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周丹丹

摘  要: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之本在课。课程思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落实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可通过增加思政目标模块,激发课堂思政活力,联通育人方式方法,建构游戏评价机制等途径,实现育人先育德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学前儿童游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2)02-0026-04

一、课程思政融入学前儿童游戏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观念的引领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明确了思政课和专业课需形成协同效应,也指出了高职院校要兼顾育人和育德双重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因此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德才兼备的学前教育后备军,课程思政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也需融为一体。

(二)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亟需提升的需求

2022年3月25日,为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安徽省响应教育部号召,结合省内实际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将提升保教工作质量作为目标之一,指出幼儿园要“深入教育改革,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实施科学保教,以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引领,转变教师观念和行为,促进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的学习和发展经验。”幼教呼吁深化教育改革,势必要从师资抓起。幼师的游戏观能反映儿童观,儿童观亦能映射出教育观。而游戏的质量提升、学前专业的教育改革,亟需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思政建设,这也推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先进的实践经验为支撑,培养拥有科学的教师观、儿童观和游戏观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三)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变革的呼吁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幼教工作者。因此作为准幼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拥有双重身份,获得三种技能。首先要会玩,能将理论知识和游戏实践相结合;其次要会教怎么玩,即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游戏指导的技能;最后要会变花样玩,在指导幼儿游戏的基础上能为幼儿设计新颖、独特的游戏。三种技能应贯穿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始终,在全员、全程、全方位中实现知识传授、技能提升和价值引领[2]。这要求该课程的理论模块应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与游戏观,教会学生“会玩”,这正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入点。实践模块需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能根据瞬息万变的时代特点和学前儿童的兴趣设计出新颖的游戏,获得技能提升。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的普遍性目标多,课程思政目标少

目前,学前儿童游戏教材大多是编者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质量要求,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教材对目标的界定多是围绕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进行的,很少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如笔者使用的教材第一章游戏的概述,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游戏的概念、特征;认识游戏的不同类型;了解游戏的基本理论及主要观点;(2)能力目标:能应用游戏的相关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活动,并能解决学前儿童游戏中的常见问题;(3)情感目标:愿意使用游戏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实际问题。可见知识目标是最清晰的,技能目标较为抽象,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如何,能否解决幼儿园遇到的实际问题,均缺少评判标准。目标含糊不清,教师层面的落实很可能会导致流于表面,过于形式。情感目标没有体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诸如思想道德、价值观、爱国情怀、职业素养等课程思政元素。

(二)教师思政理解不透彻,目标和内容偏向课本

高校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参与者、执行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对思政元素的理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课程效果,影响立德树人的任务实现。以往,教师习惯于将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主要资料,过于依赖教材,缺少对思政元素的加工和理解,按部就班地将教材内容直接拿来,没有积极主动地把课程思政和游戏课程相结合,出现课程思政浮在表面,可随意拆分,思政和专业课两张皮的现象。教师的关注点也更易出现偏差,很多情况下从游戏理论的学习和习题的解答效果中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重知识、重智力倾向显著,情感目标几乎一笔带过。分组实训作业的布置也以延续教材内容为主,未将思政元素和游戏内容适时融入。出现师以传道为基础,生以熟背论成败的游戏课堂。长此以往,势必缺少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难以完成。

(三)学生主体角色淡漠,缺失课堂思政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均是课程思政融入学前儿童游戏不可忽视的两大主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应作为一对相互对立的关系存在于课堂中,然而反观现实的游戏课堂,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影响较强,范围较广,拥有“至高权力”。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没有主动学习和角色转变的意识,只停留在受教育者身份,未能将自己带入准幼师的角色,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较多依赖教师和课堂,仍处在接受学习阶段。因此出现理论学习不扎实,实践操作不合适,思政元素不见踪迹等问题。如学完体育游戏后,有学生在完成作业“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沙包游戏”过程中将游戏目的表述为:能站在10米外丢沙包。当问及为何如此设计时,答道:我觉得他们应该可以丢这么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已明确建议:中班幼儿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可见有一部分学生仍以自身立场评判学前儿童的游戏能力。在完成讨论和游戏作业展示时,过于依赖各大网络平台已有资料,经常未加更新和修改直接带进课堂。教师单线传授,学生线性回应。教和学的中途缺少创新环节,课程思政更是只字未提,学生群体未能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优势,不利于课程思政的深层次理解和拓展。

(四)课程评价量化明显,思政元素未纳其中

目前,一些教师对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评价已改变以往一卷定成绩的方式,采用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线上线下相关联的方式。将签到、讨论、抢答、分组活动等环节加入平时成绩,进行了量化,如参与抢答不少于8次,否则扣2分。看似形式多样,给了学生部分活动权利,但活动的发起和讨论的效果评价方仍是教师,往往是以“就知识论知识,就活动论活动”,一锤定音,未考虑到教育的滞后性和情感教育的长期性。如爱国主义,责任意识等思政元素,只可在春风化雨中感染,不能在一蹴而就中习得[3]。课堂评价由教师主管,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否同样在教师,虽有期中学生座谈和期末评价教师等途径,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或敷衍了事,或统一给分,未能发挥教学评价的真正功能,也未能促进教师反思课程思政的效果。

三、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增加思政目标模块,完善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是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教学的指南针。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势必先以学习目标的建设为前提。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学前儿童游戏》教材为例,该教材的实践性较强,案例较多,突出理论和实践学习两部分,但是课程目标只在章节开头罗列,每一节的目标没有细化。教师应将价值观导向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4]。结合思政元素,明确知识目标,可操作的技能目标和思想启迪、情感烘托的情感目标。以“第四章规则性游戏”为例,可根据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发布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游戏课程内容和高职学生特点,将理想信念、职业认同、关爱幼儿、育德意识和育人实践等最为核心的思政元素融入游戏课程,对第四章规则性游戏目标进行修改,增加思政目标模块,完善课程目标体系(见表1)。

(二)强化课程思政内容,激发课堂思政活力

“德是木之根,才是木之枝。”教师需意识到只有让“德”的根系更加粗壮,才能让“才”变得更加繁盛。游戏课程思政建设需教学双方合力。教的主体需在“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德”的教育功能,审慎挑选思政元素,提供课程支撑,以才扩充德,并将其融汇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参与者的学生主体同样有责任,“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课程思政的学习不能止步于课堂,隐性的教育影响同样会给人以启迪,学生可结成课程思政学习小组,分享、交流思政发现,将思政元素系统化,从而增强合作意识,扩充人文核心素养。以体育游戏为例,可从身体的顽强,忍耐、运动能力、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入手,强化课程思政内容,激发课程思政活力(见表2)。

(三)联通育人方式方法,共享游戏思政资源

教学方法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好的方法既要符合游戏课程本身特点,又要遵循学生认知、兴趣等特点。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又不削弱教学质量,达到二者的平衡和统一,而非“两张皮”。教师可设置游戏课程思政模块,将社区、家庭、幼儿园等因素引进游戏课堂,以社会热点话题为主题,由点及面,让学生搜寻与主题相关的思政要素,采用思维导图,启迪发散性思维,践行实践课程的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在创新思辨中教会学生方法,使其保持高度的警觉,能用发展的眼光时刻关注思政要素,分享所见所知,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

(四)关联多方课程主体,建构游戏评价机制

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观念、社会、学校、教学和体验5个层次,依次对应课程专家、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课堂和学生。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也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多层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配套、细化课程思政建设规范。同时,必须将评价具体化、明确化,逐级实行,又因课程思政的育德功能需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的情境中得以实现,因此质性评价也要纳入课程评价体系[5]。学校可继续加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投入,落实思政评价制度,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调动教師的积极性。同时,学生评价内容增加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主动将思政内容融入学习环节,促进学生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中提升对幼师的专业认识,发展专业技能,激发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四、结语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在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在游戏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更新理念、确定目标、甄选内容、完善资源,使课程思政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同向同行,构建三位一体、显隐结合的育德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珊,张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初探:以“幼儿园组织与管理”为例[J].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2,20(1):25-29.

[2]董书研.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幼儿教师口语表达”模块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12):242-245.

[3]王晓寅.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6):4-6.

[4]王雪晴,申晓梅.“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6):72-75.

[5]张彦颖.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0(1):61-6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管理观察(2017年22期)2017-11-17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8期)2017-11-15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管理观察(2017年8期)2017-09-22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探析 学前教育 学前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319/57229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