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出现中枢性高热的原因【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致中枢性发热】

【www.zhangdahai.com--施工方案】

  [关键词] 颅脑损伤;中枢性发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093-02
  
  中枢性高热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比较多见。主要为丘脑下部刺激受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造成,若降温速度慢,高热持续时间长,可严重引起脑病理损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1]。黑龙江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自1998~2008年对78例发生中枢性高热症状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降温速度快,退热时间短,热势不反弹,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其中男61例,女17例,年龄12~70岁,平均39.6岁。车祸创伤68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4例。入院时GCS计分为3~8分。
  入院后均经CT扫描明确诊断,其中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17例,脑内血肿15例,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原发性脑干损伤6例。其中脑疝51例:一侧瞳孔散大15例,两侧瞳孔散大36例,偏瘫59例,开颅血肿清除术65例,减压45例。出现高热症状均在住院1~5日内,体温(腋温)一般升至39.0℃以上,甚至42℃。所有患者均在发热后行痰、血、尿、CSF细菌培养均为阴性,除外感染性发热可能。
  1.2 治疗方法[2]
  1.2.1中医中药治疗①安宫牛黄丸1丸,用温开水50 ml左右自胃管注入,每日1~2次,连用2~3 d。②中药汤剂(白虎汤合承气汤加味):大黄30 g,厚朴20 g,枳实20 g,芒硝10 g,石膏50 g,知母30 g,粳米30 g,麦冬30 g,甘草10 g。水煎取汁300 ml左右,胃管注入,每次100 ml,每日3次。③针刺治疗(取大椎、曲池、合谷、少商、人中、十宣等穴位)。
  1.2.2西医治疗方法 ①持续冰帽物理降温,酒精擦浴(颈、腋窝、胸、腹股沟区)。②脑水肿及脑肿胀者应用激素:地塞米松20~40 mg加液静滴。③若患者躁动明显则应用镇静药物:冬眠1号合剂(由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和哌替啶100 mg组成)。
  1.3 疗效标准[3]
  显效:注药后1~3 d热退,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注药后3~7 d热退,生命体征稳定;无效:连用7 d热不退,甚至病情加重者。
  
  2结果
  
  显效47例(61%),有效31例(39%)。其中退热起效时间最短20 min,最长2 h,平均40 min。降温时间最短18 h,最长7 d,平均42 h。
  
  3讨论
  
  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的前部及后外侧部损伤,散热、产热、保温中枢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上患者体温可高达41~42℃,持续高热、超高热会快速增加脑耗氧量,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及脑病理损害,严重影响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增加致残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快速降温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4]。西医常用物理降温加激素治疗,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可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酒精浓度为30%左右,擦浴时可先上肢后下肢,一侧擦完换另一侧,最后擦腰背部。但在擦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变化,如有体温下降,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征象时,应立即停止擦浴,并应盖上被子保暖[2]。物理降温可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控制,但从远期效果来看往往不满意,通常药效一过或物理降温一停止,则热势骤然复升。尤其在恶性中枢性高热中,往往效果不佳。
  中枢性发热除高热外,大都还具有神昏谵语、躁动不安、颜面潮红、呼吸气粗、喉中痰鸣、痰涎壅盛,失语、肢体活动不灵、大便秘结、小便失禁、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祖国医学认为颅脑损伤属于“头部内伤”、“巅顶骨折”的范畴[3]。根据中医理论,头部突受暴力后,伤及气血经脉,致气机壅闭,瘀停清窍,痰热上蒙,热伤阴津致无水行舟,神明主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故有以上表现。对于发热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认为属于阳明气分热盛兼腑实证,治以清热开窍,峻下热结。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豁痰,开窍安神,属于中医“凉开三宝”之首。将其应用于颅脑损伤术后高热不退及昏迷不醒的患者,每获良效。白虎汤能清热生津,效专力宏,最善清气分热盛,退热效果显著;热盛容易伤阴,故加麦冬养阴生津。大承气汤具有攻积导滞,峻下热结的作用,荡涤肠胃邪热积滞[4]的同时,泻下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清除内毒素及致热源,减少致热因子的产生,所以能加强退热效果,并使热势不易反弹。针刺治疗取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曲池、合谷浅刺快出以泻阳明之热,大椎、十宣针刺放血以直折热势,配合人中,少商以开窍醒脑[5]。
  笔者在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后,减少了激素和冬眠药物的用量和次数,这样就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本疗法综合开窍及清、下之治法,具有退热起效快,退热时间短、停药不易反弹,患者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及简便易行等优点,能有效控制热势,减轻并发症,降低重残率、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莉.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 [J].河北医学,2005,11(3):280-281.
  [2]郅西环,吕辉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体温观察与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5,11(12):65.
  [3]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5.
  [4]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0,70.
  [5]王美芳,周晓燕.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3,9(5):65-66.
  (收稿日期:2009-03-02)

推荐访问:颅脑 中枢 损伤 发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shigongfangan/2019/0415/7701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