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切口处理方法【腹部切口感染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

【www.zhangdahai.com--学校管理公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感染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2005年10年间腹部切口感染89例,1995年1月~1998年1月呋喃西林纱条局部引流;1998年2月~2002年2月碘伏纱条局部引流;2002年3月~2005年3月过氧化氢纱条局部引流。对三种换药方法的切口愈合时间长短进行比较。结果 呋喃西林平均需要换药(10.3±1.6)d,切口清洁能进行二次缝合;碘伏纱条平均(8.1±0.8)d能进行二次缝合;而过氧化氢纱条平均需(4.3±1.5)d能进行二次缝合。结论 三种换药方法比较,过氧化氢纱条换药创面清洁最早,感染控制最快,距二次缝合的时间最短。
  [关键词] 呋喃西林; 碘伏; 过氧化氢; 感染切口换药; 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 R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5-127-02
  
  腹部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有多种多样,除了全身情况因素外,大部分原因是切口受到污染和手术中缝合切口时止血不彻底残留血肿、残留死腔、缝线拉得过紧或过松、缝合组织层次不清、使用电刀电凝时间过长、面积过大造成脂肪液化等原因引起的。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2005年10年间腹部切口感染89例患者,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89例下腹部切口感染病人分成三组。第一组:1995年1月~1998年1月三年间的腹部切口感染36例,局部放呋喃西林纱条引流;第二组:1998年2月~2002年2月腹部切口感染33例,局部放碘伏纱条;第三组:2002年3月~2005年3月三年间腹部切口感染20例,局部放过氧化氢纱条引流。
  呋喃西林、碘伏、过氧化氢均为河南省南阳市华锐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1.2 方法
  术后第3天常规换药,3~7d发现切口局部红肿、疼痛,触及波动感,切口流出脓性分泌物,并伴体温升高,化验血象增高时,立即拆除全部切口缝线,凡受累各层组织均应敞开(一般感染至腹直肌前鞘),清除各种积液、积脓及坏死组织,拆除切口内所有缝线及线结,剪去污秽组织。首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要求达到各层次和隐匿间隙,再用干纱布清洗伤口。第一组病人用呋喃西林纱条覆盖切口创面,与创面紧密贴敷;第二组用碘伏纱条覆盖创面,同样紧密贴敷;第三组病人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再用过氧化氢纱条覆盖全部创面要求与敞开创面全部贴敷。如上方法,每日切口换药,更换引流条。感染初期根据切口敷料渗液情况,每日更换1~2次,以后根据敷料渗液情况,减少换药次数。这样每日换药,直至切口创面清洁,渗液明显减少,至外露敷料干燥,揭去创面纱条,肉芽组织有新鲜渗血时,在局麻下清创Ⅱ期缝合,缝合时要剪去皮肤切缘1mm陈旧缘,不留死腔,用7号丝线减张缝合。
  1.3 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测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压缩包进行处理,各数据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对照三种方法,从发现切口感染拆除切口缝线开始每日换药,到切口创面有新鲜渗血能进行二次缝合的时间:第一组(10.3±1.6)d;第二组(8.1±0.8)d;第三组(4.3±1.5)d,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推荐访问:切口 三种 疗效 腹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gongwen/2019/0421/8745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