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TM技术的拟南芥miR161.1功能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李伟亚, 祁飞燕, 孟娟, 李娜, 李晓琪, 王秋生, 唐贵良, 张战辉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密歇根理工大学生物系,密歇根(美国) 霍顿 49931)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0~24个核苷酸的内源非编码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转录后通过影响靶基因mRNA的稳定性或翻译过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1],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激反应等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2-3]。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miR161包括miR161.1和miR161.2这2个家族成员。miR161由其靶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进化而成,miR161.1与miR161.2间存在部分序列重叠[4]。miR161.1和miR161.2均可以靶向剪切PPR-P(PtypePentatricopeptiderepeatprotein)基因mRNA,参与质体RNA剪接、RNA稳定性和翻译的调控,并且一些PPR-P基因可被miR161剪切生成次级siRNA,从而调节细胞质雄性不育、逆境胁迫响应和生长发育[5-9]。目前,研究者预测的miR161靶基因包括AT1G62590、AT5G41170、AT1G64580、AT1G63630、AT1G62910、AT1G63130、AT1G62930、AT1G63080、AT1G63400、AT1G63150、AT1G63070和AT1G63330[4,9],表明miR161可能具有多样性的功能。然而,仅有的少数相关研究主要揭示了miR161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调节[10],其他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短串联靶标模拟(short tandem targets mimic,STTM)技术是研究miRNA功能的理想工具[11-12],本研究利用已有的STTM161.1表达载体,通过花序侵染获得了miR161.1特异性敲减的突变体。研究结果可为拟南芥miR161.1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加深对拟南芥miR161.1分子机制的理解。

1.1 载体的构建与花序侵染转化

本研究使用的STTM161.1载体由PENG等[12]在前期研究中构建,具体构建步骤为:首先,利用集成的DNA技术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STTM引物。利用引物上的SwaI位点,通过PCR将STTM片段导入pOT2-Poly-Cis载体进行自连接,得到pOT2-STTM。其次,使用含有PacI位点的引物将pOT2-STTM载体用作起源缺失PCR的模板,产生两端具有PacI位点的STTM-CmR(氯霉素)片段。由2×35 S启动子驱动,将STTM-CmR片段与pFGC5941-PacI(用于拟南芥)克隆到双二元载体中,用限制性内切酶PacI(NEB)切割后连接。将pFGC5941-STTM质粒转化为DH5α,并在含有25 g·L-1氯霉素和50 g·L-1卡那霉素(Sigma-Aldrich)的 Luria-Bertani板上选择阳性转化[13],最终获得pFGC5941-STTM161.1的拟南芥双元表达载体(图1)。所有最终构建都通过测序验证,将构建好的载体通过拟南芥花序侵染法进行转基因,获得了转基因T0代种子。

1.2 植物生长条件

本研究所用植物材料包括拟南芥野生型Col-0、STTM161.1突变体和T-DNA插入突变体。拟南芥种子先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预消毒3 min,再用体积分数10%次氯酸钠消毒10 min,最后用无菌水清洗3~5次,置于4 ℃冰箱中春化3 d促进种子萌发。3 d后将种子点播于1/2 MS培养基中(pH 5.8),7 d后,将拟南芥从培养基中移栽到营养土(120 ℃,灭菌60 min)中。置于温室中,生长条件为(21±1)℃,光照16 h/暗8 h,相对湿度70%。

1.3 拟南芥STTM161.1转基因株系与T-DNA插入突变体的基因型鉴定

拟南芥移栽至营养土3 d后,在植株表面喷洒Basta除草剂,存活的植株初步鉴定为潜在的阳性STTM植株;
拟南芥移栽至营养土14 d左右,利用SLS法提取STTM161.1突变体、T-DNA插入突变体、野生型Col-0拟南芥植株的叶片基因组DNA,利用STTM common real primer对STTM161.1进行PCR检测和测序;
通过在线网站:http://signal.salk.edu/tdnaprimers.2.html查找T-DNA插入突变体的检测引物(表1),对T-DNA插入突变体进行基因型鉴定。

图1 拟南芥pFGC5941-STTM161.1的载体图谱Fig.1 Vector map of Arabidopsis pFGC5941-STTM161.1

表1 STTM与T-DNA插入突变体筛选和RT-qPCR分析所用引物Table 1 Primers for STTM and T-DNA insertion mutants screening and RT-qPCR analysis

续表Continuing table

1.4 转录组分析

为了鉴定STTM161.1突变体植株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变化,对生长35 d的野生型(Col-0)植株和STTM161.1突变体植株的地上部分进行取样,使用试剂盒(TIANGEN DP501)提取总RNA。然后使用琼脂糖电泳凝胶对RNA质量进行检测,使用Nanodrop 2 000/2 000 C对RNA浓度进行检测。合格的样品提交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转录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和数据分析参照YANG等[14]的研究进行。

1.5 RT-qPCR定量分析

本试验对miRNA161.1及其靶基因分别进行了RT-qPCR验证。使用miRcute miRNA提取分离试剂盒(TIANGEN DP501)提取野生型(Col-0),STTM161.1突变体的花和果荚的总RNA。使用miR 1stStand cDNA synthesis kit(by stem-loop) 逆转录试剂盒(诺唯赞)对样品的总RNA进行反转录。以U6小核RNA作为内源性对照,野生型(Col-0)作为样本对照。对STTM161.1中miRNA161.1突变体相对表达量进行鉴定。为了检测miR161.1靶基因和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在STTM161.1中的表达水平。使用PrimeScript逆转录试剂盒对去除gDNA的总RNA进行反转录。使用SYBR Premix Taq II(Tli RNaseh Plus)试剂盒(中国大连Takara),以ACTIN作为归一化的内源性对照,野生型(Col-0)作为样本对照。使用CFX96 Touch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系统(Bio-Rad美国加州)仪器进行RT-qPCR反应。所使用的引物如表1所示,所有定量数据由2-ΔΔCt法[15]进行分析。利用软件SPSS22.0(IBM,NY,USA)对获得的定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测验。

2.1 STTM161.1突变体介导拟南芥植株中miR161.1敲减与靶基因上调表达

STTM161.1的结构包括48 nt链接序列和2个miR161.1结合位点组成,每个结合位点为miR161.1互补序列在12~14位碱基插入3个碱基(CAT)(图2-A)。根据YAN等[11]前期研究,利用Common real primer对初筛到的STTM161.1突变体植株进行PCR检测和测序分析,7株中筛选到6株为阳性(图2-B)。利用RT-qPCR对野生型Col-0与STTM161.1突变体植株中miR161.1和2个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STTM161.1突变体中miR161.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超过95%(图2-C),miR161.1的2个靶基因(分别编码不同的PPR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超过3倍(图2-D)。结果表明,STTM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目标miR161.1的表达量,并提高其对应靶基因的表达。

A, STTM161.1的结构;
B,STTM161.1突变体的PCR检测(M:MAKER;泳道1-6:STTM161.1;泳道7:野生型);
C,拟南芥STTM161.1突变体中miR161.1的表达水平;
D, miR161.1两个靶基因的定量分析。*,**,***分别表示差异显著水平达到(P<0.05,P<0.01,P<0.001)。

2.2 miR161.1敲减介导拟南芥的表型变化

对STTM161.1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生长21 d的STTM161.1,突变体植株表现出莲座叶较多、叶片较大、抽薹开花较早、茎基部花青素含量较多(图3-A,3-B)。生长至35 d,STTM161.1植株表现出较野生型更高的株高、更多分枝和花发育缺陷(图3-C, 3-D)。这表明miR161.1参与了拟南芥发育进程、侧生分生组织和花器官发育的调控。

进一步对STTM161.1拟南芥突变体植株的花器官形态和花粉活性进行观察与分析。与野生型(Col-0)相比,STTM161.1转基因植株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包括花瓣、花药、雌蕊的大小和形状(图4-A)。进一步对花粉的活性进行检测,利用碘-碘化钾(I2-KI)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使用10倍目镜观察,结果显示,STTM161.1的花粉量较野生型减少,且染色较浅(图4-B)。对STTM161.1突变体和野生型的种子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TTM161.1果荚中种子较少,且部分种子败育(图4-C)。这些结果表明,miR161.1参与了花器官发育和雄性不育性的调控,并且可能参与了种子发育的调控。

A、B,生长21 d的拟南芥STTM161.1表型(Bar=5 cm);
C,生长35 d的拟南芥STTM161.1表型(Bar=5 cm);
D,拟南芥STTM161.1花序和果荚表型(Bar=1 000 μm)。

A,生长35 d的拟南芥STTM161.1与野生型植株花器官的形态差异(Bar=500 μm);
B,拟南芥STTM161.1与野生型植株花粉活性分析(Bar=10 μm);
C,拟南芥STTM161.1植株种子发育表型(Bar=1 000 μm)。

2.3 MiR161.1靶基因PPR相关拟南芥表型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miR161.1的功能,从Arashare科技服务中心购买了2个miR161.1靶基因AT5G41170(SALK_097120C)和AT1G63080(SALK-020638C)的T-DNA突变体。通过对T2代拟南芥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别筛选到SALK_097120C35株突变体、SALK-020638C17株突变体(图5)。对突变体的表型进行鉴定,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SALK_097120C表现出更早的抽薹开花期和较多的莲座叶,但发育后期与野生型的差异减小。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SALK_097120C和SALK-020638C突变体果荚种子均较少,发育不完全,出现部分败育。这些结果表明,AT5G41170和AT1G63080与miR161.1的功能有密切相关性,但相关的调控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2.4 转录组分析

分别选取长势一致的拟南芥野生型(Col-0)与转基因STTM161.1植株,采集的地上部分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对构建的6个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共筛选到2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62个上调基因和63个下调基因(图6,表2)。其中包含线粒体特异性表达的基因(AT1G53480、AT4G08870、AT3G28510、AT5G42610,可能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生成与发育、胚胎发育)、转录因子AP2/ERF(AT1G12610、AT1G63030,可能参与种子发育过程、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建成),转录因子MADS-M-type(AT1G28460,参与拟南芥花器官的分化),转录因子bHLH(AT1G59640)亚家族成员BPEp通过影响花瓣发育期间的细胞扩增从而影响花瓣的大小[16],转录因子MYB21(AT3G27810),在花丝伸长和花粉成熟方面存在缺陷,导致雄蕊不育[17-18],是编码基因调控花器官发育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miR161.1-PPR-P参与拟南芥生长发育、花器发育、雄性不育性、种子和果实发育调控途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野生型(Col-0)相比,转基因STTM161.1在植株、叶片、果荚等表型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为了进一步确定miR161.1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对225个差异基因进行了GO注释 (图7)。结果表明,STTM161.1和野生型Col-0之间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胁迫响应、茉莉酸响应、茉莉酸合成、萜类代谢、氧化胁迫响应等生物途径。KEGG富集分析(图8)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嘌呤代谢、α-亚麻酸代谢等。这些结果表明,miR161.1-PPR参与了这些途径的调控,进而决定STTM161.1突变体的表型。

A,SALK_097120C与野生型莲座叶表型比较分析(Bar=5 cm);
B、C,生长35 d SALK_097120C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表型比较分析(Bar=5 cm);
D,SALK_097120C、SALK-020638c与野生型植株种子发育比较分析(Bar=500 μm)。

图6 拟南芥STTM161.1与Col-0的差异基因筛选Fig.6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screened between STTM161.1 and Col-0

表2 转录组分析筛选到的主要差异表达基因Table 2 Mai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screened by transcriptome analysis

2.5 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

为了验证STTM161.1突变体转录组分析结果和miR161.1参与的调控途径,选取差异基因中17个上调基因和6个下调基因进行荧光定量分析(图8)。选取的差异显著基因中的多数定量结果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在上调差异表达基因中,AT3G27810(编码MYB 21),是调控花器官发育的关键基因,表现显著上调趋势。叶绿体、线粒体中表达的相关基因AT1G17420、AT3G45140、AT4G08870显著上调,AT1G25145基因表现下调趋势,主要参与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膜,参与信号或植物防御反应。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可能决定了花粉活性降低。AT5G47300、AT5G15660、AT3G43710(编码F-box转录因子)显著上调,激素信号途径相关的AT2G21900(编码转录因子WRKY 59)、AT5G64810(编码转录因子WRKY 51)表现显著下调,可能决定了STTM161.1突变体开花期的提前和植株性状的改变[19]。AT3G14380(编码CASPL2A2蛋白)表现显著上调,在花器官脱落中起着重要作用[20]。AT1G52040(编码MBP2蛋白)表现显著上调,CAPELLA等[21]研究表明,MBP2的转录物在雄性不育植物中高度表达。MBP mRNA在未成熟母体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并存在于多个花器官中,包括子房、胚珠、花柱、花药和雄蕊。

3.1 miR161及其靶基因的研究意义

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约20~24个核苷酸长度的内源单链非编码RNA分子,植物miRNA通过剪切 mRNA 或抑制翻译负调控基因表达,在细胞增殖分化、个体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胁迫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2-23]。miR161仅在少数几种十字花科植物中存在,包括拟南芥、甘蓝型油菜、白菜和亚麻荠(Release 22.1)[24]。在拟南芥中,miR161包括2个家族成员,miR161.1和miR161.2,可以靶向数个PPR蛋白编码基因,并介导基因的沉默[4]。此外,miR161对一些PPR蛋白编码mRNA切割可以产生次级siRNA[5]。但这些靶基因的功能仅有少数被验证,其他植物中尚无miR161及其靶基因功能的报道。本研究利用STTM技术获得了miR161.1敲减的转基因突变体,且突变体具有明显表型变异,能够为miR161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进而应用于作物杂交种的不育化制种。

图7 拟南芥STTM161.1突变体与Col-0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Fig.7 Gene ontology enrichment analysis of DEGs between STTM161.1 mutant and Col-0

3.2 miR161.1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调控机制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核质基因共同控制的花粉活性缺陷,细胞核恢复等位基因型可以恢复细胞质不育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而非恢复基因型则可维持不育系的不育性,从而可应用于作物杂交种的生产。不同植物的研究表明,恢复基因的多数属于PPR编码基因,与其他PPR蛋白不同,这些PPR在线粒体中结合雄性不育控制因子编码mRNA,从而抑制mRNA的表达[25-26]。miR161靶基因中,AT5G41170被证明编码一种PPR蛋白,该蛋白的表达可以导致拟南芥细胞质雄性不育[9]。此外,AT1G63130、AT1G62910和AT1G62930分别编码线粒体RNA剪接因子RNA PROCESSING FACTOR 3/4/6,主要参与线粒体RNA剪接的调控,进而可能决定花粉育性[27-28]。本研究,STTM161.1突变体中miR161.1显著下调表达,而其靶基因AT5G41170显著上调表达,可能是导致STTM161.1突变体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转录组分析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下调表达基因AT3G28510、AT5G42610可能为AT5G41170编码PPR蛋白的下游靶基因。

图8 拟南芥STTM161.1突变体与Col-0的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Fig.8 KEGG enrichment analysis of DEGs between STTM161.1 mutant and Col-0

3.3 miR161.1参与的拟南芥生长发育调控途径

除调控细胞质雄性不育外,PPR蛋白通过线粒体和叶绿体RNA转录后调控途径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PPR编码基因的突变,会使植物在生长、胚胎和种子发育方面造成缺陷[9,29]。本研究中STTM161.1突变体的生育期、种子发育和花器官形态表现出明显表型转变,表明miR161.1-PPR参与了这些生长发育进程的调控。miR161.1靶基因AT1G62590被证明编码叶绿体腺苷酸环化酶,叶绿体mRNA稳定性的调控,拟南芥生长发育的调控[30];
AT1G63130、AT1G62910和AT1G62930编码的线粒体RNA剪接因子可能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AT1G63080的mRNA可被miR161.2剪切产生次生siRNA,该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SALK-020638C)表现出明显的种子发育缺陷。这表明miR161.1剪切靶基因产生次生siRNA可能也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AP2/ERF(AT1G12610),直接或间接参与种子发育、花和果实等器官的形态建成等多个进程[31-32]。转录因子AGL59(AT1G28460)与AGL48和AGL96形成复合物,参与调节种子胚胎发育、果实膨大和衰老[33]。并且在萼片、花瓣、雄蕊、心皮这4个花器官的主要基因中,大多是编码MADS-box(AGL57,AGL58,AGL64)类的转录因子,并且在产生花的细胞中具有不同的表达域[34]。另外有研究表明,它们还参与许多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35]。转录因子bHLH其家族成员bHLH100(AT2G41240)是调节植物中微量元素铁的关键基因[36]。转录因子MYB24(AT3G27810)与MYB21双突变体花期花丝短,花药不开裂,花粉粒不能存活,是调控花器官发育的关键基因[35-37]。这些基因可能处于miR161.1-PPR调控途径的下游。

A,STTM161.1突变体与野生型Col-0转录组中上调基因验证; B,STTM161.1突变体与野生型Col-0转录组中下调 基因验证。*,**,***分别表示差异显著水平达到(P<0.05,P<0.01,P<0.001)。

A, STTM161.1 and validation of up-regulated genes in the wild type transcriptome; B, STTM161.1 and validation of down-regulated genes in the wild type transcriptome. *, **, *** represent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evel at P<0.05, P<0.01, and P<0.001, respectively.图9 拟南芥STTM161.1与Col-0之间关键基因DEGs的RT-qPCR分析Fig.9 RT-qPCR analysis of the key gene DEGs between Arabidopsis STTM161.1 and Col-0

3.4 结论

本研究利用STTM短串联靶标模拟技术,获得了STTM161.1转基因突变体,明确了miR161.1在拟南芥雄性不育性、生育期、种子发育等方面的功能。通过表达量以及转录组分析,鉴定到了不同材料间差异表达基因,对miR161.1参与的调控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miR161功能解析和作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突变体拟南芥表型 盐胁迫对水稻耐盐突变体sst芽苗期生长的影响亚热带农业研究(2022年1期)2022-08-08航天搭载小麦株高突变体研究初探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1期)2021-03-06新的控制水稻粒宽基因获发现中国食品学报(2019年12期)2019-01-13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两种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探究上海农业学报(2017年3期)2017-04-10一个粳稻早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上海农业学报(2017年3期)2017-04-10miR-363-3p表达异常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中国男科学杂志(2016年5期)2016-12-01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年10期)2015-12-24口水暴露了身份红领巾·探索(2015年9期)2015-09-10番茄SlMIP基因参与转基因拟南芥的渗透调节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1期)2014-03-11

推荐访问:拟南芥 功能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7/63649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