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舞狮文化在文创产业中的演绎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李微,倪春洪

岭南舞狮文化在文创产业中的演绎

李微,倪春洪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随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已经从传统的静态保存转向动态创意的开发和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下,“5G+互联网”与文创产业产生巨大共鸣,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文创产品设计不断涌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发展的新路径。采用文献综述、基因提取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分析法,从用户体验设计角度出发,提炼岭南舞狮在造型因子、色彩因子、寓意因子方面的突出特点,构建数字化文创平台,提出岭南舞狮数字文创设计策略,将地域文化、科教知识以共享化、情感化方式传播。岭南舞狮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与现实文化和大众文化相融合,使舞狮文化成为一种活态化传承,非物质文化呈现形式的多样性践行了中国传统舞狮文化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丰富了我国非遗项目内容。

岭南舞狮;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文创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以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创产业肩负着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职责和使命[1]。舞狮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民俗的艺术瑰宝,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心骨,更是中国人民深入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原”[2]。陈明在《南狮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中指出,以南狮为代表的岭南舞狮是中国舞狮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明晰的地区特色、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3]。探索岭南舞狮文化与当代文创产业整合策略,注入岭南舞狮文化精神内核是推动岭南地域文化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核心,为民族文创产品设计革新提供了新路径,实现了现代语言环境下文化创作转译、文创产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态传承。

舞狮是中国民间庆祝节日的传统民俗仪式,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已从民间节气活动走向竞技舞台,成为一项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运动有机结合的体育赛事,并朝着科学化、组织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4]。

目前,文创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繁荣,不断提高着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支柱性产业。融合媒体的发展为文创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契机。文创产业规模不断扩充,其深度融合的特点逐渐显现,与消费市场、产业、互联网、品牌构建、IP管理等众多领域逐步形成“跨界、渗透、升级、融合”的多元方式[5]。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内容呈现与互动表达,为传统文创产业铺平了数字化发展与传播的道路。在满足用户体验需求下,开发符合新时代地域文化的创意衍生品,达成非遗与多个范畴的交融,兼顾现代化发展思维,是非遗文化的再造。

1.1 岭南舞狮文化发展现状

1.1.1 岭南舞狮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与发展

据统计,2006年至2022年,共有五批23支民间舞狮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表1),其中有10支队伍是岭南舞狮。2021年新增的瑶族布袋木狮舞非遗也是岭南舞狮之一。岭南舞狮具有悠久的历史遗产、文化自信、民族认同、艺术欣赏和社会和谐价值[6]。然而,通过整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献研究舞狮运动如何在高校传承并发展,对于非遗下的岭南舞狮文化研究少之又少,只是理论性研究,岭南舞狮文化如何以新时代融合方式活态化传承的实际性项目文献资料相对欠缺,因而对其进行归纳与分析整理,探索出岭南舞狮非遗文化与文创产业跨界融合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新途径。

表1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代表性项目名录情况

Tab.1 The representative lion dance projects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 list

1.1.2 岭南舞狮文化现代化发展困境

1)老辈人才渐稀,新生人才断代。人才是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岭南舞狮人才的缺乏是舞狮保护与传承的困境。目前舞狮传承“后继无人”,老一代健在的继承人很少,而年轻人受打工潮影响学艺的意志不坚定[7],造成年轻人对舞狮文化了解不够,对舞狮文化支持不够,导致新生人才断代。

2)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传承受阻。岭南舞狮文化的经费来源较为狭窄。舞狮活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支出和企业财政支持。舞狮队的商业性演出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基地建设、长期训练和舞狮所用道具需要巨大的费用[8]。有些地方由于解决不了资金问题,放弃了舞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舞狮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受限。

3)网络时代浪潮,文化认同式微。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云”技术不断进步,抖音、快手等小视频APP的兴起,吸引了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偶然间观看小视频成为娱乐的方式之一。特别是由于疫情隔离,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社会模式,线上文化传播方式成为主流。传统岭南舞狮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缺乏良好的传承机制,与用户情感化体验黏合度不高,青年人对舞狮文化认同感不强。如何在“云”技术与岭南舞狮非遗文化的冲突中生存和发展,是立足新时代亟待解决的新命题。

1.2 文创产品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就国内而言,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政府积极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广东省博物馆协会非国有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首届“2020非国有博物馆文创发展(广州)合作交流会”不断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该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岭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潜力无穷。

如图1所示,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6年我国文创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的数据,2019年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规模高达744.2亿元,较2018年的633.5亿元提高了17.47%,预测到2021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872亿元的高峰。由此看来,2014年到2020年总增长率为200%,是之前的两倍。“十四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首要力量。

图1 2014—2026年中国文创市场规模(含预测)

在国外,文创产业最早出现在欧美,主要聚集在美国、英国、中国、日本和韩国。在这之中美国占总市场的比例将近二分之一,欧洲占三分之一,南太平洋和亚洲国家占五分之一,中国仅占一小部分。以美、韩、英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美国的“艺术与商业联姻”模式、韩国的“政府引导”模式、英国的“推进文化基础创意园”模式、“产业链”模式和“核心科技”五种模式[9]。

目前文创产业发展势态良好,潜力可期,文创新经济高速发展。深度融合发展路径逐步形成,通过对岭南舞狮文化发展困境的分析,探索满足用户消费需求的情感体验设计方法,同时将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交融创新发展,增加更精细化、特性化的文化载体,构建岭南数字化传播模式,为文创产业提供了极为宽阔的发展平台,使非遗更好地传承延续。

2.1 推动岭南舞狮与“5G+互联网”融合发展

以上研究资料表明,数字文创设计是舞狮非遗实现当代价值的最佳领域。随着“5G+互联网”的到来,文创产业与互联网的交融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与舞狮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岭南舞狮传播平台,突破区域局限,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打造特色岭南舞狮品牌,扩大岭南舞狮非遗的传承路径,从而为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2 优化岭南舞狮与用户交互体验设计发展

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大量多样化、多元性的实践体验可以使用户由被动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参与的共建者,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10]。因此岭南舞狮数字文创应重视用户较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创设多种交互设计使用户与产品有完美的互动关系,通过反馈信息来实现再次教育和传播,并实现岭南文创特有的教育宣传功能,将文化传播变得更有效、深入。

2.3 促进岭南舞狮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岭南舞狮精神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魂,承载着中国人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和特异风格[11]。舞狮是岭南与港澳地区的重要文化纽带,对岭南舞狮文化进行建设,着重在湾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提炼、创造、再整合,达到优化整合旅游资源的目的,构建舞狮文创品牌,可以提高港澳同胞对祖国传统文化以及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的认同,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运用岭南舞狮文化提高粤港澳城市群在国际的影响力,让城市旅游的名片反哺文旅产品,以开辟“非遗+文旅”之路。

非遗舞狮文化设计因子分为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见图2。

3.1 南狮造型因子特性提炼

1)南狮狮头造型特点(见表2)。造型来源于传统粤剧角色中三国历史人物脸谱,分为“刘备狮”“关羽狮”和“张飞狮”,后来在发展中又加入了五虎上将中的“黄忠”“赵云”“马超”。该头饰吸收了粤剧人物头饰手法,表现出对英雄人物敬慕的心理欲求[12]。南狮外形很独特,狮子头与狮被相连,在锣、鼓、钹乐器下有一整套定式:舞动时节奏鼓点均衡不变,舞动中“注重狮子的勇猛与威严,且有谨密的秩序和采青阵法”[13]。南狮头上有一只角,这是它的独到之处,喻示“独占鳌头”,形状像竹笋,而形象酷似年兽,由铁材制成,相传与南狮起源、发展历程有关[14]。

2)南狮狮头风格特点。南狮又称“醒狮”,重“意”、神态和意蕴。其表演时更重视讲述生动的故事,包括20多种步法技巧,如开合马、四平马、骑龙步等。在表演中,“采青”是醒狮表演的高潮,而“狮子走钢丝”和“梅花桩狮”在南狮中也广泛应用[15]。

图2 非遗舞狮文化、设计因子及文创产品关系

表2 南狮造型因子基因图谱

Tab.2 Gene map of modelling factor of Southern lion

3)南狮表演形式特点。南狮中有静、看、探、采、闻、睡、醒七种表演动作,用来表现狮子乐、喜、惊、怒、哀等神态,主要表演“采青”的故事,表现其不畏艰辛、克服困难的精神,还有驱除邪恶的寓意[16]。

3.2 南狮色彩因子划分

在南狮文化中色彩在控制基调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千百年来其色彩一直与当地人的理性与感性交织在一起,并受儒家主流思想的影响,因此大多数南狮文化的颜色都是饱和度高的清新亮丽的颜色,例如红色、黄色、黑色偏深为大面积使用色,其他粉色、蓝色、白色偏浅则小面积使用(见表3)。刘备狮形:多为黄色象征着皇室精神,脸谱性格为厚道且沉稳,其头后有三条线象征着智慧、仁爱和勇敢。关羽狮形:多为红色代表热情和勇敢,脸谱性格为仁、义、忠,“如意纹”顶头亮,头后有两条金线,表示智慧和勇敢。张飞狮形:多为黑色代表冲动、耿直,脸谱性格为英勇、威武,青铁角的牙齿和胡须,脑后有一金钱,代表奋勇[17]。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可以直接将南狮文化中舞狮的经典颜色与之融合,通过统一协调的色彩,控制画面的稳定性和扩张力,不断提高岭南舞狮的认知度。

3.3 南狮寓意因子象征

南狮寓意吉祥如意,是驱邪避害的吉祥之物。“狮子采青”表现了岭南民众吉庆丁财旺、富贵代代兴的虔诚务实心理。从抽象角度来看,“青”指青阵,具有一定的困难或荆棘,采青是狮子借助道具表演剧情化的破解青阵、采得青包的过程;
从具象角度来看,“青”以生菜为主(取“生财”之意),以红包、香烟等物品为辅的青包,具有生子发财、兴旺发达等寓意。而青除了以生菜象征,还有芹菜,芹菜寓意“勤勤恳恳”,青中还会挂香烟,寓意“人烟云集,兴旺发达”,通常采用双喜烟表达“双喜临门”的寓意。采青分为高青和地青,而地青中的苹果寓意“出入平安”[18]。在疫情暴发期间,国难当头,祈福优先,每一次的安慰和祈祷都是巨大的精神力量。粤语中“舞狮”等于“无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寄托着人们追求身体康泰的美好愿景。南狮造型绘制流程见表4。

表3 南狮色彩因子基因谱

Tab.3 Color factor gene spectrum of Southern lion

表4 南狮造型绘制流程

Tab.4 Southern lion modeling drawing process

在结合文化基因进行设计开发时,用户需求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了解消费群体的潜在心理需求、购买行为以及消费的影响因素,为数字文创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田野调查法开展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广州市多个旅游景点及博物馆文创品,并归纳分析出目前非遗文创产品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非遗文创商业模式非常认同,粤港澳大湾区文创联盟秘书长王小迎表示深受岭南市场欢迎的有与“吃”文化挂钩的文创,例如粤博文创蛋糕(备受年轻人群关注)、《古埃及文明特展》系列学习用品文创、呼声最高的“古埃及风”文创彩妆、具有萌文化体验的动漫IP形象,都为岭南非遗注入了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使岭南非遗不再单调平庸,与新生代重新“对话”。

在数字信息时代,“云”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文创产业市场不断扩大、文化需求增加激发了数字科技创新,文创和科技二者融合,打造“非遗+新文创+文化旅游”产业变革新视野,以实现文化的标准化、可视化、数字化、交互性、虚拟性。开拓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当下极具发展前景的业态新形势。从岭南舞狮文化高效传播、情感共鸣、提升品牌影响力这三个方面开发具有共智、共享、独特地域性的文创产品,达到更好地宣传和弘扬南狮文化的目的。本文主要研讨了“岭南舞狮”文化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字化产品研发。

近年来,岭南舞狮民俗活动得到了传统体育、非遗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就中国知网(CNKI)而言,以“南狮”为检索条件,共检索到195条记录。如图3所示,根据《2016-2021年岭南舞狮学术论文研究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去年受疫情影响稍有回落,总体研究不成体系,这也印证了需深挖岭南舞狮文化基因的必要性。

图3 2016—2021年岭南舞狮学术论文研究数据

通过搜集2016—2021年的学术论文发现,对于“南狮基因传承”与之匹配的信息有101条。在文章《“非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广东醒狮”为例》中提出宣扬非遗精神和传承岭南舞狮基因的重要性[19]。因此,通过问卷分析法调查岭南当地旅游景点文创产品现状,在年龄、职业和购买文创的体验感受方面设置问题。共发放100份网络调查问卷以获取样本数据,其中发放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1年07月,调查人群为16~26岁的青年,结果显示对岭南舞狮文化基因满意度最高的是图形因子(占比85.97%),其次满意度一般的是南狮的头因子(占比50%),满意度最低的是南狮身体因子(占比2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新生代对文创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趋向,结合新的方式传播与弘扬岭南民俗文化,为岭南舞狮开发满足新时代青年情感文化需求的文创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见表5)。

表5 岭南舞狮旅游文创产品满意度调查

Tab.5 Satisfaction survey of Lingnan lion danc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4.1 突出地域特色,深挖文化内涵

4.1.1 舞狮IP形象设计

岭南舞狮IP形象设计主要体现在南狮造型因子运用上,南狮造型醒目且独特,内容丰富,有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感。如图4所示,提取南狮狮头具体形态作为图案装饰,打造IP形象并与现代国潮、未来元素相碰撞,赋予舞狮更年轻化、潮流化、生活化的特性。“靓狮弟”IP形象设计,“靓”是岭南地区方言中“靓仔”的提取,给人一种亲切感;
“狮”呼应IP形象呈现出岭南舞狮文化;
“弟”一方面象征岭南地名文化,另一方面意为“弟弟/师弟”,契合专属IP形象的拟人设计。“狮弟”因同“师弟”,是武术中兄弟之间的称呼,能够传承岭南舞狮黄飞鸿武术精神。还可将IP形象设计为动态化图形,具有动态化、多维化特点,比如舞狮经典表演形式(静、猛、醒、乐、醉)表情包的设计,被青年消费者广泛分享,可增添用户之间的互动性。

图4 “靓狮弟”IP形象设计

4.1.2 舞狮IP形象设计之衍生

南狮色彩是非遗活态化灵魂的“鲜活”表现,最具代表性的是色彩因子,红、黄、黑分别代表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取南狮中独特的色彩因子,在设计中运用扁平化的色块堆叠,不仅具有南狮文化的非遗特色,其独具特色的条理感和次序感也体现在画面中。“舞狮派”广式糕点文创采用六个狮头颜色及象征寓意契合岭南六种口味特色点心,如蓝色赵云狮“刚正派”果仁酥;
橙色黄忠狮“纳福派”金钱酥;
黑色张飞狮“威武派”海苔酥;
红色关羽狮“仁义派”红茶酥;
绿色马超狮“公正派”凤梨酥;
黄色刘备狮“稳重派”核桃酥,巧妙结合了他们的“共性”,融入精神文化,能用味蕾感受文创,满足岭南地区受众对“吃”文化的极致追求(见图5)。同时也可以与广东著名糕点品牌联名打造舞狮定制版,从而博人眼球激发本土购买力,加速岭南文化传播实效。“独占鳌头”笔记本撞色搭配,组合排列中加入潮流元素“标签”,寓意占首位或第一名,为考生迎来好兆头,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同时,追求更高尚的灵魂魅力。

图5 “舞狮派”广式糕点文创和“独占鳌头”笔记本

岭南舞狮文化题材丰富,南狮寓意因子包含“生财文化”“吉祥文化”“祈福文化”都有待挖掘并开发系列数字文创产品。基于现代消费群体与用户的喜好,构建祈福主题和节庆主题文创,把岭南舞狮形象设计和传统节日文化融合为一体,在表现丰富多彩文化内容的同时,可扩大销售。如图6所示,音通“狮业有成”“狮来运转”“狮业亨通”新年系列文创品,可应用于“岭南礼物”包装盒设计、对联设计和红包设计等。采用红黄主色调,运用插画的表现形式,描绘舞狮寓意下的美好场景,将非遗文化延续到现代生活场景中,使南狮成为承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让大众在理解其寓意的同时,感受其中承载的文化,舞狮非遗文创产品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用性。

如图7所示,“狮出睛彩”彩妆系列文创提取其南狮整体轮廓、局部线条视觉语言,并将其巧妙地融合到文创设计中,成为了南狮文创最直接的创新方式。彩妆整体外观形态由狮头线条抽象而来,去掉了南狮多余的装饰,选取有辨识度的线、颜色等元素进行拟合,直观地映射出岭南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识和独特的传统民俗风韵,具有古朴的实用价值。

图6 “狮来运转”新年系列文创

图7 “狮出睛彩”彩妆系列文创

4.2 优化用户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云技术、VR/AR、5G+AI、沉浸式展览等新技术,将推动“科技赋能+文创思维”新焦点,深入挖掘岭南舞狮文化内涵,文创业态进一步丰富,带有情感性设计的舞狮非遗文化衍生品会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思考,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开发一款“岭南舞狮”传承融合创新的APP《云游舞狮》,其是岭南舞狮非遗的数字文创载体(见图8)。用户在增加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的同时,对“非遗”项目进行了解,强化了“非遗”保护意识。APP界面设计借鉴舞狮的形式美感,在色彩上以南狮头的红、黄色为主,突出传统民俗风韵、时尚靓丽的视觉效果。其中APP项目类别丰富,主要包含线上展览、VR全景展示和周边商城三大模块。用户可以欣赏岭南舞狮演出,了解舞狮的寓意与故事;
在线上体验舞狮道具的制作过程,DIY出专属自己的独特舞狮,并进行全国大比拼,选出最佳“舞狮达人”;
还可以在线购买岭南舞狮非遗对联、背包、礼盒、电子红包、表情包等数字文创,也可以在线高级定制专属款。对于想学习舞狮文化的爱好者,可以在线上平台联系传承人,进行网络授课,一对一辅导。

4.3 构建数字平台,开拓传播渠道

后疫情时代催生了“云舞台”直播模式,网易云音乐引领直播行业变革,开拓了音乐展示渠道,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先后推出了“云村卧室音乐节”和“硬地LIVE”两大音乐直播品牌,为难以开展的线下演出、音乐节,提供了新型演播方式[20]。构建“云舞台”可以帮助舞狮人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开展演出,打造“云舞台+传承人”新业态,将传统岭南舞狮文化“搬”到线上,转变为实时直播互动,为舞狮人提供多元化演出机会,加强大众与非遗文化的互动,能够为年轻一代带来数字化的互动体验,消除文化传播的区域限制。平台还可以增加消费基础功能、页面广告、会员系统等模块,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使岭南舞狮文化在信息消费时代实现良好的推广和传承。

图8 《云游舞狮》APP部分界面

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守正创新,有“融”乃强,描绘粤港澳各族人民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一方面,岭南舞狮文化既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质又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是岭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创产业数字化发展为国家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推动了城市和地区经济文化创意转型,促进了岭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打造符合新生代消费人群的文创产品,让年轻人在耳濡目染中接受“非遗”文化的洗礼,增加文化认同感。最后,岭南舞狮文化与文创数字产业相融合,挖掘岭南本土精粹和舞狮非遗文化内涵,打造跨界合作商业模式,引发情感共鸣,传承岭南舞狮不屈雄健的民族精神,引领新生代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爱国情怀,提高国家经济软实力,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为国家非遗保护政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探索贡献非遗保护的“智慧”。

[1] 柳瑄. “一带一路”背景下漳州陶瓷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模式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 41(20): 234-239.

LIU Xu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Zhangzhou Ceram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20): 234-239.

[2] 姜凤云, 李卓嘉, 董晓琪, 等. 新时代中国龙狮运动价值体系构建研究[J]. 体育与科学, 2020, 41(4): 7-12.

JIANG Feng-yun, LI Zhuo-jia, DONG Xiao-qi,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Dragon and Lion Sports Value System in the New Era[J]. Sports & Science, 2020, 41(4): 7-12.

[3] 陈明. 南狮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 40(1): 65-67.

CHEN Ming.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uth Lion Dance[J]. 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2019, 40(1): 65-67.

[4] 雷强, 雷军蓉. 我国龙狮运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矩阵组合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 40(2): 128-136.

LEI Qiang, LEI Jun-rong.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ragon-Lion Dance in China: Based on SWOT Analysis[J].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2017, 40(2): 128-136.

[5] 王家飞. 基于跨界打造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19, 40(22): 253-259.

WANG Jia-fei. Creativ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s Based on Crossover[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9, 40(22): 253-259.

[6] 樊坤, 袁丽. 民间传统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1(1): 45-47, 73.

FAN Kun, YUAN Li. Analysi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Dragon and Lion Dance and Research on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2021, 41(1): 45-47, 73.

[7] 向军, 苗宇, 郑荣发.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藤县舞狮”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8, 1(12): 75-80, 2.

XIANG Jun, MIAO Yu, ZHENG Rong-fa.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eng County Lion Dance[J]. Journal of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2018, 1(12): 75-80, 2.

[8] 牛培林, 王晓晨, 孙庆彬. 南狮运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 40(1): 54-58.

NIU Pe-lin, WANG Xiao-chen, SUN Qing-bi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raining of South Lion Dance Talents[J]. 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2019, 40(1): 54-58.

[9] 戚梅. 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与发展方向[J]. 山东社会科学, 2018(12): 135-140.

QI Mei. The Function and Direction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Quarter in the New Era[J].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2018(12): 135-140.

[10] 李哲. 基于用户体验的地域特色文化产品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 29(4): 54-57.

LI Zhe. Research on Cultural Product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21, 29(4): 54-57.

[11] 刘颖, 郭琼. 基于岭南醒狮文化的主题民宿空间设计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2): 118-121.

LIU Ying, GUO Qiong.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Themed Homestay Based on Lion Dance Cultur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J].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 2021(2): 118-121.

[12] 谢中元. 佛山醒狮变迁研究论纲[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7(3): 37-47.

XIE Zhong-yuan. An Outline of the Study on the Change of Lion Dance of Foshan[J]. 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37(3): 37-47.

[13] 刘妹. 城市品牌形象视域下佛山特色文化符号提炼与分析研究[J]. 设计, 2020, 33(17): 44-47.

LIU Mei. Research on Zhe Induction and Analysis of Foshan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Symbols from the Perspeagtive of City Brand Image[J]. Design, 2020, 33(17): 44-47.

[14] 芮正佳, 吴婷婷. 浅析民间艺术舞狮与现代服装的融合——以南狮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 2(2): 101-103.

RUI Zheng-jia, WU Ting-ting.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usion of Folk Art Lion Dance and Modern Costume South Lion as an Example[J]. Art and Design, 2021, 2(2): 101-103.

[15] 蔡晓君. 广东人有关“醒狮”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以广州、佛山两地传播现状为例[D]. 广州: 暨南大学, 2020.

CAI Xiao-jun. Th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of Cantonese about "Guangdong Lion" — Tak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uangzhou and Foshan as an Example[D]. Guangzhou: Jinan University, 2020.

[16] 陈晓丹. 南狮运动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6(4): 56-58.

CHEN Xiao-dan. The Origin of the Southern Lion Move­ment,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J]. Jou­rnal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2016, 36(4): 56-58.

[17] 王晓晨, 孙庆彬, 牛培林, 等. 文化自信中南狮运动的文化意涵与传播隐喻[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 40(1): 48-53.

WANG Xiao-chen, SUN Qing-bin, NIU Pei-lin, et al.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aphor of the South Lion Dance[J]. 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2019, 40(1): 48-53.

[18] 谢中元. 依“舞”向“剧”: 醒狮的戏剧性及其创新发展[J]. 文化遗产, 2021(1): 109-117.

XIE Zhong-yuan. From Dance to Drama: The Theatricality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Lion-Awakening Dance[J]. Cultural Heritage, 2021(1): 109-117.

[19] 王茢. “非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广东醒狮”为例[J]. 艺术评论, 2017(2): 177-179.

WANG Lie. Application of Intangible Elements in Pro­duct Design—Taking "Guangdong Lion" as an Example[J]. Arts Criticism, 2017(2): 177-179.

[20] 信集. “音乐+直播”构建数字音乐社交新生态[J]. 信息化建设, 2021(6): 28-29.

XIN Ji. "Music+Live Broadcasting" to Build a New Ecology of Digital Music Socialization[J].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2021(6): 28-29.

The Development of Lingnan Lion Dance Cultur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LI Wei, NI Chun-hong

(Tiangong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With the constant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research focusing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transferred from traditional static preservation to dynamic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Under the policies for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5G + Internet" has a strong relation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herefo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s inheriting ethic culture spring up quickly and provide effective new approaches to prote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gene extrac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 experience design, refine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ngnan lion dance in terms of modeling factors, color factors and moral factors, build a digit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platform, put forward the digit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strategy of Lingnan lion dance, and spread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a shared and emotional way. The spiritual core of lion dance culture is collaboration with realistic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which makes the lion dance culture a living inheritance. The diversity of form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as fulfilled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new era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on dance culture and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Lingnan lion dance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B472

A

1001-3563(2022)24-0277-10

10.19554/j.cnki.1001-3563.2022.24.032

2022–07–07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22026)

李微(1998—),女,硕士生,主攻视觉传达设计。

倪春洪(1980—),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责任编辑:马梦遥

猜你喜欢 舞狮岭南文创 忆岭南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陶溪川文创街区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小猕猴智力画刊(2020年12期)2021-01-07雨岭南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岁寒三友文创海报》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迷宫弯弯绕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2期)2020-01-11“不落灰”的文创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铧芯文创锦绣·上旬刊(2019年7期)2019-10-21不辞长作岭南人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舞龙舞狮进校园学苑创造·A版(2018年7期)2018-08-07

推荐访问:舞狮 岭南 演绎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1/60987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