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证可灸的研究进展及思考_棕榈藤材研究进展与思考的论文

【www.zhangdahai.com--企业工作总结】

  关键词:热证;灸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74-03   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薰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它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灸法用于热证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然秦汉以降,遵仲景之言,一些医家认为灸法属热,对于邪热壅盛和阴虚阳亢的热证疾病,恐有伤阴液、助火势之误,故对灸疗热证采取审慎甚至否定的态度。据此,笔者引用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热证施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上千年的临床基础。
  1文献研究
  有关灸治热证的论述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内经》虽有“热证忌灸”的原则,但更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中就有“灸寒热之法,二十九灸”之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并有“火郁发之”、“以热治热”的理论。因此《内经》是“热证可灸”的萌芽。而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则反复提出“火逆”、“劫”等危害的告诫,谓:“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功,必咽噪吐血”[1],认为灸法只能用于阴盛阳虚的阴证,而忌用于阴虚阳盛的阳证,尤其是“火逆”观对后世灸疗学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后沈括、张从正、汪机、陆以�皆推崇此说。事实上,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2]《伤寒论》是一部热病专书,在该书中十分强调顾护津液,因而不主张热证用灸,恐助火伤津。艾灸虽有伤津之嫌,在灸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口干等症,但这并不影响其治疗作用,张仲景只是借此突出顾护津液的重要性。
  后世医家葛洪、孙思邈、王焘、许叔微、刘完素、朱丹溪、薛已、周楣声等则提倡“热证可灸”[3~10]。如葛洪《肘后备急方》言:“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不仅从理论和临床上确立了灸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而且把灸法的适应证扩大至治未病、急症、热证等。元•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丹溪心法》云:“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生则阴长也。”认为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两方面,而灸法有攻有补。并把灸法用于热证的作用,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三方面。金•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证用灸。明代李�的《医学入门》则阐明热证用灸的机制:“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及至近代,许多医家仍竭力主张灸法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其中以魏稼、周楣声为代表。如周楣声先生发出“热证可灸”的倡议,后又提出“热证贵灸”的独家见解,且早在他的《灸绳》著作中便就此作了专门的阐述。
  2机理研究
  杨氏等[11]认为热证有虚实真假之分,灸法能以热引热,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功能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使机体内部的阴阳状态达到平衡,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从而达到散邪通络的目的。魏稼等[3]认为艾灸是通过“通经络”的作用来实现补泻的,因而与一般用药准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应把“通经络”与“火”分别开来,通经络是艾叶的作用,火只是将这种作用施加给人体的一种手段,所以不能将艾灸作为一种温热性的物理刺激或温法来理解。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的治疗作用并不单纯是温热效应,而是光谱辐射、生物热效应及非热生物效应等作用的叠加[12],众多研究表明其具有:①抗炎、抗感染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13~14];②艾灸辐射能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而近红外线可直接渗透到人体较深部位,其通过毛细血管网将热传递到更广泛更深的部位,可为人体组织所吸收,从而进一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功能[13~15];③可抑制金葡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16];④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稳定等[13]。
  3临床研究
  如今,艾灸已经广泛用于带状疱疹、痤疮、痔疮、褥疮、乳痈、失眠、痄腮、潮热等症[17~20]。如黄迪君教授经常使用灸法治疗一些有明显热象的皮肤病,如用铺棉灸配合小艾炷灸治疗神经性皮炎[21],用艾条灸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22],临床均取得较好疗效。李剑松等[23]用灸法治疗痛风36例,与口服西药的秋水仙碱24例对照,疗效优于对照组。许文辉[24]用温和灸以患者感微烫为度治疗单纯性未溃疖肿136例,其中87例未成脓疖肿中有58例在灸治2次后肿痛消除,疖肿消散;其余29例灸治3次后疖肿消散;49例脓初成疖肿经灸治3次后,有20例肿痛消除,其余29例虽疼痛减轻,但波动感明显,切开排脓后均再灸1~2次而愈。米建平等[25]将94例囊肿型痤疮患者予体针配合火针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再给予艾炷灸关元、气海、脾俞,对照1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对照2组未予其他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1.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51.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认为温灸可提高体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与异维A酸胶囊疗效相当。还有用灯火灸治疗腮腺炎;直接灸角孙、内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直接灸疗治高血压病;灸少商治鼻衄;灸涌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等[18],以隔姜灸治疗浸润肺结核、肺结核咯血[26];灸足三里等穴治疗菌痢、急性阑尾炎[22]等,都是灸治热证的例症。
  4小结
  可见,运用灸法治疗热证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且已被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热证可灸”毋庸置疑。然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发现其疗效的评价标准不一,此类临床报道仍偏少,多数为针灸结合或者灸药结合,且其中一部分没有设对照组,其结果或许存在偏颇。因此,如何正确辨析各种热证,正确把握适当的灸法和灸量[27],再根据量学要素与病种及患者具体情况,在临床中注意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出灸法的量学方案尤为重要[28]。而如何改良艾灸耗时长、易伤皮肤、灸法规范化等,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魏稼.热证忌灸论[J].中医杂志,1980,(2):45.
  [2]金远林,周利.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3):7.
  [3]魏稼.各家针灸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
  [4]周飞雄,柴铁劬.《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探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46.
  [5]孙思邈原著,刘清国等校注.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6.
  [6]王谦,符文彬.试论孙思邈的“热证可灸"思想[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119.
  [7]王富春.灸法捷要[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34.
  [8]卓缘圆,张家维.朱丹溪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及临床运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3.
  [9]李�.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56.
  [10]周楣声.灸绳[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164.
  [11]杨玉红,吕云霞.“热证可灸”临床经验探讨[J].甘肃中医,2005,18(12):36.
  [12]杨华元,胡追成.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J].中国针灸,2009,29(11):40.
  [13]唐照亮,宋小鸽,夏晓红,等.“‘热证’可灸与‘贵灸’”机制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1):29.
  [14]吴焕生.针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1998.17(6):30.
  [15]杨华元.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0,10(10):17.
  [16]吕荣.艾熏治疗指(趾)头炎300例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1987,7(4):48.
  [17]周秉真.艾灸在热证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1):34.
  [18]王家骜.热证可灸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41.
  [19]史彦凤.灸法在实热证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8):27.
  [20]昊付花.浅谈灸法在疮疡治疗中的运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18(2):46.
  [21]武平,黄迪君.灸法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39例[J].中国针灸,2003,23(3):142.
  [22]武平,黄迪君.黄迪君教授“热证用灸”经验[J].甘肃中医,2009,22(3):20.
  [23]李剑松,郭粉莲,俞剑虹,等.灸法治痛风―热证用灸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2):97.
  [24]许文辉.温和灸治疗疖肿136例临床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76.
  [25]米建平,余焯�.温灸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0,30(4):482.
  [26]陈青青,林旭.论热证可灸[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6):273.
  [27]汤晓云,姜云武.灸法的量效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0):2.
  [28]阚丽娜,孙�.灸法量学要素初探[J].光明中医,2009,24(8):1504.
  (收稿日期:2011-01-05)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思考 热证可灸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gongzuozongjie/2019/0424/9295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