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

【www.zhangdahai.com--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防范      急诊科患者流动性大,患者病情急、重、突发、变化快、病情复杂,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护士素质,熟练的技术操作,还要有应对紧张繁重工作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范显得非常重要。
  
  1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感染的危险 急诊科护士直接接触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在参与各种抢救操作及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尤其在紧急为患者气管插管、吸痰、洗胃、包扎止血、静脉穿刺等的操作过程中,如不能有效地防护会增加感染传染病的机会。
  1.2 锐器伤 急诊科护士在抢救患者时为了争取最有利的抢救时机,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便直接接触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会接触到多种锐器,如各种注射针头、针剂安瓿及手术刀片等,甚至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应用各种抢救仪器和设备,如操作不慎或仪器设备老化时可引起电击伤、电灼伤的危险。
  1.3 化学因素 对病区环境的消毒、抢救仪器的保养、清洗、医疗垃圾的灭菌、处理时应用各种化学消毒剂,会对皮肤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严重时可引发皮炎、眼炎以及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急诊护士经常护送急重患者做CT、X线摄片等检查,许多急诊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送检护士需床旁监护病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X线等辐射。
  1.4 心理因素 急诊患者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患者病情变化快,来诊时间、病种及危重程度均很难预料,造成急诊科护士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不可预知的死亡也会给护士造成极大的心理刺激;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要求急诊科护士既要能独立完成工作,又要确保不出差错事故,急危患者及家属心理高度的应激状态,抢救时的劣性刺激容易造成护患矛盾,加重了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各种新的医疗仪器的应用,新的检查、治疗手段层出不穷,要求护士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胜任临床工作;医疗卫生系统引入的竞聘机制,也使护士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1.5 精神因素 急诊科护士既要参与院内抢救,负责院前出诊,同时还要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抢救任务,工作量大而且经常值夜班,精神高度集中,体力脑力消耗都非常大。要求有充沛的体力及精神高度集中。大部分已婚护士下班之余还要担负着照顾家庭、养育子女的重任,这些都是急诊科护士必须面对的压力。急诊科护士的饮食起居极不规律,而且精神高度紧张,持续的紧张和劳累若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及适当的心理调整,会导致神经、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
  
  2 防范
  
  2.1 感染的防范 急诊科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已确诊的传染性患者应有明显的隔离标志,接触其血液、体液时应戴必要的防护装置,如戴手套、穿隔离衣等。对带血迹的污物及患者的体液、排泄物等进行分类集中处理,严格浸泡、消毒、焚烧。对地面、墙壁、注射盘、操作台等被血迹污染的地方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对自身有皮肤损伤或破溃的部位应加强防护,避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一旦不慎被污染,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做到早期防护。
  2.2 锐器伤防范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对各种锐器损伤的防护意识。对各种锐器应加强管理,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从而有效的预防锐器伤。若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伤口紧急处理后,再根据感染情况及伤者自身机体免疫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给予随访和咨询,做好跟踪监测工作。
  2.3 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讲座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将防护知识纳入考核内容,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增强健康防护意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2.3 心理因素的防范 护士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应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及时安抚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避免使用刺激性或冲突性的语言,不使用肯定或绝对性的语言,万一抢救不成功,也能取得家属的理解。合理安排日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注意加强营养,夜班之后要注意补充睡眠,劳逸结合。加强自我保健,主动参与一些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医院应根据工作压力、工作风险等因素合理调整工作流程,实行弹性排班,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有效地减轻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应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调适心情,高效地投入到每一天的急诊抢救护理工作中。
  
  参 考 文 献
  [1] 王春玲.急诊科护士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2728.
  [2] 林碧英.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07,(8):1240.
  [3] 夏利.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中国保健,2008,16(5):1718.
  [4] 吴亮军,黄俭强.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护理学报,2006,13(10):2425.

推荐访问:护士 危害 防范 急诊科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jingshijiaoyuxindetihui/2019/0411/6904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