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肺泡炎的1例报告_过敏性肺泡炎

【www.zhangdahai.com--检讨书】

  1 一般资料�      1.1 患者女, 42岁。 已婚,某机械加工厂,工种:装配工、磨工,工龄:总工龄21年(接触磨工粉尘14年,接触汽油7年)。�
  1.2 个人史:本人自述没有到过疫区、传染区。�
  1.3 既往史:无。�
  1.42007年2月患者感到胸闷、气短、咳嗽、乏力等,尤其闻到车间刚修后的残余气味(装修用的材料有涂料、油漆、烯料等),更觉喘气困难,遂到医院就诊,医院诊断双肺弥漫性改变,肺间质纤维化。由于患者有14年磨工粉尘接触史,所以患者申请尘肺诊断。�
  
  2 临床表现�
  
  2.1 一般状态尚可,神清。T 36.6℃P 82次/min,R 20次/ min,BP 120/78 mm Hg。听诊:肺部偶听到Velco�音,心律齐,肝脾未触及。�
  2.2 实验室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7(参考值0~5),OT实验(-),肺炎支原体(-),血清检查特异性沉淀素抗体(+)。�
  2.3 高千伏后前位胸片报告:�
  2.3.1 2007年6月15日X线高千伏胸片报告 双肺纹理增强,双肺可见模糊片影,呈现蜂窝状改变,右侧叶间胸膜增厚。�
  2.3.2 2007年9月20日X线高千伏胸片报告 双肺模糊片影减少,阴影密度增高,可见有少量不规则小阴影。�
  2.3.3 2007年12月25日X线高千伏胸片报告 双肺模糊片影消失,肺纹理略增强。�
  2.3.4 经市尘肺诊断组诊断 无尘肺。�
  2.4 肺部CT扫描�
  2.4.1 2007年4月13日CT报告 两肺支气管-血管纹理略增多。双肺示肺泡结节样高密度影。部分融合呈片,沿气管支气管走行,双肺略呈对称性蝶样改变,小叶间隔增宽,部分网织样改变。段以上支气管通畅。双肺门结构清晰,纵隔无移位,气管及大血管形态、大小正常。间隙清晰。4R组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可疑少量积液。�
  2.4.2 2007年5月10日CT报告 双肺叶段支气管通畅,各间隙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双肺内见模糊片影及小网格影,双侧胸腔内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2.4.3 2007年9月16日CT报告 双肺模糊片影消失,双肺可见少量的小网格影,各间隙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
  2.5 肺功能测定 发病前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正常;发病后肺功能测试: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
  2.6 病理所见和诊断 病理号[0708285],所见:右肺萎陷,肺泡间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2.7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检查号[001877]会厌、声带未见异常,气管黏膜光滑,环状软骨清晰,隆突锐利,右主支气管黏膜下血管扩张,余未见异常。活检:右下支气管基底段4段,诊断: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
  
  3.1 此患者从4~12月份起病急,病变发展迅速,经过一系列抗炎、抗激素、保肝及对症治疗,病情见明显好转。急性病例肺内小结节阴影,可在4~6周逐渐消失。慢性病例产生肺纤维化改变,与尘肺病的X线改变较难鉴别[1]。�
  3.2X线胸片、CT报告显示 从发病4~12月份影像学改变见明显好转。�
  3.2.1 此病例肺部纤维化发生在肺野内带,而尘肺纤维化小阴影多发生于肺野外带。�
  3.3 尘肺纤维化改变是不可逆的,所以诊断不支持尘肺。�
  3.4 车间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监测结果:不超标。机械仪表车间机加工段其他粉尘: 0.57(国标10 mg/m3);机械仪表车间砂轮修理其他粉尘 0.53 (国标10 mg/m3)。�
  根据发病急、治疗效果明显,临床表现、X线、CT改变,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7(参考值0~5),结合职业危害接触史、发病史,工作前后肺功能改变及血清沉淀抗体测定综合分析后予以诊断[2]。�
  
  参 考 文 献�
  [1] 李德鸿,何凤生,苏志,等.职业病医师培训教材-尘肺病.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145-146.�
  [2] 王培安,刘卓宝,曹钟兴,等.职业病临床指南.上海医科大学,1995:459-461. �

推荐访问:肺泡 报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jiantaoshu/2019/0408/6199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