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性【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企业范文】

  [摘要]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因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搜集本院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病程、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其治疗方法也没有特效处方和药物,在治疗上只能是根据发病时的临床表现、病程的长短、治疗时间的长短以及500 Hz听阀值来开处方。结论: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基于经验上的考虑,疗效缺乏严格的对照,有效率也难以评估;在治疗上力求争取良好的听力,详尽了解病史和及时治疗是关键。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治疗方法;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64.4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039-02
  
  Analysis of some related factors of sudden deafness
  CHEN Jinwei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ji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Huaiji 526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udden deafness, and to explore its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were collected from hospital, to b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ts etiology, course, treatment and prognos. Results: The cause of sudden deafness had not yet have a clear statement, there was no treatment effects prescription and drugs; in the treatment when the disease could only be based 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urse length, the length of treatment time, as well as 500 Hz to listen to the threshold to prescription.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method of sudden deafness is based on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 the effect of the lack of strict control,is efficient, it is difficult to assess; in treatment seeking for good hearing,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nd timely treatment is crucial.
  [Key words] Sudden deafness;Treatment;Related factors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sudden deafness,SD),也称特发性或特异性突聋,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此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发病时间一般不分季节,秋季相对少一点。一般发病年龄在20~40岁多见,脑力劳动者发病率稍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由于目前该病病因不明,故治疗上尚无统一方案,且该病起病较急,有可能会导致患耳听力永久性丧失,因而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或手术疗法能使突聋患者完全恢复听力。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3]。在发病初期及时正确地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现就本院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耳聋分为4级:①轻度:平均听阈10~30 dB;②中度:平均听阈31~60 dB;③重度:平均听阈61~90 dB;④全聋:平均听阈超过90 dB。
  1.2 方法
  1.2.1 综合性药物治疗 ①扩张血管的山莨菪碱、金纳多、丹参、尼莫地平、利多卡因。②预防凝血、增加内耳血流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盐酸丁咯地尔、东菱克栓酶、蝮蛇抗栓酶等。③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④改善内耳组织能量代谢,采用三磷酸腺苷和辅酶A,也可用核苷酸类衍生物替代。⑤糖皮质激素:类固醇(小剂量),泼尼松(量小于30 mg/d)。⑥利多卡因使耳鸣和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⑦高压氧辅助治疗。
  1.2.2 给药顺序扩张血管药、神经营养剂、激素、抗病毒药或钙离子拮抗剂、抗凝剂、改善血液流变学药及针刺耳穴治疗等。如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时,在扩血管药后加做高压氧治疗,然后再给予神经营养剂、激素、抗病毒等治疗。10~15 d为1个疗程,一般需2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痊愈:0.25~4.00 kHz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③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④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5]。
  2 结果
  本病有自愈的倾向,所以预后比其他有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要好。通过对本组资料分析,与突发性耳聋预后有关的因素包括:①受年龄限制,年龄越大,相对预后就越差。②有眩晕症状预后差,反之预后较好。这与Gordin A等[6]研究的结果基本相似。③发病至就诊时间早,提示预后佳,反之预后差。有临床经验表明3 d内就诊的患者治愈率可达100%。④接受治疗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SD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治疗时间不应少于20 d,为了巩固疗效最好以30 d为宜。⑤听力损失程度也与预后效果相关,成正比,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反之预后越好。无论预后的因素如何,对于突然发生听力明显下降者,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要存侥幸心理,或者自认为是因为疲劳之故,以为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急性发病2周内都属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时机,所以为了取得最佳疗效,一定要在这2周内抓紧时间治疗。即便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也要坚持治疗,有资料显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达85%,也许患者在短时间内未能见疗效,但也会发生后续效应,即在用药一段时间后,随着体内药量的积累,可能会发挥疗效,使听力提高。所以患者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不要急于求成。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亦名特发性聋或暴聋,可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瞬间性耳鸣、耳聋,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达到高峰者。通常是单耳发病,成年人发病率稍高,双耳患者占1%,男性较多,春秋比较容易发病。发病率据Byl(1977年)统计为10.7/10万,北京同仁医院听力门诊统计,其占初诊感音性耳聋的4.8%。现代医学认为耳聋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①病毒感染;②内淋巴积水;③耳蜗循环功能障碍;④易感因素。耳蜗有丰富、复杂的血管,稳定的血流供应在维持耳蜗正常功能及内环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已知内耳的主要血供来自迷路动脉,它是单一的末梢动脉,无侧支循环,遇有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动脉硬化、血液凝固性增高、动脉血压波动以及病毒血症等因素均可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7]。因此, 改善内耳微循环, 增加内耳的供氧量是突发性耳聋治疗的关键。所以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临床上均以改善内耳循环、解除微血管痉挛、消除微血栓、降低血液黏稠度、营养内耳神经细胞的治疗为主,兼顾给予激素、抗病毒治疗等措施。
  早期和系统治疗也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关键,如果延误了治疗,一旦毛细胞突然死亡,就很难取得治疗效果,由于大多数突发性耳聋原因不明,没有特效药,许多方法采取的是组合用药或综合治疗,其有效率多在70.0%左右。而文献报道突发性耳聋的自然好转率可达65%~66%。但也要看发病时间的长久以及病情的轻重,因为发病时间如果超过2周治疗就有难度,如果伴有眩晕症状对治疗效果也有影响。目前治疗的途径一般都是先根据可询病因选择用药,比如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耳聋的早期可试用抗病毒、抗细菌药;对自身免疫性至聋的可试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对某些必需元素代谢障碍引起的突发性耳聋可用补充缺乏元素或纠正代谢障碍的药物。目前治疗的方案很多,但疗效却没有确切的评估,现有很多研究报道,给药顺序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顺序是先缓慢静脉输入扩血管药物将血管扩张,然后给予神经营养类药物营养神经和血管,再给予激素或抗病毒、抗血栓形成药、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中医针灸治疗的顺序疗效好。如效果不佳,则先输入扩血管药物后给予高压氧治疗,让扩张开的血管得到充分的氧疗,然后再输入神经营养类药物,使药物能得到最好的吸收和利用,最后再根据病因和病情输入抗病毒药及激素类药。
  总而言之,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且还要注意治疗过程中的给药顺序。治疗的选择应尽可能以病理生理机制为主,选择1个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待进一步搞清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病因,以便统一治疗方案,减少争议,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闫欣荣.突发性耳聋的治疗[J].西藏医药杂志,2009,30(3):25-27.
  [2]李明亮,赖余胜.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9,21(7):142-143.
  [3]郝转业.葛根素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2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8):493.
  [4]中华医学耳鼻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
  [5]凡桂兰,张琴.提高门诊输液质量的方法和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2):78-79.
  [6]Gordin A,Goldenberg D,Golz A,et al.Magnesium:a new therapy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Otol Nearotol,2002,23(4):447-451.
  [7]陈兆全.尿激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12(3):443.
  (收稿日期:2010-03-29)

推荐访问:突发性 耳聋 相关性 因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taqiyefanwen/2019/0416/7843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