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2017新民法的基本原则

【www.zhangdahai.com--检讨书】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导入是中学学科教学基本原则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初始环节的具体体现。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遵循教学基本原则,选用恰当的导入方法,将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教学导入;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4-0048-02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导入是中学学科教学基本原则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初始环节的具体体现。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遵循教学基本原则,选用恰当的导入方法,将大大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趣味性原则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启发诱导,尽可能设计得巧妙、生动活泼、有趣味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学生想学、爱学、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做到融培养兴趣、传达情感、激发求知欲于一体,并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心理需要的实际,匠心独具地设计饶有兴趣的导语,让学生一听导语便能自觉地顺着教师的思路往下听、往下想,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扫除学习障碍,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但激发兴趣,并不是盲目追求兴趣,没有启发意义的兴趣是起不到导入作用的。导入要以启发为前提,使导入有趣又有意义。趣味导课,既要有情趣,又要有意味才好。让学生笑过后,引起进一步的深思,而不仅仅是一笑了之。
  二、启发性原则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后,这种带有感情的脑力劳动不但不易疲劳,而且反应敏捷,不但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而且能唤起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而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并寻找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应注意给学生一个适当的想象余地,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去探索,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导入的问题情境应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了解”的材料,力求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三、实效性原则
  导入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引领到新课中来。因此.导语必须紧扣课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切忌东拼西凑,更不能离题。恰如其分地导入能把课堂教学的气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那些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导入只能使学生放纵情感,偏离正常的思维,从而偏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场面非常热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但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导入自然流畅,才会导出活力,导出实效。如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都要为学生发展服务。
  四、简洁性原则
  导入几乎是每种课型必有的环节,但它不是教学的重点。导入的目的是为教学做好知识的铺垫和心理准备,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最佳的预备状态,故导入环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5分钟,应力求做到既简洁又自然,“简约而不简单”。如果时间过长,内容复杂,一是不能保证教学时间,二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具有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求精粹,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形式,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不要太多的修饰和渲染,点到为止,切忌喧宾夺主,将学生“启而发之”即止。同时,新课导入时要注意直观性。教师要用直观的方法方式把抽象的、远离身边的事物、学生不易理解的事物讲清楚,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
  五、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导入的内容要科学,真实、可靠,不是胡编乱造。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且有机地结合,有整体性,要合乎知识的逻辑结构,不是支离破碎。导入的材料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与新旧知识相衔接,依旧拓新,温故知新,前后、上下和左右相连。正确的导入,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和思考。
  为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通业务,还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采用恰当的导入形式,使导入恰到火候。不仅讲解的内容要完整、一致,还要与教学过程的要求统一起来,在教学行为上、语言上、态度上都要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符合科学要求。
  六、新异性原则
  导入的重点应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导入必须是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具体要求为“三新”。一是新颖,新颖在于使学生感兴趣,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思维;新颖性的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忌为导课而导课,离题万里。二是新鲜,为了避免老生常谈,平淡乏味,特别注意选取新鲜的内容来引入课题。三是新奇,由出其不意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具体方法往往是声东击西,曲径通幽。
  七、目的性原则
  这是由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规律确定的。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都应保证设置的问题情境指向教学的目标,由目标规定学习行为的方向。上课伊始,要有意地调动学生知、情、意、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做到导入目的明确。
  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善于把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目的,使整个教学表现出教师精神饱满,学生精力充沛。同时,导入要为学习的内容服务,要和学习的内容连贯一致,和谐统一。为此,教师要熟悉讲解的内容,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及其教育思想,把握教学目标。
  八、思想性原则
  导语应内容健康,观点正确,语言文明,催人上进,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绝不可把低级庸俗的东西搬进课堂。要注意处理目的性与思想性的关系。以目的性为主,思想性为辅,从思想性中体现出目的性。教师要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努力,通过提高师生的认识和思想境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切不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简单了事,忽略思想性。
  注意导入的思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毅力,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积极的学习动机,充分起到导入的作用。
  九、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以学习的对象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差异等不同情况来确定导入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听起来不明不白,导入将失去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导课还应针对教学实际,针对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课型,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
  十、代表性原则
  代表性原则是从导入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来讲的,同一种导入的形式,内容可以有多种选择,但选择的内容要有代表性。反之,同一教学内容,也可选择多种导入形式,但选择的形式也要有代表性。
  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掌握各种类型课的教法特点,根据各类课型的特点来选定恰当的导入方法。其次,熟悉各种导入的一般原则和特点,善于发挥各种导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祥安.浅谈政治课导入艺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初中,2011,1~2.
  [2]殷宪峰.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6).
  [3]胡 帆.初中英语新课导入探讨――在同课异构活动中体会导入艺术[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4).
  [4]谢玉民.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应具备的几个特点[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11).
  [5]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之“深加工”[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6,(7).
  [6]彭拥军,秦金华.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做法及其设计关注点[J].中学数学教与学(初中读本),2008,(4).
  [7]邝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原则――从微格教学导入技能谈起[J].中学物理教学,1998,(1).

推荐访问:基本原则 导入 思想品德 课教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jiantaoshu/2019/0315/1594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