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勇气与魅力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摘要】 黄伟林是广西新时期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的文学批评以广西当代文学和中国当代小说为主,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分析能力、散文式的艺术风格、注重批评方法的合理运用等特征,体现了他作为批评家的勇气与独特魄力。

【关键词】黄伟林;文学批评;勇气与魅力;广西当代文学

黄伟林是广西新时期以来最活跃和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这不仅因为他著有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和论著,而且从其所兼职的社会职务和获取的奖项就可以看出来。他现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等。黄伟林从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评论作品,目前已著有《桂海论列》、《转型的解读》、《文学三维》、《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人,小说的聚焦》等文学评论集和专著。在《南方文坛》推出的“今日批评家”中,黄伟林是唯一入选的广西评论家,他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的庄重文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2003年曾以文艺家身份入选广西文艺十三年成果展示会。论文主要对黄伟林的文学批评成就及其特色进行分析,以领略其批评的艺术和魅力。

一、黄伟林文学批评的内容

黄伟林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他的文学批评内容丰富,成就巨大,最主要包括广西当代文学和中国当代小说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其作为批评家的勇气和魅力。

(一)广西当代文学批评

黄伟林是一位有着很强的当代意识和现场感的评论家。他长期关注和跟踪广西及全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撰写了大量的作家作品评论和学术论文,并发表在全国重要的报刊杂志上。黄伟林善于将广西文学放在全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进行思考,并发现那些有可能在我国文坛引起反响的广西作家。例如,他最早评论了广西的林白和鬼子的小说,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全国著名作家,表现出了批评家独到的眼光和先见之明,为发掘广西优秀作家作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黄伟林还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重视从整体上对广西90年代以来的文学进行研究。这方面重要的文学评论有《论新桂军的形成、特征和创作实绩》、《论广西三剑客》、《边缘的崛起——跨世纪的文坛新桂军》、《艰难的突围——论广西长篇小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从花山到榕湖——1996--2004年广西文学巡礼》等。这些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为总结广西文学创作的特征、成就与经验,促进文学桂军的崛起和在全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例如,1994年发表的评论《论新桂军的形成、特征和创作实绩》,是最早对文学新桂军做全面分析的文章;1998年发表的《论广西三剑客》,是对刚刚崛起的“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做出深度的论述。黄伟林是对广西新时期作家作品“关注最多、用力最大、评论最勤”的批评家,其评论被作家们所广泛认可和接受。

黄伟林的第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桂海论列》1993年6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广西作家评论小辑,对韦一凡、何津、张宗栻等27名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评论;后部分为桂版图书评论小辑,对广西师大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等出版的18部书的评论。这些评论文章内容一般简短,却言简意赅,及时地体现了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关注与评论,具有反馈性、互动性的效果。《桂海论列》是黄伟林的处女作,虽然还存在着批评文章的短小和不够成熟的一面,但是也初步体现了作者的批评取向与风格,黄伟林“作为广西一位出色的批评家已不断向广西文学殿堂的深处迈进。”

黄伟林出版的第二部文学批评著作《转型的解读》显得相对成熟,其评论文章较长,也更能全面地展示作者的文学批评特色。该书是广西文学评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收入作者关于新时期广西文学的27篇专论,对新时期一批有代表性的广西中、青年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既包括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编辑家等,也包括对地方文学现象的综论,如《新桂军论》、《<南方文学>论》、《桂林文学论》等都是重要的论文。从书中可以看到新时期广西文坛的重要作家、文学现象与发展的大致脉络。论著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参考价值,1999年曾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黄伟林对广西文学现象的综论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与分析能力。例如,《新桂军论》是对广西90年代后形成的一个青年作家群体的评论,作者对新桂军出现的理论准备、概念形成、基本特征、创作类型等做了详细的论述,使人们对广西当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有了清晰的认识。《桂林文学论》对桂林的四大文学资源即山水、历史、环保和旅游题材进行归纳,还完整地梳理了桂林文学的历史发展情况,列举了从秦汉开始,经唐宋元明清,到现当代文坛上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史知识和文化修养,并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南方文学>论》则对桂林市这份重要的文学刊物近年的创作动态做扫描式的评论,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历史价值。

在具体的广西作家评论中,黄伟林善于总结出一个精辟而新颖的题目,形象地概括出作家文学创作的特征。他很少孤立地研究单个文学作品,而是对作家的总体创作做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同时将文学作品与作者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对作品的内容及其社会价值作出评价,深刻地指出作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他论张宗栻的《两个世界的的冲突》、论李逊的《第二轮黑暗》、论鬼子的《一个又一个家的毁灭》、论沈东子的《边缘地带的孤独牛仔》、论聂震宁的《思维和文体的双重演进》等都是重要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黄伟林着重深入探讨了社会变化给作家带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变化,分析了文学如何显示当代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等问题,体现出作者敏锐的智慧和洞察力。

(二)中国当代小说评论

在关注广西文学的同时,新世纪以来黄伟林也加强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评论和研究,其中既具有作家作品的评论,也具有宏观的理论分析,体现了他从宏观把握当代文学的勇气和能力,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他先后出版了《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人,小说的聚焦——论新时期三种小说形态中的人》(以下简称《人,小说的聚焦》)等著作.其中,《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是黄伟林的一部系统的、表达个人见解的中国当代小说研究专著。该书把文学批评和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全国当代小说,从文化语境和人的角度,将贯穿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群体进行分类评述,分别对红色经典小说家、右派小说家、知青小说家、晚生代小说家、地域小说家和女性小说家进行详细的论述,框架宏大而层次分明,并且在诸多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与亮点。作者指出20世纪中国小说有三种基本的形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文化的民族叙事、语言的个人叙事,它们大致分别可以理解或者对应为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其突出的特征分别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叙述艺术。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小说占据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主流,包括红从色经典小说家到反思小说和改革文学等,它们在内容上往往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体现出较大的社会历史价值;文化的民族叙事小说是重在阐释民族文化,强调空间观念,并试图建立文化和审美本体;语言的个人叙事小说典型表现为一种私人化的先锋小说,重在探索叙述的艺术技巧。

对于新时期的人道主义文学思潮,黄伟林认为,人性、人道主义的表达也有阶段性。第一个阶段是人道主义的精神启蒙阶段,以精神解放和启蒙为目标;第二个阶段是人道主义的世俗发展阶段,以生活实惠为目标;第三个阶段是欲望化叙事阶段,以感官解放为目标。据此观点,他将当代小说家群体分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群体,这些小说家群体都以人本的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这种提法表现出作者敢于创新的勇气,其另辟蹊径的研究视角对转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方法有着启发作用。

《人,小说的聚焦》是黄伟林在自己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批评与研究著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超的论述能力。论著从“文学是人学”这一普适性命题出发,对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展示的人物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人在各种形式形态中的不同表现和发展演变,阐述人的不同理解造就的不同的小说形态景观。作者结合时代文化、创作意识和叙事美学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突出三种形态小说的“人学”特征。作者指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种形态的小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发现人、表现人,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现实主义小说关心社会中的人,所以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小说关注人的心灵,所以经常采用意识流小说技巧;后现代主义小说意识到人的身体的分裂,所以在叙述上有平面化、碎片化的倾向。”黄伟林认为,小说不仅仅是反映社会历史的进程,而且是人的生命存在,其根本价值在于洞悉人性秘密,透视生命质量,帮助人类创造圆满自由的生活。

《人,小说的聚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结构框架,论著从人出发,最终又回到人,且在论述时形成前后照应的线性结构,使理论与作品阐释高度融合。绪论先对三种文学形态做理论的阐释,中间三章分别论述了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的不同形态和表现,结语归纳作为人的艺术的小说发展的无限性。作者在阐释理论的同时,能结合经典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和说明问题,并融入自己对作品和人物的独到理解。例如,他认为《沧浪之水》的立意不在于塑造一个“君子固穷”的知识分子楷模,而是引发人们对社会制度缺陷的深思;《活着》是一部现代主义小说而非现实主义小说,福贵作为受难者,要展现给我们的不是现实的残酷,而是为了讲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不要问我》书写了现代人丢失了对于自我身体的确认等,这些都显示出作者具有敏锐的文学感觉。

另外,黄伟林还出版有文学评论选集《文学三维》和《文艺新视野》(合著)、《文学桂军论——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作家群的崛起及其意义》(合著)。其中,《文学三维》收集了作者关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广西新时期文学的评论文章30余篇。该书是《南方论丛》张燕玲、张萍主编的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本丛书之一,2005年获得第五届壮族文学奖。《文学桂军论》则获得了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获得了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二、黄伟林文学批评的特色

黄伟林对文学批评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清醒的认识,他喜欢有真知灼见的批评,真知指的是批评家需要有文史哲的知识底蕴,灼见指的是批评家有审美发现的能力。这种批评的理念在在他的批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与体现。综观黄伟林的文学批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以广西当代文学评论为主要内容

黄伟林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活动从广西当代文学起步,在广西批评家占据了领先的地位,他以广西当代文学为重要的批评对象,对广西当代作家作品做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黄伟林早期的文学批评专著《桂海论列》、《转型的解读》、《文学三维》都是对广西当代文学的评论。另外,在《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文学桂军论》、《人,小说的聚焦》中,作者也分析评论了广西新时期文学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如蓝怀昌、东西、鬼子、李冯、凡一平等人的小说,潘琦、冯艺、彭匈、张燕玲、彭洋等人的散文,黄堃、黄神彪、刘春等人的诗歌。其中,又以成长着的广西中青年小说家的创作为主。黄伟林经过长期的阅读和研究的积累,对广西新时期的小说的发展情况可谓了如指掌,体现了作者对本土文学的一种理论自觉和乡土情结。

近年来黄伟林还关注桂林市地方文学的评论与研究,主编了《桂林文化城作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从雁山园到独秀峰——独秀作家群寻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著作,前者以专章的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抗战时期著名作家艾芜、王鲁彦、欧阳予倩、巴金、茅盾、艾青、胡风、陈寅格等人的文学创作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资料价值;后者则从广西师范大学地域作家群的角度,分别论述了民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独秀峰作家群,具体论述了35位作家的文学创作情况,同样具有学术性的价值和意义。黄伟林还准备出版《广西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一书,从多民族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和建构广西当代文学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不仅如此,黄伟林还和这些广西本土的作家们共同成长,推动和见证了文学桂军的繁荣与发展。这种密切的关系既消除了他和作家们之间的隔阂与误解,这使他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创作,更准确地理解他们丰富的文学世界。黄伟林认为,广西文坛需要真实的、有品质的批评,广西的文学批评应该与作家创作形成合力,开展经典化的工作,以为经典作家撰写评传的方式,让广西文学史有丰富的材料,也通过此,对作家的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黄伟林这样看待广西文学批评现状,也是这样去从事文学批评的实践。

(二)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分析能力

黄伟林善于对作家作品做总体的理论概括与分析,他强调研究广西文学不能在广西文学的范围内自说自话,而应该把它放在整个中国文学的格局中去衡量,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坐标系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紧跟全国文学发展的步伐。黄伟林写了不少概观式的评论,例如《不断自我超越的广西壮族当代文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文学发展的实绩和动向》、《从花山到榕湖——1996-2004年广西文学巡礼》、《艰难的突围——论广西长篇小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等,他将转型时期广西的文学创作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其论述全面而又深刻,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分析能力,体现了作者对广西当代文学宏阔的视野、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能力,这与他长期以来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是分不开的。

阐释是文学批评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他能够帮助读者很好的去理解作品,并准确传达批评家的观点。黄伟林的许多文学评论正是基于阐释的立场进行的,他试图通过理性和逻辑的语言将作家用形象表达的意义阐释和分析出来。他关注的往往是作者表达了什么,而不是为他在文坛排座次或定名分,这使其文学批评重在阐释分析而不侧重评价的功能。在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时,黄伟林也非常善于概括他们的创作特征,分析文本细致的艺术特色。例如《聂震宁:思维和文体的双重演进》一文,作者先是分别分析了聂振宁小说中的自然观、社会意识、文体结构和反讽语言,末尾再总结归纳聂振宁小说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让人对聂振宁的小说有了整体和清楚的把握。

(三)散文式的艺术风格

黄伟林的文学批评文体多样、笔法多变、具有散文式的艺术风格。他评论的作家有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编辑、批评家等,根据批评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批评文体,在结构和笔法上自由灵活。例如,在《两个世界的的冲突》中,作者抓住张宗栻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主题来分析,指出小说家创作的深层内涵与价值;在《黄继树:重塑桂系人物》中,作者以解读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方式来分析作家塑造历史人物的成功之处,以叙述为主,叙中带议;在《撞响东方文明占钟》一文中,黄伟林则结合自己和诗人的往来和感受,分析了梁潮其人其诗的情感和心态等。黄伟林认为文艺评论既然是文艺评论,这就决定了它应该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学品质,这种品质类似于散文式的自由风格和创作个性。

黄伟林在评论作品时还善于发现作品的审美性,在语言表达上流畅自然、形象生动。他评论作品总是准确地抓住批评对象某些突出的特点进行评论。论赵清学的小说,突出其朴素、本色的风格;论苏韵芬的诗歌,突出其“柔情”;论文学桂军,着重谈文学桂军的概念、特征、代表性作家和创作类型等,体现了作者追求批评的审美性的特征。同时黄伟林写批评文章,注重心灵的感悟,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表现,他的评论常常是自己情感的分析与描绘,他喜欢用比喻、排比、类比、象征等艺术手法,在文章中渲染出一种情绪和氛围,读来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他这样评述梁朝的散文诗特色:“美妙的景色,焦急的心情,轻柔的疑问,智慧的回答。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相当动人的诗的画面。抒情主人公这时候的心灵显得特别细腻、敏感、纤弱、优美。这显然是一颗感受到爱的甜蜜、爱的美丽的灵魂,爱复活了所有的感觉,爱使心灵滋润、纯净、丰满、清新,爱甚至使思维机智、爽朗、隽永、超然。”作者在平易顺畅的描写中还抒发了哲理性的感悟,读这样自然清新和富于文采的评论文章,我们不会觉得枯燥与乏味。

(四)注重批评方法的合理运用

黄伟林的文学批评在文体上灵活多变、根据批评对象选择适当的批评方法,同时多运用比较方法、文化学、人类学等方法,增加批评的科学性和审美化。他在文学批评中较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各名族、国家和作家的横向比较,来发现它们在题材、主题、类型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揭示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也开拓了批评的视野和角度。比如评论鬼子的“家”系列小说的评论《一个又一个家的毁灭》,黄伟林从古今中外对“家”的不同认识的角度进行比较,先是比较了中西方不同的家庭观念,然后列举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庭破落情况,再对鬼子的小说《家癌》、《家墓》等进行分析,并概括作者小说创作的主题,即善于表现“一个又一个家的毁灭”。这种分析让读者更清楚的认识作家,并揭示了中国家文化的深层内涵。又比如评论沈东子显示中的理想主义,作者将之和张洁、张承志、方方、池莉、王安忆等著名作家的创作作对比,甚至将沈东子作品的孤独情绪与贝多芬、尼采的并论,这样就拓展了文学批评的对象,使批评的范围从个别到一般,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从而加深了批评的深度。

黄伟林还运用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文学,分析和评论作品。重塑桂系人物群像》、《醒来的红土》、《抒情叙事象征》、《桂林文学论》等文章里,黄伟林以广阔的人文环境作背景,将批评对象置于与文学相关的历史、传统、经济及意识形态诸因素中进行多层而的考察,由单纯的文学批评走向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化批评。如在《抒情叙事象征》一文中,黄伟林从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广西的山脉地形,指出黄神彪诗歌创作中的山脉情节,揭示了诗人的抒情特征和象征手法,最后归纳黄神彪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这种借助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去解读诗歌,既能指出诗歌创作鲜明的艺术特色,又能揭示诗歌主题下隐藏的深层意蕴,显示出文学批评的时代感、历史感和哲学意识,体现了黄伟林文学批评中的科学态度。

总之,黄伟林是广西新时期成果最丰硕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始终站在整个当代的大格局上审视当代的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他密切注视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最新发展态势,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观察者之一。黄伟林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深广的知识结构和比较独特的文化视角,够达到深厚的理论高度。他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审美能力,使其文学批评既有鲜明的个性和文辞精彩的特征,也具有理论上的创新与建构。他还有众多的文坛友人和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其文学批评紧密贴近批评对象,具有很强的当下性和现场感,并对文学创作的现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黄伟林在文学批评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使他在广西批评家中确立了“硬派”和领先的地位,显示出一位成熟批评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黄伟林等.文学桂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5.

[2] 黄伟林.桂海论列[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6.

[3] 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黄伟林.人,小说的聚焦——论新时期三种小说形态中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12.

[5] 黄伟林.转型的解读[M].南宁:接力出版社,1996:168.

推荐访问:勇气 批评 魅力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330/5773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