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可见【依稀可见的光明】

【www.zhangdahai.com--教育教学方案】

  《高中语文课程推荐书目(导读版)/语文必读丛书》对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作了明确的规定,高中学生必须要阅读,需精读,还要能够浅显的分析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文学名著的阅读和赏析。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伟大作品之一。正如鲁迅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①如果说《红楼梦》对贾府衰败过程的描写,使读者看到的主要是人生黑暗的一面,那么《红楼梦》所塑造的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的形象则表现了时代的希望和人性的美好。可以说《红楼梦》在揭露黑暗的同时,赞美了光明;在表现衰败的同时,写出了新生力量;在诅咒腐朽的封建社会的同时,更拥抱了新的时代和人生。这正是《红楼梦》远远高于当时一般世情小说的独特成就。而这一切,集中反映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之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身上,鄙人就此浅谈一下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
  《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公子。作为四大家族之首贾家的公子,宝玉的人生道路,应该是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但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封建社会男子最看重的仕途上,表现了极强烈的叛逆性。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在“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贾家,贾母、贾政等统治者本来对宝玉寄予很大的希望,盼望宝玉读书、中举、扬名显赫,成为封建社会的忠臣孝子。可宝玉却走着一条与此相反的道路,成为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新生力量,这种新生力量正是黑暗社会中依稀可见的光明。从《红楼梦》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宝玉平时最懒于与士大夫诸男人如贾雨村之流交谈,最厌恶世俗礼仪,当贾府的重要亲戚王子腾过生日时,贾母命宝玉前去拜寿,他却私下里极不耐烦地抱怨:“一年四季闹生日闹不完!”这种“贺吊往返”,在封建社会是关系到家族的荣辱休戚的大事。对此,贾宝玉却毫不热情。可见贾宝玉是极不愿意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道路。
  贾宝玉还富有平等的思想。他从不以“主子”的身份自居,有时甚至甘愿为丫鬟当“仆人”。 例如:晴雯和宝玉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丫鬟和主子,但宝玉从没把晴雯当丫鬟看待。晴雯对宝玉也是格外亲密,这是因为晴雯最欣赏宝玉的是他不以封建主子自居,并且宝玉从不把她们当下人看待。她们与宝玉在一起也从不感到约束,还可以自由自在的任其所为,宝玉有时还喜欢为她们“服劳役”,“折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自由、平等的思想,其实质,正是对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否定。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的“秩序”,有两个重要的支柱,一是等级制度,一是男尊女卑。贾宝玉在反对等级制度的同时,对男尊女卑的腐朽传统更给予了彻底的否定。在《红楼梦》一书中,他不只一次的说过:“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他认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混浊”。②宝玉的这些惊世骇俗的思想,正是他反对男尊女卑传统道德观念的彻底性,这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贾宝玉还以自己的行动,表示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作为一个封建宗法制度下豪门贵族的子弟,他的婚姻应当以“门当户对”为前提,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决定。那么“金玉良缘”,既是门当户对的象征,也是封建大家庭家长意志的体现。但是,贾宝玉完全无视这些封建教条,他把与自己有共同思想、志趣相投的的林黛玉视为红颜知己,把自己全部的爱情都给了“木石前盟”。而“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正是封建礼教与反封建礼教的对立。因此,贾宝玉的爱情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叛逆性。而宝黛的爱情及其悲剧,虽然表明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和新生力量的弱小,但却是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显示出人性与真情的美好,也是现代爱情婚姻制度的雏形;宝黛的爱情及其悲剧,既是对毁灭纯真爱情的封建婚姻制度的最强有力的控诉,更是对封建礼教叛逆者坚贞爱情的赞美。《红楼梦》正是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的关键人物,才使整部小说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伟大作品。
  从《红楼梦》成书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学”。并且这么多年来,红学的发展又经历了种种曲折和成就。但由于《红楼梦》本身的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将会不断深化,可是依然会有分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只是《红楼梦》在思想内容以及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特成就永远都会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3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

推荐访问:光明 依稀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fangan/2019/0316/1743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