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止咳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小儿感冒药十大排行榜

【www.zhangdahai.com--毕业论文】

  [摘要] 目的:研究本院制剂抗病毒止咳合剂的制备、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煎煮法制备抗病毒止咳合剂,对80例儿童上感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本制剂能有效控制感冒症状,止咳效果显著。结论:本制剂可作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
  [关键词] 抗病毒;制备;临床疗效;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 R9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32-02
  
  Preparation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antivirus mixture solution
  ZHAO 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aozuo City, Henan Province,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viral cough mixture preparation hospital preparation, quality standards and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Preparation of anti-viral cough boiling mixture of 80 children with the flu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agents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ymptoms of a cold, cough effect was remarkable. Conclusion: The formulation can be used as treat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Key words] Anti-virus; Preparation; Clinical efficacy; Quality standards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急性上感有70%~80%由病毒引起[1]。抗病毒止咳合剂(批准文号:豫药制字Z05080125)是本院自制制剂,用于预防治疗病毒性感冒,尤多应用于儿科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年龄2~12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随机分为抗病毒止咳合剂治疗组40例,服用酚麻美敏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对照组40例。
  1.2 处方与制备
  金银花、杏仁、石膏、炙紫菀、桔梗、麻黄、黄芩、前胡、蚤休、陈皮、麦冬、莱菔子、荆芥、桑叶、甘草15味药材,分别称取后混合,加水煎煮提取3次。第1次2.0 h,第2次1.5 h,第3次1.0 h,收集合并提取液,沉淀,过滤,滤液常压浓缩至适量,加入白糖,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03(60℃左右),80℃左右加入苯甲酸0.1%~0.3%,搅匀,分装,即得[2]。
  1.3 质量控制
  1.3.1 性状
  本品为淡黄棕色至红棕色液体,味甜而后苦。
  1.3.2 鉴别
  1.3.2.1 金银花取本品10 ml,蒸干,残渣加75%乙醇5 ml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14∶5∶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3.2.2 桔梗取本品25 ml,加7%硫酸乙醇溶液-水(1∶3)混合溶液30 ml,加热回流1.5 h,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2 g ,加7%硫酸乙醇溶液-水(1∶3)混合溶液30 ml,加热回流3 h,放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2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醚-三氯甲烷(6∶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3.2.3 麻黄取本品10 ml,加浓氨试液0.5 ml,用乙醚20 ml振摇提取,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下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
  1.3.3 检查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pH值应为3.5~6.0。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J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抗病毒止咳合剂,一次10~20 ml,一日3次,对照组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服用酚麻美敏混悬液。治疗前后记录症状变化[4]。
  1.5 治疗评定
  1.5.1 感冒
  治愈:3 d内体温正常,各种症状消失;好转:3 d内体温正常,各种症状均减轻;无效:3 d内发热不退或增高,鼻塞流涕及兼症未改善或加重[5]。
  1.5.2 咳嗽
  治愈:3 d内咳嗽消失,听诊干、湿性�音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好转:3 d内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无效:3 d内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5]。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Statistics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见表1,止咳效果比较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差异不显著,但止咳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科最为常见,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以及头痛是上感造成患者不适的主要症状,个别患者还可以因高热而引发惊厥,对于感冒的治疗,主要目的是对上感症状的解除。抗病毒止咳合剂具有宣肺化痰,清热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痰多、咽痛及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处方中金银花、石膏、黄芩、蚤休都是清热常用药,其中金银花、黄芩药理证明有抗感冒病毒作用,石膏能抑制产热中枢而解热,杏仁、桔梗、紫菀、前胡以祛痰止咳平喘为主,麻黄、荆芥、桑叶能解表润肺止咳,陈皮、莱菔子行气化痰,麦冬、甘草润肺解毒,祛痰止咳[6]。这些药物综合配伍,在功能上具备消除感冒症状的作用,在药理作用上发挥抗病毒和消炎的作用。酚麻美敏混悬液在临床应用中退热效果好,对其他症状也能有效缓解。抗病毒止咳合剂与酚麻美敏混悬液治疗感冒的疗效差别不大,但对于咳嗽的治疗,抗病毒止咳合剂明显好于酚麻美敏混悬液,况抗病毒止咳合剂属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2]张兆旺,范碧亭.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3-105.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95,1061,1126.
  [4]杨皓.美林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67.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3.
  [6]杨永良.中药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68.
  (收稿日期:2011-02-14)

推荐访问:合剂 抗病毒 止咳 制备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biyelunwen/2019/0418/8388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