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

【www.zhangdahai.com--入党申请书】

  【关键词】 产后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体会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育观念也在改变,因此,家庭对产妇的护理十分重视。但由于缺乏科学护理知识,产妇产后活动过少,使得过去极为少见的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日渐增多。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该类患者16例。现就其整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者均为初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28岁,剖宫产者9例,自然分娩者7例。发病时间出现在产后15~40 d,平均22 d。
  1.2 治疗方法 患肢制动、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绝对卧床,以防血栓脱落。抗炎、溶栓、改善微循环等一系列治疗护理后,均于7~15 d内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病因宣教 首先向患者解释该病是由产后活动过少,下肢静脉血流减慢,血液粘稠度加大所引起[1]。由于产后身体虚弱,机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乘机生长;而静脉炎症的发生又使该病进一步加重。同时告诉患者通过针对性地应用抗炎,溶栓,扩血管等药物可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大多处于产褥期内,身体虚弱,婴儿尚小,急待哺乳,加之患肢肿胀,疼痛,活动障碍,患者精神状态差,心情抑郁,多有焦虑、恐惧情绪,担心疾病治疗无效及预后不良,尤其惧怕截肢。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积极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患者一入院,即热情接待,安慰体贴患者,多做解释工作,介绍治疗该病成功的病例,使其情绪放松,思想顾虑减轻,并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注意对体温超过38℃的患者,应嘱其暂停哺乳,以防引起婴儿消化不良或腹泻。
  
  作者单位:516100广东省博罗县妇幼保健院
  
  2.3 急性期护理 患者急性期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20°~30°下肢远端须高于近端,以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脱落,栓塞重要器官。患者卧床期间,做好相应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大小便及更换体位;每日漱口,防止各并发症发生;饮食要清淡,宜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患肢肿胀严重者,局部可以芒硝外敷。卧床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肢体有无缺血坏死情况。
  2.4 用药期间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尿激酶静滴时间不宜超过30 min,低分子右旋糖酐使用前应做皮肤过敏实验,阴性者方可输入。整个用药过程应注意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发现使用尿激酶时可能引起的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出现血点、血尿、便血或阴道出血等现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扩血管药物静滴后,多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耐心地向患者解释说明,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2.5 出院指导 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消失,自我感觉良好者,应逐渐恢复患肢活动,可出院修养。出院时告知患者逐渐增加患肢活动,达到生活自理正常劳动。1个月后应来院复查,并让其宣传其他产妇产后卧床时间不宜过长。剖腹分娩者麻醉清醒平卧6 h后应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然分娩者应于产后自行下地大小便,达到自理基本生活需要,较平常增加休息时间,加强饮食营养,产褥期内不做较重体力劳动。二者均无需产后长时间绝对卧床休息,以免类似疾病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王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6,20(4):1081.

推荐访问:下肢 静脉 产后 护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rudangshenqingshu/2019/0409/6499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