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保胎意义

【www.zhangdahai.com--就职竞职演讲稿】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7天,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6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肠溶阿司匹林100~300mg,1次/d口服;消心痛10mg,3次/d口服,酌情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心绞痛发作时含化硝酸甘油片。治疗组:除对照组所用药物外,另使用低分子肝素(立迈青,合肥兆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次:20060822)5000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续用7d,随诊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心电图变化、实验室检查、心梗及猝死的发生和出血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减少大于90%,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心绞痛减轻或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比治疗前减少50%~80%,心电图改善;无效:心绞痛仍反复发作,心电图与治疗前相同。
  1.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见表2。
  2.3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住院期间治疗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治疗后好转;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5例,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
  2.4其他情况
  治疗期间均未有严重出血。治疗组1例注射部位(腹部)有轻度淤斑,未作处理,5d后自然消退;6例出现上腹部不适、反酸,考虑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经调整阿司匹林剂量并加用胃黏膜保护药物后症状好转。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合并一些急性因素有关,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冠脉血栓以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为主。因此,治疗上应以抗血小板、抗凝、抗栓为主,以达到缓解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目的。另外溶栓剂对血小板的直接激活和溶解部分纤维蛋白作用,导致大量凝血酶和血小板暴露或释放出来,使斑块更不稳定,可能导致斑块内出血[1]。
  低分子肝素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能促进心肌缺血患者侧支的循环,增加心肌血氧供应,改善心肌缺血、高凝状态和脂类代谢[2]。低分子肝素具有稳定的高强度抗凝作用,抗因子Xa作用是普通肝素的2~3倍,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凝血酶的生成更有效,出血并发症少。低分子肝素能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栓作用,而不干扰血管内皮细胞的其他功能[3]。促进纤溶作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不需要实验室监测抗凝活性[4],无反跳。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使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降低15%[5]。不稳定型心绞痛提倡抗栓而不溶栓,低分子肝素诸多功效及优势正与“抗栓而不溶栓”相吻合,且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明确,值得推广和应用。
  老年人对药物代谢、排泄速度减慢,耐受性降低,且多合并有高血压、肝肾功能减退[6],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对老年UA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尚存在疑义[7]。本研究发现,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控制心绞痛发作具有良好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推荐访问:肝素 心绞痛 定型 不稳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jiuzhijingzhiyanjianggao/2019/0422/8794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