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小骨窗颅内血肿穿刺微创吸除术16例报告|高血压脑出血微创

【www.zhangdahai.com--素材及写作指导】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小骨窗颅内血肿穿刺微创吸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很高。据报道,急性期死亡率 40%~75%[1]。我科于2001年10月~2007年4月对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颅内血肿穿刺微创吸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44-76岁,平均61岁。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头部CT检查显示基底结节区出血11例,丘脑出血5例。出血量:30-70ml,平均38ml。临床表现:意识清楚4例,嗜睡8例,昏迷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h-72h,平均18h。�
  1.2 手术及治疗方法 结合CT报告,根据血肿的大小、位置、形态等确定穿刺点,全麻下,平卧与手术台,头偏健侧约90度,头颅常规消毒、铺巾,穿刺点处皮肤作纵形直切口,切开头皮直达颅骨,分离骨膜,钻孔一个,骨蜡止血,电凝硬脑膜并用尖刀片十字挑开,尽量于脑皮质无血管区予局部电凝,先用脑穿针刺入血肿腔,缓慢抽出液态血肿,一般10ml左右,以达减压目的,然后在血肿腔内留置一直径3mm硅胶管作持续引流。常规缝合头皮,固定引流管,即可注入尿激酶1-2万单位,夹闭留置,2-4h后开放引流管,如此每日3-4次,即可达到引流血肿的目的[2]。一般1-3天血肿基本可清除。术后第2、3天,复查CT,根据CT情况,术后3-4天拔管。术后除抗生素、止血、神经营养药及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常规治疗外,应重点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过高造成再出血,过低导致脑血流灌注压不足。控制颅内压增高,减少由此造成的继发性损害。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病情稳定后即可早期进行语言、肢体等神经功能康复治疗[3]。�
  
  2 结果 �
  
  16例患者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76岁),其余病例当时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出院后随访半年至2年,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I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II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III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IV级:卧床,但保持意识;V级:植物生存状态[4]。16例病例中,II级5例,III级9例,IV级1例,死亡1例。 �
  3 讨论 �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年发病率为50.6-80.7/10万,199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监测方案列为脑卒中高发国家[3]。内科保守治疗对较小血肿有一定疗效,但大多数患者因继发脑干损害导致中枢衰竭而死亡,或因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加重脑组织损伤,造成神经功能损害而引起严重的后遗症。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因手术时间长,脑组织损伤大,危险性高,住院时间长,术后疗效欠佳,病死率、致残率都较高。该方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操作简单,尤其是对脑组织损伤小,经济实用,非常适合于基层开展。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过去争论较大,目前主张早期或超早期(发病7h内)手术者日益增多,以解决高颅压问题。�
  总之,小骨窗颅内血肿穿刺微创吸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用各种出血量患者,经临床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国家推广的农村实用技术范畴之一。 ��
  
  参考文献:�
  [1] 蒋大介.实用神经外科手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1):367.�
  [2] 蒋大介.实用神经外科手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1):370.�
  [3]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1):869-870.

推荐访问:血肿 脑出血 穿刺 高血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sucaijixiezuozhidao/2019/0310/753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