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湿地 喀斯特森林湿地,一种完全颠覆常理的湿地类型

【www.zhangdahai.com--求职自荐信】

  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里亚半岛的高原上,有一处高地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大雨过后的高地,汹涌的洪水势不可挡,然后迅速干涸,植物生长困难,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满眼坚硬的石头。所以当地人把那个高地称为kras,意为“石头”。18世纪初,欧洲人使用德语karst(音译“喀斯特”)一词作为那里的地名。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一系列溶�作用过程和产物的名称,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专门术语。
  喀斯特地区的岩石为可溶性炭酸盐岩,在水的作用下形成丰富的溶沟、溶孔、溶洞、裂隙等,不光是地表破碎,地下也破碎复杂。环境特点主要表现为双层空隙结构和土壤瘠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转换明显,喀斯特植被具旱生性、岩生性和喜钙性等。其中,广泛发育的地表、地下不均一的双重空隙结构,又是产生一切岩溶环境问题如地面塌陷、水源漏失等的根源,同时也是形成各种岩溶资源的基础。土壤较薄、土被不连续、漏水漏肥现象严重使喀斯特环境的土壤“先天不足”,保水、保肥性差。加之喀斯特环境中土壤与母质、母岩层间往往是一个比较光滑的石灰岩层面,土壤表层物质淋失后,较薄的土层与母质母岩层之间没有紧密的接触面,地表水下渗以后,很快在这一接触面上产生侧向径流,使土层更加松散,最后整个土体会被地表径流浸�掉。
  大多数喀斯特地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大气降水直接冲刷地面,或形成地表径流,或迅速渗透进入地下深层,不易被利用,或者地势较低的地方迅速形成浸水,造成这些地区要么干旱,要么洪涝和水土流失。
  通过研究得知,喀斯特森林植被破坏后,很快会导致土壤退化,最终使整个喀斯特森林破坏后变成灌丛,这一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将从20%以上下降到10%左右。而在灌丛林条件下进一步开荒耕种后,如没有适当的土壤退化防治措施,土壤有机质将下降到5%以下,氮、磷、钾也有同样翻倍递减的趋势。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成为各级政府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通过各种工程性治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喀斯特几乎与贫穷、落后等同。
  但是,在贵州南部的荔波县境内,封存了若干个世纪的喀斯特森林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专家发现,一系列几乎是颠覆喀斯特常理的现象在那里累见不鲜。在喀斯特森林里,虽然也有极高的喀斯特出露,但由于森林的作用,在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下,已不再是一个恶劣的环境。大量的森林凋落物腐烂以后,形成泥炭土,附着在岩石表面,阻堵可溶岩导管和裂隙,减缓了水分的直接下渗速度。茂密的植物根系对岩石机械破坏作用强烈,物质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有利于地表岩石裂隙发育。裂隙又被枯枝填充,裂隙和枯枝落叶孔隙表现有极高的持水、保水能力。在森林中不再有令人生畏的景象,有丰富的地表水源,森林沼泽随处可见,小环境、小气候多样。植物发达的根系对固着土壤具有很大的作用,森林树冠对暴雨、大雨具有很好的降势作用,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击。森林枯枝落叶形成的泥炭土和腐殖土以及森林中的黑钙土,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喀斯特森林土壤免受流水的侵�。降雨后,林冠截流雨水,起到降势作用,雨水缓慢到达地面,被土壤层吸收,有利于雨水中的营养成分的贮存,雨水缓慢渗入可溶岩中,成为岩溶含水介质的补给水源,再通过森林滞留泉、裂隙水等形式逐渐汇出地面。这样,茂兰喀斯特森林便创造了独特、罕见的喀斯特森林湿地。
  喀斯特森林湿地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湿地,它是由无数、无处不在的喀斯特泉、喀斯特潭、地下河的明流段、溪流、喀斯特滞留泉、喀斯特森林沼泽等组成的综合体,对喀斯特森林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湿地有很大差别,它是零星的、不连续的、可变的。在整个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北部地区较少分布外,其余区域均有喀斯特森林湿地分布,全保护区总面积1/6以上为湿地,面积约有3300公顷。独特的喀斯特森林水文二元结构使地表水与地下水并存,地下河系发达,有3条地下河系,总长约70公里。地下水露头形式多样,因出露特征及形成条件的不同,主要有下降泉、上升泉、多潮泉、潭、地下河天窗等。地表水系不发达,自北西向南东主要有瑶兰河、五加河、洞腮河、瑶所河及板寨河5条地表河流,其中瑶兰河流向北西,注入漳江,其余流向东,注入三岔河。这些地表河流分属森林区内的3条地下河系,均是地下河流的局部段落。有了这些丰富的可利用的水源,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上不会受到缺水的影响。让大家记忆犹新的连续两年的西南大干旱,许多喀斯特地方群众生活用水困难,在到处找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但这没有感动天地,缺水没有因此而减缓。在这种情况下,森林湿地流出的水成了周边的救命水,也让当地的人们明白了水与森林唇齿相依的关系。
  许多走遍世界的喀斯特专家在未见到茂兰喀斯特森林前,也会对这里有湿地提出置疑,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喀斯特地区是极度贫瘠和干旱的,如果在喀斯特地区出现沼泽,那一定是在一片明显的隔水层上!正是基于这样的错误认知,茂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时,专家们为了考证白鹇湖“应该不可能存在”的森林沼泽,在来茂兰的路上遇车祸,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世界遗产成功申报,人们没有忘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灵魂也许也在天国庆幸地球上还有这样一块地区,告知人们喀斯特环境也可以友好经营的真理。
  这些森林湿地不仅给当地直接提供水源,还为全球环境作出贡献。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碳)转变为植物形式的有机碳(纤维素、淀粉、糖等),这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随着森林的生长与代谢过程,大量的凋落物和枯朽木回到地面,被土壤动物取食、粉碎,被微生物分解或降解,有机碳又以二氧化碳形式重新回到大气中,这是一个普通的碳循环过程。但是,在喀斯特森林中,特别是保存完好的喀斯特原生林中,大量的地表水以森林沼泽形式存在,在森林沼泽中聚集大量的由半分解的森林代谢物形成的泥碳,即泥碳地沼泽。在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几乎每个峰丛的鞍部和未被开垦的洼地、槽谷底部都存在泥碳地沼泽,所占面积不低于森林面积的10%。森林滞留水源源不断地补给沼泽地水源,使水热条件得到保障。沼泽中的泥碳因缺氧和PH值变低而放慢分解速度甚或终止,大量的碳被“锁”在泥碳中,不参与大气二氧化碳循环,起着碳库的作用。那些依赖湿地环境生存的生物,在这里寻找到了避难所。
  茂兰喀斯特森林和依附于它的喀斯特森林湿地不仅具有显著的生物学保护价值,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安全用水。然而,当地贫困少数民族社区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方式落后,湿地利用效率低下,导致喀斯特森林湿地处在严重的威胁之下:如社区民众砍伐薪柴,喀斯特森林被破坏,森林滞留水补给减少,喀斯特滞留泉逐年干枯。特别是,处于山洼底部的喀斯特森林沼泽是当地唯一适于耕种的土地,因此破坏更为严重。
  
  喀斯特地区流行一句顺口溜:“地上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很多地方不要说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就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匮乏。但是在茂兰保护区,由于喀斯特森林的独特作用,水资源的状态却是另一番景象。
  
  峰丛洼地是锥状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地貌形态,通常由5个锥状山峰围合而成,洼地的底部汇集的土壤和水是农耕必需的物质条件。
  
  天然的喀斯特湖泊并不多见,原因在于喀斯特“漏水”的地质结构特性,因此保护喀斯特湖泊及其生态环境、物种资源是极其重要的。
  
  河流在地表和地下穿越的现象在喀斯特地区是很常见的,“岩溶”一词非常形象准确地描述了可溶性碳酸盐因水而溶的特性,人们可以较直观地看到岩溶地貌的外部特征,但地下的情况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地下河出口比裸露的溶洞更显得神秘莫测。
  
  喀斯特沼泽多是由于岩石裂隙被枯枝落叶、腐殖质、泥土等堵塞之后,地表水滞留形成的,但是它们的状态并不稳定,降雨量、蒸发量、裂隙堵塞的程度,以及其他许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推荐访问:湿地 喀斯特 常理 颠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qiuzhizijianxin/2019/0319/2297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