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说后世影响 浅谈“绿色”医学之医灵养生

【www.zhangdahai.com--公司简介】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1-0077-01�      【摘 要】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本能地对健康与长寿的要求日益迫切,又鉴于世界人口组成趋向老化,因此,中医养生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从养生效应上看,中医绿色疗法,就是在传统中医养生术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即医灵养生。�
  【关键词】养生学 传统养生 医灵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免于是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医灵养生正是遵循前人的教导,力求使人们达到WHO所定义的健康水平。�
  
  1 从传统养生到医灵养生�
  
  1.1 中医传统养生的认识 回顾人类的历程,可以看到,在人类的生活、劳动过程中,在生命种族的繁衍、进化中,人们不懈的探索、总结、追求中,养生学渐渐地萌芽、充实。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 �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古称“道生”、“摄生”、“养性”等。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内经》认识到自然是人生之本,而阴阳协调是人体健康之本,因此保健要以此为准则,重视顺应自然、协调阴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只有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才能健康长寿,此乃养生之重。�
  1.2 从传统养生到医灵养生 医灵养生属于自然医学(“绿色”医学),其利用自然条件诊治疾病、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医灵养生是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养生和现代身心医学的有机结合,亦是心理保健、身体炼养和行为修正的有机结合。�
  古人认为“明心见性”是洗心的结果,洗手能使双手清洁卫生而预防疾病,“洗心”能使心灵纯洁、宁静而预防“心病”。医灵养生通过“洗心”清除心灵深处的不良信息;通过医治心灵的创伤建立良性健康的思维模式;通过“明心见性”以养护生命。因此,医灵养生不同于一般的养生方法。�
  提起养生的方法,可谓多如牛毛。其实,真正的养生是养心。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长期处于过度的精神紧张状态,日积月累,难免有朝一日心理防线不被压垮,常会使人陷入尴尬的困境之中,产生过度紧张、焦虑烦躁、恼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心理瘴碍,极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神经症、妇科病,甚至癌症,影响健康和生命。�
  医灵养生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是在传统养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保健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从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养护生命,在积极进行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锻炼的同时,注重道德修养和行为生活方式的修正。由此可见,要想活得自由自在,祛病延年,注重养“心”为第一任务。�
  
  2 医灵养生之精要�
  
  医灵即修正思维,调整精神状态,纠正不健康思想,清楚恶性信息,医治心灵的创伤,建立良性、健康的模式。养生即涵养道德、修正行为、修养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创造生命价值,使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医灵养生,涵养道德、修正行为、保养身体、把握生命,使身心健康,使人生美满。医灵养生方法可从生理、心理两方面,调形、调息、调意三条途径入手,通过对形体、呼吸、思维的操控,调整人体的生命状态,改善经络的气血运行,充分发挥人体的内在功能,以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古往今来,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养护生命,是人类共同的心声。人们一直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医灵养生可以使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获得双向调节作用,有疾病者可以通过医心理养生疗法的训练,有效的恢复机体的自组性、协调性;有序性机、整体性,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没有疾病的人士,可以通过养生治疗的训练,进一步趋于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开发智慧激发人体潜在功能的作用。 医灵养生重在调动人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自我康复能力、防病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从养生效应上看,中医绿色疗法,就是在传统中医养生术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即医灵养生。

推荐访问:浅谈 养生 医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gongsijianjie/2019/0312/1102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