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制”的学生社团管理与建设: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与思考

【www.zhangdahai.com--企业公文范文】

   摘 要:“项目制”是项目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创造性应用,其核心内容是把每一项学生活动都看做一个项目来运作,针对每个活动项目,给予人财物资助,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活动方案和创意,达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目的。个性化培养必须以兴趣为导向,学生活动“项目制”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了动力机制,学生社团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了宽广舞台。
   关键词:项目制 学生社团 个性化
  
   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经济转型等因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学生差异化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没有差异化,就没有竞争力,没有个性化就没有差异化,培养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学生个性化培养。本文主要根据学生活动“项目制”理论,探讨学生社团建设对差异化培养的新途径。
   1.学生活动“项目制”的基本内容
   1.1学生活动“项目制”的产生背景
   学生活动“项目制”是针对学生干部“轮换制”的弊端提出的。学生干部“轮换制”与学生干部“终身制”相比,前者能给更多的学生锻炼机会,能更好地激发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但也出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轮换制”会影响原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让学生干部利益相关者不高兴,从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活动“项目制”则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遵循增量改革思路,即在不影响原来学生干部利益的情况下,另外开辟一个锻炼学生能力的途径,让想锻炼的学生有机会、有条件锻炼自己。
   1.2 学生活动项目制的内涵
   “项目制”是在借鉴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基础上提出的,是项目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创造性应用,其核心内容是把每一项学生活动都看做一个项目来运作,针对每个活动项目,给予人财物资助,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活动方案和创意,其宗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锻炼能力的机会,搭建一个平等彰显个性的舞台,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活动从形式上与项目管理有区别,但在管理本质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学生活动都符合项目管理的特征,具备项目管理的属性。以周末文化广场为例,周末文化广场具备项目管理的六个基本属性,即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根据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来运作学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活动运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同时,达到锻炼学生系统思考、整体驾驭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2.“项目制”、学生社团与学生个性化培养
   2.1学生个性化培养必须以兴趣为导向
   个性化与大众化相对应,个性化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独特的风格和差异化竞争力,避免学生能力培养的同质化。个性化培养不是教师单方面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所能解决的,必须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中南大学数学天才刘路成功破解“西塔潘猜想”,年仅22岁被聘为教授级研究员,当问到他取得成功的诀窍时,他说“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一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生个性化培养不是口号,更不是概念炒作,而必须有配套的个性化培养机制,必须提供学生展示个性,发挥兴趣和特长的舞台。
   2.2 “项目制”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了动力机制
   以往只有学生干部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学生干部得到锻炼是以大多数学生失去锻炼机会为代价,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不公平的,并且学生干部组织活动都是院系布置的任务,活动缺乏个性。“项目制”最大特点在于公平性和个性化,所谓公平性就是任何学生个人或组织,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不管是学生干部还是普通学生,不管是学生会还是社团,只要有兴趣,敢于表达,勇于展示,就可以根据个性爱好提出自己的想法,制定自己的方案,借助“项目制”这一平台实现自己的策划和创意,更好地锻炼自我。所谓个性化就是任何个人、班级、学生会、社团都无需按照院系安排,在不违反校规校纪前提下,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开展个性化活动,展示个性化自我,锻炼个性化能力。
   2.3学生社团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了宽广平台
   在学生个性化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那就是开办所谓的实验班、特长班、兴趣班等,这些特色班的开办必须以有效区分学生特长或兴趣为前提,这从理论上成立,从实践来看,很难成立。我们知道,现在辅导员工作忙,任务中,压力大,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区分学生学生的兴趣。教师上完课以外,很少有深入班级与学生深入交谈,主动发现学生兴趣和特长。事实上,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爱好是不同的,特长是不一致的。成立兴趣班和特长班,本质在于把大多数差异化的兴趣和特长统一化,这与个性化培养是不一致的。但学生社团能有效的避免兴趣和特长统一化问题。学生天天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容易发现对方的兴趣和爱好,通过社团这一纽带,容易把少数兴趣和特长相对一致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学生社团以项目为载体,以专业为内容,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能使活动质量更好,锻炼学生更多,锻炼效果更理想。
   3. 以“项目制”为平台的学生社团建设
   3.1 社团建设要体现兴趣导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凝聚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的原动力。学生社团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自发组织起来,通过举办活动,扩大影响力,壮大组织规模,完善管理制度,所以说,学生社团具有自发性特征。作为学生管理者,要制定学生宽松的活动环境,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以活动为纽带来吸引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社团。
   3.2社团建设要体现专业特色
   社团的竞争力取决于其专业性。高校大学生社团往往以志愿者服务、文学爱好、音乐舞蹈等为主,普遍性特征明显,专业性特征缺乏。专业性不明显的社团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却很难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这就需要以专业为背景,鼓励学生成立专业性社团,开展专业性活动。以我校新闻传播学院为例,先后成立《闻新报》社团、心灯剧社、视觉一号工作室、语言艺术协会等,通过《闻新报》社团锻炼学生的策划、编辑、排版、写作等能力,通过心灯剧社锻炼学生创作、表演、编导等能力,通过视觉一号工作室锻炼学生摄影摄像、编辑制作、专题片策划与制作等能力,通过语言艺术协会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播音主持、辩论演讲等能力,这些社团和平面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室有机联系起来,和专业教师讲课内容、专业辅导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专业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宽广平台。
   3.3 社团建设要以“项目制”为平台
   社团的生命力在于开展活动,再好的社团如果没有活动为载体,其影响力将会下降,组织就会涣散,人心无法聚齐,天长日久就会解散。“项目制”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了平台机制,为社团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动力。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通过“项目制”引导社团开展各种活动。一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论证一些可行的专业活动项目,然后向学生个人、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征集活动方案,让提出比较科学合理方案的一方组织开展活动;二是根据节日组织项目活动。以雷锋日、五四青年节、“一・二九”等重要节日为载体,鼓励社团开展活动。三是鼓励社团自己论证项目,自己制定活动方案,自己开展专业活动,学生管理者所做的事情就是鼓励社团开展活动,给予社团资金支持、场地支持等,确保社团能有效开展活动。
  
  作者简介:
   周�鹏(1976-),男,汉族,河南睢县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推荐访问:社团 项目 建设 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gongwenfanwen/2019/0322/2826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