以局部手术切除为主,如晚期病变广泛,宜进行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及生物学治疗的综合治疗。鼻腔黑色素瘤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及时综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胡伟汉,谢方云,伍勇,等.原发鼻腔黑色素瘤24例临床分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1):8-11.
  [2] Harwood AR.Mela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In:Millionand RR,Cassisi NJ,eds.Management of head and neck cancer,(chap.27).Philadelphia:J.B.Lippincoott Co.1984.513-528.
  [3] 张欣,周建华,肖健云,等.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化研究与临床观察.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9,5(1):32-34.
  [4] Manolidis S,Donald PJ.M alignant mucosal mela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port of 14 patients.Cancer,1997,80(8):1373-1386.
  [5] Berthelsen A,Andersen AP,Jensen S,et al.Melanoma of the mucosain theoralcavity and upperrespiratory passages.Cancer,1984,54(5):907-912.
  [6] Agarwala SS,Kirkwood JM.Adjuvant therapy of melanoma.Semin Surg Oncol,1998,14(4):302-310.
  [7] 黄金中,龚新茹.化学和生物治疗对晚期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5,19(1):32.

推荐访问:鼻腔 疗效 观察 黑色素瘤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kaoshishijuan/2019/0408/6339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