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密在吐蕃康巴地区的传布】吐蕃将莽布支

【www.zhangdahai.com--开题报告】

     近读王森教授(1912―1991年)大作《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他在第一篇《吐蕃时期的西藏佛教》中,论及赤松德赞(742―797年)迎请印度寂护、莲花生大师,又建立桑耶寺(约799年)之后,评论说:“但实际上,密宗在吐蕃时代并未广泛流传”。王森教授是研究藏传佛教的权威专家,是我敬仰的前辈学者。但他的结论却与我的考察结果相矛盾。2011年5月至9月,我先后在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省玉树州,西藏昌都地区,云南省迪庆州作了三次佛教考古调查。考古资料表明,在吐蕃时代晚期(自赤松德赞至赤祖德赞,755―838年),唐朝密教在康巴地区有广泛传播。这是因为吐蕃在781―848年间长期占领敦煌等河西走廊地区,河西佛教显然影响了康巴地区的佛教。最显著的例证是康巴地区的金沙江以西, 有三处大型的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虽然此前也有过对这三处造像的报道,但是都没有谈及它所依据的经典,更没有论及它的图像来源(参考谢继胜论文,《中国藏学》2009年1期)。
  实际上,敦煌榆林窟第25窟主室东壁的“清净法身卢舍那佛”及八大菩萨壁画,应是康巴地区图像的来源之一。该处卢舍那佛,头戴三叶宝冠,结跏趺坐,穿袒右肩袈裟,颈系项圈,臂系宝钏,禅定印。他的右侧有四身菩萨尚存,即地藏菩萨(持宝珠)、虚空藏菩萨(持剑)、文殊菩萨(持钵及花枝)及弥勒菩萨(右舒坐,头顶宝塔,手持宝瓶)。他的左侧四身菩萨已无存。这铺“清净法身卢舍那佛”及八大菩萨造像,所依据的经典是密宗大师不空(705―774年)所译的《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大约译于756年之前)。因为在金刚智(669―741年)所译的《理趣般若经》的八大菩萨中,没有地藏、弥勒、普贤菩萨。25窟完工的年代,约在八世纪末叶。
  众所周知,公元二世纪左右创立的华严学派,用“法身佛”总括佛法诸说。佛经上强调“法身无所不在”,“法身周遍法界”,“法身无形无相”。但是在中国,自从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在少林寺翻译出《十地经论》(511年)不久,即六世纪中叶,在河南省安阳市宝山灵泉寺,就造出了许多尊卢舍那佛像,其中最早的是“大留圣窟”(546年)。到了唐代,唐高宗皇帝和武则天皇后更是在洛阳市龙门石窟造出了高达17.14米高的卢舍那大佛(672―675年)。由此可证,“无形无相”的法身佛卢舍那,是在北朝时代才“创作”出来的。唐密的法身佛,往往采用头戴宝冠的菩萨形象。除榆林窟外,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所藏的�顶银宝函顶面上也有这组造像(第四重宝函,不晚于874年)。唐代以后,辽宁省朝阳市辽代北塔天宫“石函”线刻画,也有八大菩萨图(1043年)等等。
  以下介绍康巴地区的三处造像。
  第一处,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旺布乡仁达寺丹马岩摩崖浮雕大日如来及八大菩萨造像龛。
  造像龛的布局是中央为大日如来,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下面有两个狮子。大日如来头戴三叶宝冠,穿袒右肩袈裟,颈系项圈,禅定印。形象与榆林窟相似。他右侧的菩萨,自上而下是虚空藏、观音、地藏、弥勒;左侧是普贤、金刚手、文殊、除盖障。全龛的下部有藏文题记31行(保存基本完好,完整的译文,参阅李光文等主 编《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页41,重庆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和汉文题记约80多字(大部分毁去)。
  2011年8月27日在昌都的座谈会上,地区政协副主席土呷先生介绍说,1984年起,他曾三次考察该处造像。可以确认造于赤松德赞在位的“猴年”,即公元804年。汉文中可见“大蕃国”、“匠浑天”、“同料僧阴”、“出老法藏为父母”等字。可以肯定有汉族工匠参加。藏文题记内容十分重要,可以证史、补史,纠正《西藏王统记》、《智者喜宴》的一些错误。地区考古所扎西旺佳演示了相关图片。
  此龛造像从形象上观察,接近榆林窟25窟,应是康巴地区最早的大日如来及八大菩萨造像。需要指出的是,该龛上方左右的飞天,是后代补刻的。昌都地区的北部,是古老的苏毗部落及东女国故地,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第二处,昌都地区芒康县帮达乡“朗巴郎增”石刻群(大日如来及八大菩萨圆雕造像)。这是在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
  这组造像布置在一座长方形经堂中。大日如来在后部的中央,两边各有四大菩萨呈半弧形环绕而坐。大日如来,高发髻,戴五叶冠,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其下为束腰方座,有四个狮子护卫,通高436厘米。菩萨有筒状高发髻,头戴五叶冠,身穿大翻领藏袍,腰束藏式皮带,足穿藏靴,背后开“装藏孔”,很有创造性,他们的高度是230―250厘米。
  2011年8月29日我们在现场考察,从石质上和造型上可以认定这批造像不是在本地雕造的,很可能是在外地造好运过来组装的。菩萨头上的“五叶冠”是后代补做的。总体观察,该组造像晚于察雅县造像约20―30年,最大的特点是菩萨全部使用藏装。这是吐蕃时代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一组雕像,十分珍贵。今芒康县一带,是古老的马尔敢部落的故地,本地拥有康藏地区最紧缺的盐田,这是他们宝贵的财富。
  第三处,青海省玉树县巴塘乡贝纳沟文成公主庙(那巴囊则拉康)。
  这是一处大型摩崖高浮雕大日如来及八大菩萨造像龛。总高12米,宽16米。龛边雕有纹饰(连珠纹、方块纹、城垛纹)。正中为大日如来像,高7.3米。筒状高发髻,头戴三叶冠,结跏趺坐,禅定印。莲花座下有二蹲狮。主尊左右各有四大菩萨,上下两排,全部站立于圆莲座上。菩萨有筒状高发髻,三叶宝冠,穿大翻领藏袍,足穿 藏靴。上层菩萨身高4米左右,下层菩萨身高5.8米左右。每尊造像下方,刻有该像藏文名称。2011年6月3日,我们在现场考察时,同行的《甘孜日报》副总编辑根秋多吉先生指出,有些藏文名称是古代刻的,有些是后人补刻的。
  该处造像的最大特点是,不但八大菩萨全部穿藏装,而且全部是站立姿势。佛与菩萨之间“等级森严”。这种改变,意味深长。显示出某种政治需要,似乎暗示着吐蕃赞普与“共命”大臣的关系。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该龛雕造的年代,依考古学类型学判断,应是吐蕃末年,即朗达玛赞普灭佛以前。有学者说造于742年(青海省文化厅主编《青海考古五十年》,页182,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空翻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是在756年。至于该龛左侧的“藏文题记”,提到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及其子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也许指的是另外一处已经毁掉的佛龛,而与文成公主庙无关(该藏文题记,参阅谢佐等编著《青海金石录》,页21,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许多例证表明,吐蕃时代的题记,都是刊于造像龛的下部。直到后弘期造的“照阿拉姆”长寿佛三尊像龛(约11―12世纪,在四川省石渠县洛须镇西北19公里处,高4米,宽3.8米),也是如此。
  玉树及相邻的甘孜州西北部,是古老的多弥部落(唐代译作“旦麻”)故地,这里自古就是多种文化交汇之地。
  总之,康巴地区三处大型造像,其功德主显然是吐蕃上层统治者。他们的图像来源只能是河西走廊地区,并有汉地工匠参与雕造。从而可知,唐密在吐蕃时代在康巴地区有广泛的传播,吐蕃人又加以创造。
  还应指出的是,单体的“禅定印”大日如来佛装像,在我国西南地区流传时间很长,直到云南的大理国时代。而在内地,则流行“智拳印”、“降魔印”的大日如来佛像。在新疆库车县阿艾石窟,也有卢舍那佛壁画(立佛,身上画有须弥山等图像),约作于7世纪末叶至8世纪初叶。由此可证,卢舍那佛的信仰在唐代已经传遍全中国。
  
  
  
  

推荐访问:吐蕃 传布 地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kaitibaogao/2019/0319/2252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