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寻找失落的“根”和“魂”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生动鲜活的民间艺术,向来被誉为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的“根”和“魂”。但是,“今天,残存的古老民俗正面临前所未有剧烈的文化转型危机”,“对于这些积淀数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尽快、大量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三五年后。许多珍贵的民俗事物或都将永远由乡野中消失无踪”。从1986年起,画家杨先让率领考察隊十四次深入黄河流域,从黄河上游一直搜索到黄河人海口,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8省(区)。在河南开封,杨先让为朱仙镇年画所着迷,这是一种曾经也让鲁迅先生着迷的木刻画。其间,他们更数度出入民俗活动特别丰富的黄河中游地带,如新绛、华县等地。持续四年的黄河民艺考察所“累积的成绩是丰硕无比的”,连黄永玉、陈丹青等大家都被“震傻了”。

黄河是母亲河,依黄河而居的先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它们从邈远的史前时期,绵延数千年,植根于老百姓的日常,随同生活而变迁,但随着手艺人的相继逝世以及传承的断裂,很多技艺几近灭绝。杨先让认为:“民间艺术的消失是世界性的,留存民间艺术的难题也是世界性的……社会形态变了,生长它的东西已经没有了,现在只能赶紧研究起来,把它变成一门学问。”《黄河十四走》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这“是90年代,也是此前半个世纪中国最为周正而用心的民间艺术图文集,其内容和体裁,介于田野调查、文本分类、历史综述、美学阐发之间”(陈丹青语)。在自称“被震傻了”的黄永玉老先生看来,“《黄河十四走》点明了研究民间艺术的一个方向、一个方法。是一个铁打的、无限远大的可能性,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黄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记录下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传唱。“大自然本身丰富多彩,作为反映思想意识形态的艺术更应该万紫千红。”杨先让认为,在那没有被发掘的厚土中,宝藏多着哪。掉在任何一个方位上便会沉迷得一辈子都不想爬出来。黄河十四走。杨先让不但被历史悠久和黄河水土浸泡过的民俗文化所感动,还被民间艺人特有的艺术气质、艺术境界所震撼。1987年8月,他们到陕西华县考察民艺,“正巧,文化馆从农村请来一台皮影班子”。“锣鼓丝弦响了,开唱了。我‘惊呆了’:‘生、净、旦、末全由一个人担任……唱得忘我人情……眉宇眼神千情涌流;嗓音浓重而沙哑……我深深被迷住了。”’用杨先让的话说,“真正的那个美,真正的声情并茂,那断断续续的腔调。真是绕梁三日”。黄河十四走,杨先让结识了很多民间艺人,他们艺术水平之高妙令杨先让感到震惊,却因为后继无人、“就要失传了”的残酷现实又着实感到担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散落在黄河流域的民俗艺术,就像五彩缤纷的宝石在古老的大地上熠熠生辉。从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到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诸省,一路跋涉,一路寻访、考察、记录,几万字的笔记、数千张照片、上百种民间艺术收集及难忘的调查体验凝结在一起,颇有“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点明了研究民间艺术的一个方向,一个方法,是一个铁打的、无限远大的可能性”(黄永玉语)。任何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梳理都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文献,二是文物,三是民间艺术。然而在相当大的文化群体中,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第三个层面往往被轻视甚至成为遗忘的角落。而杨先让的《黄河十四走》恰恰是对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传统民间艺术的拯救,并以质朴真切的文字、鲜活生动的图片的形式,使之至少在文献著作中得以经久不息地传唱下去。

推荐访问:黄河 行走 失落 寻找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10/58212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