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www.zhangdahai.com--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7-2668-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因素等。我院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颁布后,随着工作的深入及各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2007年上交的ADR报告升至55例。对55例ADR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对2007年临床各科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55份,按患者性别、年龄及引起ADR的药物、合并用药情况、给药途经、不良反应类型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发生ADR病例中,男25例,占45.4%,女30例,占54.5%,年龄2~73岁。
  2.2 ADR因果关系评价: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肯定49例,很可能2例,可能2例,怀疑2例。
  2.3 用药情况:合并用药11例(20%),单独用药44例(80%)。静脉给药53例(96.36%),口服给药2例(3.6%)。重度ADR3例(5.45%),中度44例(80%),轻度8例(14.5%)。发生ADR的药物共涉及34个药品,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和其它药品,详见表1。
  
  2.4 ADR的临床表现:(1)皮肤损害:皮疹、皮炎、瘙痒、皮肤异常。所涉及的药物有:头孢唑肟钠、头孢西丁钠、加替沙星、阿齐霉素、坎地沙坦片、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替硝唑注射液、美洛西林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青霉素、利巴韦林、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注射用清开灵、注射用赖氨匹林、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阿洛西林、地塞米松注射液。(2)发热、寒战,所涉及的药物有:氯化钾注射液、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奇霉素、维生素B6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赖氨匹林、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过敏、过敏性休克,所涉及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维生素K1注射液、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青霉素钠、阿齐霉素、克林霉素、氟罗沙星、头孢曲松钠、莲必治注射液、哌拉西林、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4)头昏心悸恶心,所涉及的药物有:加替沙星。(5)消化道反应,所涉及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青霉素钠、赖氨匹林。(6)低血压,所涉及的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钠。(7)面部唇舌麻木,所涉及的药物有:奈替米星。(8)喉头水肿,所涉及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分散片,阿昔洛韦片。(9)药物性肝损伤,所涉及的药物有:骨康胶囊、伤科跌打片、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萘替米星。
  2.5 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均为过敏性休克。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例,头孢曲松钠1例,哌拉西林1例,均治愈。
  
  3 讨论
  
  3.1 年龄: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成年人所占比例较大,儿童次之。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药物自机体的消除延迟,且大多患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较普遍,更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3.2 抗感染药:抗感染药在ADR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最多见。随着新的抗感染药不断涌现和临床的广泛应用,产生的ADR也不断呈上升趋势。提示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慎重选药,并密切观察用药情况,尽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注意掌握抗感染药物的用药指征,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及合并用药。
  3.3 中药制剂:中草药注射液多为复方制剂,有效成分自身或混入制剂中的杂质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另外,中草药制剂引起ADR的原因与患者的体质、药物纯度、制剂中所用的赋形剂及药物所含成分有关。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制剂安全,但随着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广泛使用,由其引起的ADR逐渐被人们注意,因此有必要对中草药制剂的ADR加强宣传,高度重视,预防ADR的发生。
  3.4 心血管用药:近年来,由于心血管患者大幅增多,心血管系统类用药也增多,也使心血管类药品的ADR增多,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注意。
  3.5 合并给药:在临床治疗中是非常普遍的,品种越多,越容易发生ADR,因为是合并用药往往不是同时给予,容易被忽视,这就要求临床医务人员要加强责任心,认真观察分析ADR,准确上报。
  3.6 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55例ADR报告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给药途径不同,ADR发生率也不同。注射给药及合并用药所致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及单独用药,这是因为注射尤其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输入到血液,由于pH值、渗透压、内毒素等原因更易引起ADR;而联合用药后药物可能在药理或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可能引起各种ADR。建议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3.7 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以患者的皮肤损害为最多,其中又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的皮疹发生率为最高。皮肤损害主要以皮疹为主,多数拌有瘙痒,一般较轻,停药和抗过敏即可好转。其次是发热、寒战、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及胃肠道反应。
  3.8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还是比较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如救治不及时很可能留下后遗症或者死亡。这类造成患者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不仅在抗感染药物中常见,而在中药制剂中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重视。
  3.9 不同器官系统的ADR发生分析:分析认为各种药疹与药物过敏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主要原因有:患者个体差异、用药剂量、皮试、用药前有无询问过敏史、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由于引起ADR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医师一定谨慎用药,制订合理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只有合理用药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ADR。同时临床药师应充分做好ADR监测,加大药品知识的宣传力度,协助临床医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收稿日期:2008-05-04

推荐访问:不良反应 药品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hushi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02/116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