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助推华容教育健康发展|情话最暖心短句

【www.zhangdahai.com--学校管理公文】

   暖春时节,记者来到了华容这个北枕长江、南邻洞庭的农业大县。在田间,在村庄,在学校,一个又一个为教育服务的故事,无不诠释着华容教育的“服务牌”做到了实处。   
  “只能为教育拾柴,不能到教育这堆火里取柴”
  
   2月的一天,县直有个执法部门到景港中学检查工作,结束时提出要向该校罚款1000元。校长义正辞严地说:“你们罚款有没有汪书记的批示?如果没有,恕我不能接受。”原来,该县县委书记汪涛说过,任何职能部门到教育执法收费,必须经过他的批准才能进行。校长正是拿了这把“尚方宝剑”,硬是拒绝了罚款。
   说起这把“尚方宝剑”的故事,要追溯到2008年。这年年初,县里有一个部门到华容县一中检查工作。一行几人一共在学校查了50多天,光吃喝就用去了1万余元。对这,校长、老师们忍下了。但是令校长和老师们忍无可忍的是,检查结束却做出了对学校罚款40万元的决定。于是,校长一状告到了时任华容县县长的汪涛那里。
   汪县长听后拍案而起:“岂有此理,这样搞我们的学校还办不办!此事一定要认真查处。”他与其他县领导一起分别到20多所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发现类似情况普遍存在,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与教育投入不足一样,教育环境不佳也是制约全县教育发展的“瓶颈”,并且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比投入不足还要严重。
   2008年6月初,县委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教育发展环境治理与优化”问题,县四大家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大家就优化政策环境、优化社会环境、优化舆论环境的思路,摆情况、查问题、提对策,一些部门负责人还纷纷承诺了自己的责任。
   这次会议有个重大的收获――明确了优化教育发展环境首先要规范全县教育执法检查,规定每年由县政府牵头,联合各执法部门对学校进行一次检查。在检查中,要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对学校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规范、重教育、轻处罚;必须罚的款,也实行“一个口子”收费,统一上缴财政后再返回教育使用,以杜绝利益驱动下的部门违规违法收费行为。
   接着,县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决定》。县委要求县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决定》,进一步完善《县级干部分线分管工作和开展“八个一工程”》的制度,并把原来的每个县级干部联系一所县直学校或一个乡镇教育的规定,细化为在联系学校中要交5个教师朋友、帮助5名特困学生、每年为学校办两三件实事,特别要解决与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这年年底,华容县又出台《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将优化舆论环境、执法环境、安全环境、用人环境作为教育强县的重要内容。
   现任县委书记汪涛充满感情地说:“华容的过去得益于教育,华容的未来发展要靠教育,所以全县要坚持教育强县战略,教育要适当超前发展,而超前发展要靠大家。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部门、每个干部,特别是执法部门和领导干部,只能为教育拾柴,不能到教育这堆火里取柴。”他还强调,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要急教育之所急、急教育之所需,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应有一个标准,凡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就亮“绿灯”,不利的就亮“红灯”,大家齐心协力为教育的发展服务。
   一时间,“只能为教育拾柴,不能到教育这堆火里取柴”,给有利于教育发展的亮“绿灯”,为教育的发展服务,成为华容人心中的一杆秤,并真心实意地落实在行动中。
   华容是个农业大县,财政收入并不景气。但是三年来,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年增长率达到了11.68%,共为教育安排经费10多个亿。现在,该县的县直中学、乡镇中学均建立了标准化的实验室、图书室,全县中小学基本上实现了“校校通”,办学条件大为改善。2008年以来,华容县再下“重手”,加强了对城区学校的改造升级,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一所所标准化的学校正在华容的教育蓝图中悄然矗立。
   除了为教育“硬件”服务,他们更为“软件”服务。为了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华容创造性地实施“5・200”计划,即5年为农村中小学培养200名紧缺学科教师,并积极探索解决教师区域性短缺问题的新途径,开展常年支教活动。近三年,通过实行城区教师定期支教制度,200多名城区教师先后到边远乡镇支教。不仅如此,该县定期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为边远乡镇教师送去了新的理念和知识。
  
  将服务做到教育的“最底层”
  
   “提高教育的服务力,无疑是正确的,但做起来真的好难。”在现实中,教育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而如何将服务做到教育的“最底层”,存在一定难度。面对这一现象,华容县的领导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最难办的事做起,从领导做起,从教育部门做起。
   认识上去了,县教育局局长黎华平和他的同事们在思考:提高服务力,该以什么为突破口,以什么作为支撑点呢?
   记者见到黎华平的时候,他刚从基层调研回来,虽然满身疲惫,但我们从他的目光中读出了一种异常的坚毅与睿智。他对我们说,教育现在正处于发展转型期,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打好“服务牌”,将服务做到教育的“最底层”,构建起上通下达的沟通机制。
   那么,华容教育人是怎样打好“服务牌”,将服务做到教育的“最底层”的呢?
   就教育局机关而言,教育局连续下发了多个“重磅”文件:《关于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考评的方案》、《关于加强机关干部办联系点责任的通知》……大张旗鼓开展服务性活动,每一个机关干部都明确了一个教育联系点,主动下基层学校与师生交流,每学期都规定了下基层的时间。同时,“谈心大走访”活动也于2011年10月应运而生。
   采访中,记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谈心大走访”活动的魄力。
   三封寺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校长吴伟告诉记者,学校原来有一口水井,因为比较浅,储水量不足,去年遭遇大旱索性抽不出水来。学校只好每天去邻近的寺庙抽水用,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远远无法满足该校700多人的用水需求,新打一口水井成为全校师生的迫切愿望。而学校由于经费拮据,一直未能实现。直到2011年10月15日,三封中学校长李军辉找到吴伟,进行了“谈心活动”。这次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吴伟将此事反映给了李军辉。
   随后,李军辉向县教育局和当地镇政府反映情况,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很快便筹措到3万元资金。2011年11月,一口新的水井让该校师生重新尝到了来自校园里的甘露。
   尝到“谈心大走访”活动甜头的不止三封寺中心小学。注滋口中心小学刘建龙老师建议,“学校电脑已联网,能否向教师开放,特别是晚上,因为住校的年轻老师多,单身汉多,老师既可以在网上搞学习也可以休闲娱乐。”不到一个月,刘建龙的愿望成真了。同样,三封寺中心小学学生出入学校时要经过的当地镇政府的“危墙”被拆除了;实验小学后栋教学楼东边的围墙美化后,墙面成了孩子们涂鸦的好地方……
   县教育局领导、机关干部、学校负责人,一层层包干到人,与每一位一线教师交友谈心。乡镇学校校级负责人包干到校,包干到人,县直学校班子成员包干到各年级组、各处室……“谈心大走访”活动如和风细雨,滋润着华容的每一寸土地。
   与此同时,全县6000名教师普访7万名学生、14万名家长,“访基层,促和谐”的大型主题活动又让家校关系更为融洽。
   “您好!谢谢您的批评!今天上午在全校进行了调查,今天放学后开全体教师会,重点讲家教和教辅资料问题,我不敢保证一定会令行禁止,因为这毕竟不是一校之事,但一定会有所好转。”3月14日,记者见到华容县实验小学校长韩迪武时,他手机的已发送信箱里还留存着这样一条信息。原来,有位学生家长发信息给韩迪武,反映有偿家教和推销教辅资料的问题,这是韩迪武给出的答复。
   韩迪武说:“有信息必回,有电话必接,有问题必反馈。这是家长们对我们的信任。”3月11日晚,一名家长发短信给他,反映实验小学个别学生“乘坐公共汽车时喧哗打闹、不讲文明”。那天正是周末,他马上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学校德育处的负责人。3月12日一大早,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相关老师专门就这件事向孩子们进行了宣传教育。
   近年来,华容县三中设置的“校长信箱”没闲着。副校长刘绍炎说:“在‘校长信箱’反映的问题中,不能保证100%让你满意,但反映的问题100%都有回复,对于实名的,我们会给予当面答复。”诚恳的态度得到家长的支持。一次,有人反映食堂3元一份的菜价太贵,家长会上有一名家长帮忙解释道:“你以为学校的伙食成本就跟自己家里的菜从菜园到端上饭桌一样,没有其他成本了吗?”这句话让刘绍炎倍感欣慰。不仅如此,八年来,三中的特困学生除享受国家助学金外,还由刘四清校长牵头,校委会11名成员都与特困学生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流失一名学生。
   华容县干部群众以空前的热情书写了教育的辉煌篇章,提高了教育服务力,形成了强大的引力。原来几家商业银行不愿给华容的学校建设贷款,如今却找上门来了。
   北京亲力实业公司的老板是华容人,很想为家乡办点事。看着华容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他说:“我目前无法回家乡办学,但我要加入家乡办教育的潮流中,先投入1000万元,让一中上个大项目,以后有需要的项目,我再想办法。”
   服务意识的落实,给华容教育带来的是欣欣向荣的生机和活力,许多主管教育的领导由衷地感慨,华容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暖心服务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指数
  
   辛勤的耕耘有了丰硕的收获,一种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在华容形成。谈起华容教育的形势,不少人用“学校放心,教师舒心,学生欢心”进行概括。
   上门培训,把服务做到“最底层”,让学校放心。
   今年3月,华容县边远山区的村小老师坐在家里迎来了上门服务的“菜单式”培训体验。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华容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访村小,手拉手”活动。由教育局牵头,县实验小学、城关中心小学每天选派优秀教师到全县各村小上示范课,与村小老师面对面交流切磋。
   这其实应该算是去年县教育局“访村小,强基础”活动的第二季。去年3月8日至25日,县教育局组队深入每个乡镇,重点调查指导村小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那些边远的小学,经常是检查不进门,几乎没有人去,我们把目光重点投向了那里。在去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村小老师备课时没有任何资料,数学课就是在黑板上抄两个题目了事。”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吴志斌说,“我们觉得这个事情一定要做,哪怕多花点钱、多花点时间,把其他工作挤一挤,也要把这事办好。”
   于是,“访村小,手拉手”活动诞生了。这次活动被称之为“菜单式”培训,“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就提供什么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这种定制服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并不容易。每支“访村小”的队伍一般为10人,既有教学一线的优秀老师,也有教研、管理上的专家。每次活动需要城区老师和村小老师各上三堂课,一般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然后交流探讨。团洲乡的团北小学是华容县交通最不方便、最偏远的村小,距县城50多公里,开车从乡间小路过去大概要两个小时。城区的老师每天需要6∶30以前从县城出发,才能争取在8∶30左右赶到。至3月底,60多名优秀城区教师到20余所村小上课近100节,110多名村小教师与城区教师结成了帮扶对子。
   “这个活动开展得好,城里的专家、老师给我们送来了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我们受益匪浅。城里老师能做到的,我们也会想尽办法去做,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华容县洪山头镇东旭小学的刘老师如是说。
   上门服务搞培训在华容教育系统其实并不鲜见。华容还有一个专门的“讲师团”,今年3月下旬,他们兵分三路奔赴全县22所乡镇中学,开展了为期10天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这一次,他们把服务做到了“最底层”。
   就教师而言,华容从为老师减负入手,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在学校里,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听课笔记、例会记录、班主任手记……各种各样的笔记至少有8项,每个教师大大小小的本子至少有8本。“是不是可以整合一下,记非记不可的,为老师也减减负?”华容教育人在思考。
   一个月后,县教育局编印的《班主任工作手册》和《教师工作笔记》送到了全体中小学教师的手中。这两个本子基本上囊括了每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要用笔记录的“规定动作”,并且每一学年度都会根据老师的意见作相应的更新调整。记者随手打开《2011―2012学年度教师工作笔记》,发现每一页的底端都刊印着一则简短的“教育感悟”,这是从全县一线教师中征集遴选出来的心得体会
   而在服务教师层面上,东山中学校长黄明立有着一个九字秘诀――“和他玩、让他管、让他说”。记者来到这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时,黄明立刚刚从一个数学课堂听课回来。他说:“不同老师要不同对待,青年教师多和他们一起玩;中年教师让他们参与管理;退休教师多听他们说说话。”
   他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青年教师熊明霞是平江人,在东山镇最偏远的桃花小学任教。她在工作中结识了华容县三中的易老师,两人互生好感,谈起了恋爱。三中与桃花村隔着20多里山路,交通很不方便,两人只能一两周才见上一面,婚姻大事也迟迟不敢考虑。“一个年纪轻轻的外地女孩,能坚持在这么偏远的地方教书,实在是不容易,我希望大家能多帮帮她,让她安定下来。”黄明立在校务会上主动提到了她的情况。今年开年,熊明霞被顺利地调到了离三中不远的东山中心小学,正月,她与易老师喜结连理,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学生层面,华容则以德育为抓手,全方位为学生服务。
   华容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加强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构建“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模式,共同编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各学校从公安局聘请法制副校长,从离退休人员中聘请校外辅导员,从社区老百姓中聘请校风监督员。
   幸福中学地处边远乡镇,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导报》和网络的资源优势,开设家庭教育和家校互动栏目,畅通家校联系渠道,让优秀的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都办起了“家长学校”。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心灵抚慰,华容县三中德育处专门开设了“心语”信箱。0801班一名叫李丽的学生在“心语世界”中写道:“敬爱的肖老师,上次和您谈话后,我发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却不知道怎样去做。现在离高考只有100多天,我好像越来越松懈了。在空余时间和晚自习,有时不知道要做什么,效率很低,肖老师,我该怎么办?”她的困惑得到了肖老师的热情解答,在“心语回复”中,肖老师给李丽提了四点建议。
   在华容县实验小学,校长韩迪武告诉记者,2007年下半年,学校调查后发现学生中留守儿童特别多。2007年下半年,他们将幼儿园楼上改装了一下,给留守儿童住。黎局长来看了几次,觉得条件比较简陋,为便于管理,2009年筹资190多万元,新建了这栋致远楼,专门给留守孩子用。现在,学校寄宿部有独立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5位富有爱心的生活老师,与孩子们同吃同睡,全天候为孩子们服务。孩子们在学校里开心,父母们在外面打工也放心。
   在记者就要离开华容时,黎华平局长满怀深情地说:“县委县政府和我们教育系统的全体干部、教师都在‘赶考’。如何通过提高教育服务力,切切实实地助跑华容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会不断摸索。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容教育新辉煌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推荐访问:华容 心服 助推 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gongwen/2019/0319/2313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