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入党自传】

  【摘要】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症状体征均完全改善,其中13例大部分消失。复查MRI,原异常信号基本消失32例,大部分消失10例。结论 临床对于表现为头痛、精神异常及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考虑到RPLS的可能,及时头颅MRI检查。临床医生须对该综合征有全面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治愈率。�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特征;影像学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lpathy syndrome,RPLS)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本院收治的的42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1~78岁。其中高血压脑病24例,子痫10例,肺部感染伴高血压病5例,肾病综合征3例。
  1.2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30例,亚急性起病12例。血压升高26例,血压正常16例。头痛21例,痫性发作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0例,视力模糊8例,精神行为异常6例,轻偏瘫3例,嗜睡与昏睡16例,短暂烦躁与嗜睡交替出现7例,记忆力、注意力下降14例,四肢瘫2例,腱反射活跃5例。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6例,两侧巴彬斯基征阳性3例。
  1.3 影像学 42例患者中28例头CT见双顶枕叶白质为主的大片状对称性低密度水肿灶。42例均MRI检查,见双顶枕叶白质对称性分布水肿病灶(T1加权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36例DWI为等信号或低信号,ADC高信号。6例DWI呈高信号,ADC等信号)。主要病变位于后部脑白质31例,侧脑室旁9例,小脑白色质与脑干为主者2例。常规MRI表现: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1.4 治疗与预后 本组42例确诊后均立即针对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酌情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压药物。本组42例症状体征均完全改善,其中13例大部分消失。全部复查MRI,原异常信号基本消失32例,大部分消失10例。
  2 讨论
  2.1 RPLS的病理 RPLS是一种与高血压脑病、产褥期子痫、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等相关的脑病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其病理是与高血压、体液潴留、免疫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引起的大脑毛细血管渗漏导致的白质水肿,同时认为后部白质病变多见,可能与大脑后部血管相对于大脑前部血管缺少交感神经支配有关。在影像学上具有大脑半球后部、侧脑室旁、小脑、脑干的可逆性白质水肿为特征性改变。RPLS以大脑后部脑白质受累最为常见,其原因主要为大脑白质内毛细血管较丰富,组织结构较疏松,细胞外液较易潴留在白质,脑皮质比白质结合得较为紧密,能抵抗大量水肿液的积聚,因此水肿多集中于皮层下白质。同时大脑后部主要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后循环供血,血管的交感神经活性较大脑前部低,这种交感肾上腺能神经支配的先天不足,可导致大脑后部脑血管供血区血管对收缩剂的敏感性丧失,因此病变易发于枕叶和顶叶。
  2.2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通常有突发的血压升高病史,血压急剧增高。发生在血压正常者少见。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主要特征,RPLS的诊断主要以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为依据,结合有效治疗,可明确诊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头痛与脑水肿所致的颅内压升高有关。患者易出现视力模糊,提示病变累及大脑后循环供血的枕叶视觉中枢。意识状态从嗜睡到昏迷均可发生。如及时诊治,多数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好转,如延误治疗可导致死亡。
  2.3 RPLS影像特征 RPLS的影像学改变表现为可逆性的广泛性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改变,前循环供血区亦多有受累,可累及额颞叶,个别可累及小脑脑干。DWI通常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ADC高信号。头颅CT显示大脑半球以白质为主的大片对称性低密度病灶。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MRI的DWI成像方式,可直观地区分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病灶在CT均表现为低密度灶,MRI成像检查是发现RPLS病变的最佳方法,常规T1加权像病变常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RPLS在影像学上具有大脑半球后部、侧脑室旁、小脑、脑干的可逆性白质水肿为特征性改变,及时地对因治疗与脱水降颅压治疗,症状与体征能迅速控制,神经影像学的病灶能迅速消失或基本消失。
  2.4 RPLS的诊治 RPLS应当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有较明确的引起RPLS病因的患者,出现急性、亚急性临床脑病的表现,应警惕RPLS的可能。停用或减量可能导致疾病的危险药物在症状好转后可以继续使用。一般治疗原则为: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迅速针对病因治疗,如迅速降压、终止使用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止痉等,酌情使用脱水剂,及时复查头颅MRI,以免导致脑白质的不可逆损伤。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急性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头痛、精神异常及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考虑到RPLS的可能,及时进行头颅MRI检查。临床医生须对该综合征有全面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治愈率。
   参 考 文 献
  [1] 郑茜.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上海医学,2007,8(30):592-594.
  [2] 温茂林.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1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2):192.
  [3] 张帆.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12例临床分析.新医学学刊,2008,9(5):1528.

推荐访问:白质 后部 综合征 脑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rudangzichuan/2019/0408/631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